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政府倒臺的導火索是四川的“保路運動”。就是四川地方的官僚士紳,利用清政府鼓勵修建鐵路的政策,打著修從四川到武漢的“川漢鐵路”的幌子,成立鐵路公司,瘋狂斂財,專門成立“租股局”,強制按照地租的百分之三收取鐵路建設經費。老百姓很直白的把這個錢稱之為“鐵路捐”?!白夤伞笨偣彩樟怂陌俣嗳f兩銀子,又虧空三百多萬兩,總共七百萬兩銀子花出去,只修了三十公里鐵路,大量的經費被官僚權貴們貪污挪用、中飽私囊。
清政府當時正在努力賣國求生,于1911年找美國資本團、英國匯豐銀行、德國德華銀行、法國東方匯理銀行簽訂一筆1000萬磅(相當于大約6500萬兩白銀)的巨額借款合同,其中一部分用于修鐵路。有了列強的借款,它才能繼續搞新政,解決中央財政問題??匆婅F路公司把川漢鐵路搞的污七八糟、嚴重虧空,便趁機提出要把鐵路修筑權“收歸國有”,由中央政府找列強借錢來建設。
對于前期收取的四百萬兩銀子,清政府表示認賬,可以給錢回收,但對于鐵路公司自己搞出來的三百萬兩虧空,清廷拒絕掏錢彌補。也就是說,清廷只愿意出四百萬兩的價錢把川漢鐵路收購過來并繼續修建,而地方勢力的要價是七百萬兩。兩邊談不攏。
這個事情是李鴻章的親信幕僚、“皇族內閣”郵傳部大臣盛宣懷主持的。盛宣懷在貪污和賣國方面深得李鴻章真傳,死后留下的家產比李鴻章還多,可謂“青出于藍而勝于藍”。之前廣州到武漢的“粵漢鐵路”國有化也是他主持的。他先派人私下大量收購粵漢鐵路公司的股份,然以“國有化”的名義把粵漢鐵路公司的股份溢價收歸“國有”,拿著從列強那里賣國借來的錢收購自己兜里的股票,從中大發橫財。載灃對此并不知情,以為盛宣懷辦事得力,能順利解決鐵路國有化問題。在川漢鐵路國有化的問題上,也就完全聽從盛宣懷的意見。
但粵漢鐵路和川漢鐵路不一樣?;洕h鐵路從廣州開始修,找了很多海外華僑募股,市場化程度比較高,股票可以在市場上自由交易。川漢鐵路的股份采用的是內部配股的方式籌集的,沒有公開上市交易,盛宣懷沒機會提前從市場上大量收購股份。由于沒有個人的好處,他就堅決不肯同意多花錢收購川漢鐵路的民間股份,拿出一副公事公辦的派頭來解決問題。四川地方官僚士紳們見粵漢鐵路股份都可以溢價國有化,四川這邊卻只能原價出售,當然不肯干。尤其是三百萬兩的虧空早被他們貪污挪用完了,現在中央不給填補,他們只能自己掏錢去填,更是跟割了他們的肉一樣心疼,便開始組織“保路同志會”,鼓動革命黨、會黨起來鬧事,以此作為跟清廷討價還價的本錢。
四川的保路運動,其起因原本是兩個貪腐反動集團之間的內部斗爭。清廷把鐵路國有化是為了賣國,把鐵路修筑權和沿途利權賣給列強換取好處,地方勢力搞“自建鐵路”是為了貪污和掠奪農民,兩邊都是一群混蛋在做事。
