在心理學上一種說法,抑郁癥是心靈的感冒,在漫長的人生長河當中,幾乎我們每個人都會感冒,那么從這一點來講,每一個正常人都是一個潛在的抑郁癥患者! 愁眉不展唉聲嘆氣是我們對抑郁癥的一種刻板的印象,而實際上有些在別人眼里看來是微笑樂觀的人,是現代人最常見的一種微笑型抑郁,因為支撐他的,是他的自尊,是他在別人眼中的形象,以及他所背負的責任感!
這就是在意識療法里面提到的人格,人格拉丁文的原意就是面具,比如我們熟知的卓別林,他其實是一個典型的微笑型抑郁患者,作為一個喜劇大師他在舞臺上制造歡笑的背后,卸下面具卻在幕后深受抑郁癥的折磨!因此而自殺的還有喜劇天才羅賓威廉姆斯,他看起來比我們正常人還要正常,還要開心樂觀!每一個抑郁癥患者在大多數時候都是正常人!
除了人格因素以外,讓抑郁癥患者表現得更像一個正常人的原因,在于他們的病恥感,在人們的認知當中啊,抑郁癥是精神病,是羞于啟齒的,是不能夠被別人所發現的,在我很多的心理咨詢個案當中,他們第一句話就是:能不能給我保密啊!所以他們獨自用自己的身體在抵御抑郁癥的傷害!
在意識療法里面提到這是比放縱自己的情緒欲望更加糟糕的做法,抑郁癥在成為心境障礙之前,它是一種情緒的描述,以情緒作為武器對我們身體造成傷害,這些積壓的情緒在你的潛意識里形成你的情緒庫,只要適當的時機來臨,它就會引發被點燃,它就噴薄欲出,抑郁癥就開始找上門來了!
基于這一點,大家應對抑郁癥就出現一個錯誤的方向,那就是不斷追求控制情緒的方法,希望將情緒壓制的死死的控制的牢牢的,讓它永世不得翻身! 這樣做只會讓它不斷的被強化,讓它的力量不斷的壯大,直到一天徹底失去了控制,在中醫理論里面也提到了:痛則不通通則不痛,一定要讓情緒流通起來,這也是意識療法當中一個最重要的方法!
因為人們害怕情緒的無意識宣泄表達,那樣讓人感覺不正常,會出糗,會影響自己在別人心目中的形象,所以大家就在控制這種情緒,意識療法提供了一個正確表達我們情緒的一個方法,因為它有存在的權利,當然也有表達的權利!
我們知道抑郁癥是受害者思維模式,以過去某件事某個人編織作為受害者的故事,同時抑郁癥經常性跟焦慮癥并發為綜合癥,他們害怕再次受到傷害,所以很多時候是自我封閉的!如果近距離觀察抑郁癥患者,往往沒有太大的個性,在人際交往當中也不敢表達自己的主張,因為他們害怕受到外界的攻擊跟再次的傷害!
我們經常也提到一個觀點:善良的人容易抑郁,實際上不是因為善良而導致的抑郁,而是抑郁以后表現出的善良,讓他們看起來比正常人還要正常人,這讓他們有一種深層次的安全感,而內心深處實際上是焦灼的無法安放的靈魂!
抑郁癥在臨床上的定義是以神經遞質社區不平衡導致的持續負向情緒為特征的心境障礙,負向情緒我們都有所體驗,投資失敗婚姻破裂重大喪失親人去世,都會給我們帶來巨大的負向情緒體驗,有的人很快就走出來了正常了,有的人沉浸其間難以自拔,形成一種思維模式跟認知方式,慢慢的改變了自己對世界的看法對人生的態度對價值的取向,跟這個社會產生巨大的障礙,抑郁癥就出現了!
所以患上抑郁癥在漫長的人生長河當中是大概率事件,它會讓你的精神得到升華,它提示你在生命當中某些事情需要改變了,如果你認為它是不正常的,那你會就想著要去改變抑郁癥,當你為了改變抑郁癥而去改變抑郁癥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樣做的時候,抑郁癥會變得格外的頑固,實質上你要改變的是你的人生觀世界觀跟價值觀,以及形成這些觀念的思維模式跟認知方式!而對于抑郁癥正常或不正常的看法,實質上也是你的一種認知方式!
陳了凡: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了凡心療愈》意識療法創始人,自我心理療愈發起人,意識療法跟森田療法認知療法CBT一樣是心理療愈的體系,不是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方法,唯一不同的是意識療法它是自我心理療愈的體系,旨在成為自己的心理療愈師,處在各種心境障礙下的人們,肉體的痛苦可以通過生理治療,而心理上的痛苦是持久的深遠的,當每個人長大時都會注意到一件事就是,受苦似乎是身而為人的一種常態。通過意識療法的踐行讓更多處在痛苦煎熬中的人們,獲得內在活出自我的力量,不困于情不惑于心的力量,不戀過往不畏將來的力量,出離頭腦活在當下的力量,成為自己的心理療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