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水庫堤壩蟻患漏水過程:
1、 漏清水。漏水初期,迎水坡水位不高,漏水未貫串蟻道,經滲透匯集于蟻道流出,水色比迎水坡洪水清澈。
2、 漏濁水。迎水坡水位超過蟻道口,蟻道已被貫通,漏水量增大,帶出菌圃屑、白蟻和巢體周圍的泥土,水色比洪水渾濁。
3、 漏水時清時濁。蟻道長期漏水,巢體泥土淘空,有時塌頂蟻道被堵,漏水時留時停、時大時小、時清時濁,險情將很快發展。
4、 出現跌窩、塌坡。主巢不深或沙壤土堤壩段,巢體淘空時易出現跌窩,搶護及時可化險為夷。主巢深、巢體淘空成大洞,上游水位高,空洞充水,漏水呈射流,堤壩土飽和而塌坡,同時出現跌窩,搶護難度大,堤壩很快潰決。
二、 水庫堤壩蟻患漏水、滲水的緊急搶護。
1、 摸洞、堵塞漏水進口。1個漏水點通常不止一個進水口,應極力摸清,予以堵塞。必要時在迎水坡用土包壓蓋,在背水坡用沙包、塊石、片石、磚頭等筑反濾圍井,以防漏水惡化。
2、 迎水坡鋪蓋。在漏水范圍鋪(拋)粘土、塊石。無塊石護坡的,可用塑料薄膜搭接成大塊卷成卷,由下而上沿堤壩坡平鋪,同時壓邊、散壓或拋土壓蓋。
3、 抽槽截漏。在迎水坡面抽槽截漏。應盡量靠近水邊,以便及早截到漏洞。但遇暴雨、洪水迅猛、堤壩斷面矮小單薄,水位已超過漏水口很高而距堤頂又很少的惡劣情況下不宜采用。
4、 錐探找巢填充。以漏水點或分群孔密集點為圓心,半徑5米畫圓,在上半圓范圍內,用錐頭直徑2.5厘米的鉆2米左右。找到巢穴后,直接灌漿堵漏。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