——保路運動的情況,也是整個清末新政的寫照。所謂“改革”,不過是兩大反動統治集團對中國人民的欺騙和掠奪?!皩W習西方”只是一個虛假的政治旗號,除了對人民進行政治欺騙,最大的作用就是為本集團斂財和攬權,跟李鴻章搞洋務運動是一個意思。任何一項改革措施,最后都會變成政府攤派的借口。修鐵路,就搞“租股局”強制募捐;辦新式學堂,就搞“學堂捐”。隨著“新政”的推進,一邊是巨額的戰爭賠款和外國負債需要償還,一邊是從中央到地方的官員津貼和辦公經費不斷上漲。在1911年的預算案中,湖南因興辦教育加征捐稅40多萬兩,行政經費增稅21萬兩,警察經費8.75萬兩。湖北僅“學堂捐”一項就高達10萬兩。直隸地區警察經費就高達300多萬兩。地處西北的甘肅省,道府、廳州縣二級的新政費用就達21.5萬兩。河南的新政費用200萬兩。[1]因為“新政”帶來的苛捐雜稅多如牛毛。底層中國百姓,對“新政”非常的反感。對他們來說,“學習西方”就意味著要交更多的稅費,生活變得更加艱難,而那些虛頭巴腦的“制度改革”對自己的生活完全沒有一丁點兒有益的影響,唯一能看見的變化就是官僚士紳們的生活水平蒸蒸日上,拿著從老百姓手中勒索出去的錢財去享受各種西洋新式消費品。自從太平天國被鎮壓以后,清政府兩大統治集團推動的一切“改革”,都是如此。在這個過程中,把“學習西方”的旗號舉得越高的,往往給自己撈的好處也就越多。李鴻章、袁世凱、盛宣懷便是其主要代表。中國由這幫混蛋去主持“改革”,注定只會越來越爛。
因“川漢鐵路路權”問題產生的兩大統治集團內部斗爭被革命黨抓住機會,把“保路運動”變成了一次愛國革命行動。地方官僚為了給清廷施加壓力,不僅不鎮壓反而鼓勵人民公開游行示威和進行反清宣傳。當時全川142個州縣的工人、農民、學生和市民紛紛投身于保路運動之中,保路同志會的會員不到10天就發展到10萬人。四川同盟會會員龍鳴劍與王天杰等認為革命時機已到。他們邀請本地會黨首領召開秘密會議,決定武裝起義,建立“保路同志軍”。
四川總督趙爾豐剛開始也傾向于支持地方勢力鬧一鬧,向清廷多索要些好處。眼看事態發展有點失控,已經不是爭路權的事了,而是有人在混水摸魚組織造反。他就改變態度,下令把帶頭爭路權的士紳代表給抓了起來。成都市民到總督府抗議要求放人,趙爾豐下令開槍,打死了三十多人,史稱“成都血案”。革命黨人當天就在長江中投入木板,在木板上涂上桐油防水,又在上邊刻字,說趙爾豐計劃在全川捕殺保路同志會成員,呼吁各地保路同志會火速組織武裝自保。整個四川地區的“保路同志軍”都被動員起來,向成都進發。
載灃接到成都被圍的消息,才知道事態嚴重,宣布妥協,同意彌補川漢鐵路公司三百萬兩銀子的虧空收購。但為時已晚,革命黨人已經掌握了保路運動的主導權,他們并不關心川漢鐵路公司的虧空,唯一目標就是趁機推翻清政府。9月25日,同盟會員吳玉章、王天杰等在榮縣宣布獨立,這是革命黨人第一次在縣城建立革命政權。川東地區的群眾也紛起響應,占領城口縣城以及大足縣城。四川的情況徹底失控。
清廷緊急將趙爾豐撤職,由川漢粵漢鐵路督辦大臣端方署理四川總督,并從武漢帶領湖北兩千新軍入川,鎮壓革命。
[1]周育民,《晚清財政與社會變遷》,399頁
==================================
作者簡介:李曉鵬博士,主要著作有《重述偉大中華史》(原名《從黃河文明到一帶一路》)。本書全文在公眾號“李曉鵬博士”連載。本書從中華文明的起源講起,第一卷主講明中期以前的中華帝國史,第二卷主講明朝中后期和明朝滅亡的歷史,第三卷主講清朝中前期的歷史,第四卷為近代史,全部內容在公眾號都可以找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