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怎樣處理正副職關系
一個單位一個部門,工作搞得好與差,與領導班子成員的團結協調密切相關。而正副職之間如何正確處理相互關系,對領導班子的團結協調和班子戰斗力強弱至關重要。在一個班子里,正職要像正職,副職要像副職。正職和副職之間要擺正位置,處理好關系,共同維護班子的團結、發揮班子的整體功能。
作為正職,對副職要信任、支持和保護。信任副職,就是要把事放給他,把擔子交給他,不要什么事都自己沖到第一線。上級對下級,最重要的是信任。支持副職,就是要給他創造條件,支持他把事干好、干成。保護副職,就是如果他干錯了、有點偏差,就主動把責任攬過來,當好副職的后盾,消除副職的顧慮。作為副職,要積極配合、支持正職開展工作。下級對上級,最重要的是忠誠。這不是對個人的忠誠,而是對組織的忠誠。在一個班子內,副職不服從正職的領導是不行的,不能“荷葉包釘子,個個想露尖”。雖然副職也是班子成員,但對副職的考核和任用,組織上要充分聽取班子的意見特別是主要領導的意見。副職不配合、不支持正職的工作是不行的。
正職的職責是什么呢?一個單位的正職,也就是主要領導,他的職責主要有三項,即“出主意、用干部、搞協調”。這個主意不是具體的辦事方法和措施,而是全局的工作思路,是個方向性、路線性的東西。用干部就是選人了,方向政策確定之后就要選擇正確的人放到合適的位置干他擅長的事情。搞協調就是一方面要協調好單位發展外部環境,為單位發展營造良好的社會大環境,包括上下級及兄弟單位的協調;一方面要協調好單位內部關系,統籌安排好各職能部門、中層干部之間的關系,使單位能在班子的堅強領導下形成合力,同心協力做好各項工作。這就需要正職具有“自知之明的省悟力、自我管理的自控力、識別他人的觀察力、溝通協和的親和力”和“方圓兼顧的領導藝術:大方小圓、內方外圓、先方后圓、已方他圓。”
作為正職,為一個單位掌舵,還需要有堅定的理想信念和較強的政治敏銳性、鑒別力,做到大是大非面前找得準方向,做得對事情。切忌在工作中獨斷專行,以自我為中心,劃個人山頭搞“小圈子”。作為主要領導,一定要注意區分個人與組織的關系,做到公道正派,五湖四海,永遠站在群眾的隊伍里,不搞個人特權,不當土皇帝,懂規矩、守規矩,踏踏實實做好自己分內之事,帶領單位平穩健康發展。
那么,副職的職責又是什么呢?在一個班子中,副職的主要職責就是協助正職管理好分管工作,同時又要及時和班子成員溝通協調,共同做好本單位全面工作。
首先副職工作要“到位”,不可“缺位”。作為助手,應誠心尊重正職,要為正職總攬全局服務,在工作中聽從正職的正確指揮,踏踏實實完成所分管的工作和正職交辦的其他任務。切不可“缺位”,搞陽奉陰違或聽之任之,毫不作為,即便自己的資歷再老、年齡再長、功勞再大、能力再強,也應按組織原則分工,真心服從正職領導,做好分管工作;
其次副職工作要“到位”,不可“錯位”。副職所分管的工作,凡需向正職匯報的,或需提交集體討論決定的,副職則不能我行我素,個人說了算,切忌擺不正位置,把大事當小事處理,錯位決策。同時也不要小題大作,借口集體領導,分工不負責,什么事都提交集體討論或推給一把手;
第三,副職工作要“到位”,不可“越位”。副職要以自己實際創造的工作業績支持正職,敢于工作而不亂作為,正確處理集體領導與分工負責的關系。凡是正職同意并經集體決定的,那怕是自己投反對票的決定,都必須堅持貫徹執行,不能自己分管什么就按自己的意見辦,越位指揮,更不能因執行中有困難和矛盾而不去抓落實,而應在發現執行中遇到阻力或有什么新情況,及時向一把手匯報、反映,同時提出合理化的建議,切實解決問題,使工作繼續順利進行。
第四,副職既要堅持原則,又要胸懷寬廣。正職也是有血有肉的人,他同樣不是生活在真空,他也會因工作、生活而產生喜怒哀樂。作為副職,對正職某些不到的方面應給予理解。因為正職是人而不是神,他在工作中難免有缺點,有過失。人們常說:“智者干慮,必有一失”。對于正職的缺點及不足,副職既不能不聞不問,又不能小題大做,而應堅持原則,抱著善意的態度,直截了當或在一定的場合、會議上向他提出。這樣,既有利于正職在決策上不失誤,又更加有利于工作。
總之,無論正副職,都應當珍視從事的工作,珍視工作崗位,珍視合作共事的“緣分”,做到在工作中相互信任,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配合,在堅持原則的前提下真誠搞好團結。在生活上,正副職都應相互關心,照應和體貼。一把手對副職及其家庭生活以及悲喜都應予關注。正職日里萬機,非常操勞辛苦,副職同樣應給予關照。作為領導干部,沒有什么比同志之間的友誼、支持和諒解更重要了,無論正職還是副職都要以事業為重,以單位的利益為重,雙方相互尊重、支持和理解,大家的關系就一定能融洽,事業也就一定能有所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