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位于我國的中東部,東部與江蘇、浙江等強省相鄰,西部與湖北、江西、河南等地相接。
安徽是一個很典型的中部省份,那就是經濟總量、人口規模都在全國居中的水平。安徽2020年GDP為3.8萬億,在全國排第11位;常住人口6102.7萬人,全國排第9位。
安徽共轄16個地級市,沒有副省級城市,也沒有國家中心城市。根據七普人口數據,安徽跟2010年的六普數據相比,十年間凈增人口總量為152.7萬人,增長2.57%。
作為一個受長三角虹吸效應最明顯的中部省份,安徽人口總量能實現正增長,就是一個不錯的成績。雖然總量是增加的,但是具體到各個地級市情況就大不相同了。
安徽16個地級市,按照常住人口總量,可以分為四個層級:
第一層級:人口總量超過800萬的2個,合肥、阜陽;
第二層級:人口總量500-800萬的城市1個,宿州;
第三層級:人口總量300-500萬的城市7個,亳州、六安、安慶、滁州、蕪湖、蚌埠、淮南;
第四層級:人口總量300萬以下的城市6個,宣城、馬鞍山、淮北、池州、黃山、銅陵。
其中人口最多的是合肥市,達到了937萬;人口最少的是銅陵市,僅為131萬。前兩大城市合肥和阜陽的總人口達到1757萬,近乎于全省的1/3。
在這16個城市,人口呈現凈增長的有6個,分別是合肥(191.3萬人)、阜陽(60萬人)、亳州(14.6萬人)、蚌埠(13.2萬人)、蕪湖(9.9萬人)、滁州(4.9萬人)。
這里面表現最搶眼的當然是合肥市,合肥市的人口增量不僅是全省第一,更是大于了全省的總增量。明面上看合肥很風光,但實際上并非如此,因為這里面的主要因素是政區變動。
2011年地級巢湖市被撤銷,居巢區和廬江縣劃歸合肥、和縣和含山縣劃歸馬鞍山、無為縣劃歸蕪湖。這里面合肥所得的縣級巢湖市(就是居巢區)、廬江縣都是人口百萬左右的大縣。僅這2個地方,就可以為合肥增加人口190萬。
而蕪湖也是如此,不僅增加了無為市,還把原本隸屬馬鞍山的和縣沈港鎮劃入了蕪湖鳩江區。無為也是人口過百萬的大市,為何蕪湖的人口總增量只有不到10萬人。雖然蕪湖是安徽第二大城市,但是依然抵擋不住長三角的虹吸。
這里面真正靠自身實力實現正增長的反倒是阜陽、亳州、蚌埠、滁州4個城市,尤其是滁州距離南京最近,還能實現正增長,是非常難能可貴的。
人口下降的城市有10個,分別是黃山、宿州、宣城、馬鞍山、池州、淮北、六安、銅陵、安慶、淮南。這里面淮南的流失的人口數量最多,達到了30萬。而淮南的總人口也就300多萬,差多了流失了十分之一。銅陵在2016年新增了樅陽縣,但是人口總量流失了25萬人,流失率超過了15%。
從七普數據來看,安徽雖然實現了正增長,但是合肥市占據了主導,其余各地市情況都不是太樂觀。隨著安徽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情況估計會有所好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