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周迅和黃磊的熱播劇《小敏家》大家看了嗎?
工作結束后躺在床上偶然打開這部劇,沒想到一看竟然停不下來。
劇情呢,其實很簡單。
不過是兩個各自離過婚、各自有孩子的中年男女,梅開二度,再次小心翼翼地向彼此靠近,亦步亦趨地談起戀愛的故事。
但與以往電視劇中,那種離婚中年男女各自懷揣著滿身疲憊、話里話外都是柴米油鹽的“搭伙式”愛情不同。
《小敏家》這部劇里小敏(周迅飾演)和陳卓(黃磊飾演)之間的中年愛情故事卻意外的甜。
不由得讓被這一對甜到鉆被窩的我,由衷發出感慨:誰說人到中年,就沒有愛情可言了?
中年人的愛情
是99分浪漫和一點點謹慎
小敏和陳卓這一對,雖然已經到了四十歲的年紀,但談起戀愛時還像校園里偷偷摸摸拉手、總是擔心被教導主任抓包的中學生。
因為兩個人都有失敗的婚姻經歷,家里也都有要高考的孩子,所以他們對待這份感情格外地慎重,不到萬不得已,寧愿選擇“暫不公開”。
兩個人相戀一周年時,本來兩個人約好一起吃頓大餐。
沒想到,剛到家門口,小敏就發現即將高考的孩子沒打招呼就跟外婆一起從老家過來了。
小敏只好讓陳卓裝作網約車司機,快開車走掉。
陳卓只能買來香檳和玫瑰,和小敏躲在小區的角落里,坐在后備箱偷偷約會。
在這個過程中,陳卓忽然拿出一個裝著胸針的精致盒子,蹲下來準備給小敏戴上,小敏還以為是婚戒,像只受驚的兔子一樣一下從座位上站起來。
陳卓馬上領會了她的意思,告訴他只是一枚胸針,并反問:真是求婚不好嗎,不也是意外驚喜嗎?
小敏低頭說:我可不要這樣的意外驚喜。
一個40+的女人,有過婚姻,生過孩子,有過初為人婦的欣喜,也品嘗過曲終人散的痛楚,對待婚姻也就越發謹慎。
不敢在好不容易離開一個圍城之后,又輕易鉆進另一個圍城。
但這不意味著從此便不敢傾心交付,不敢認真對待。
當兩個人坐在掛滿星星燈的后備箱上,表情平靜又充滿期待地憧憬著“明年的紀念日去哪”、“后年的紀念日去哪”時,趴在熒幕前的我還是有一絲感動。
也許兩個受過傷的人,不再輕易說永遠,但依然會期待你陪伴在我身邊,年復一年。
仍然會在收到喜歡的人送的花時,忍不住露出小女生的溫柔嬌態。
中年人的愛情,也許不再是荒野上足以燎原的熱烈星火,卻也并非是浪漫燃燒殆盡后的灰燼,而是漫漫冬日的一壁爐火。
少了一絲沖動,多了一絲沉穩;不那么熱烈,卻足夠暖心。
不是所有感情
都會被時間沖淡
曾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話題:是不是結婚久了,就平淡如水了?
在這個話題下,不少中年人分享自己的婚姻狀態。
其中有一個回答,讓我印象深刻:
“結婚六年,不再接吻沒有擁抱,連房事都很少很少,大概一個月一次吧,甚至有時候兩三個月一次。
這樣已經保持好幾年了。他沒出軌,我也沒出軌。
為什么會這樣?可能是他在婚姻內的無作為讓我失望到絕望,現在已經不再對他有任何指望。
我想離婚他不想,極力想挽留我,所以還在拖著。”
什么叫“無作為”呢?
后來,這位答主又補充回答道:
“ 我被他媽欺負他不管,我被他姐欺負也不管,被他大姐夫欺負也不管。
他每月工資具體多少錢,我都不知道,還隔三差五和我吵架。
也不能說他完全沒有付出,但他那點付出和我在這段婚姻中受到的待遇來說,不足夠彌補我受到的傷害。”
那些所謂的“必然平淡”的背后,不過是期待一次次落空,失望一次次累積后,用來安慰自己,也用來安慰他人的一套自欺欺人的說辭罷了。
并不是所有中年人的婚姻都注定平淡,只是幸福這件事的門檻確實很高。
美滿的婚姻,從來都是有能者居之、有腦者居之。
婚姻歷程,大致可以分為浪漫期、權利期、斗爭期、整合期。
剛剛結婚還處在浪漫期的男女,很難看到眼前完美伴侶背后的真實模樣。
因為浪漫期的我們并不會在意眼前的伴侶到底是什么樣子,處在這個階段的我們,與其說是愛上伴侶,不如說是“愛上浪漫”。
愛上的是自己理想中的那個伴侶。
這個時候,你會從一個邋遢男身上看到一雙梁朝偉般深邃的眼睛,你會從一個懦弱男身上感受到來自藝術家身上的敏感和脆弱。
而到了權力斗爭期的伴侶,就無法再裝下去了。
比如上面那位姑娘,相信這樣一個能眼睜睜看著自己老婆被自己一家人欺負的男人,一個連工資都不告訴老婆的男人,絕不是在結婚短短幾年后就能變成這樣的。
這種對伴侶的不夠呵護,在金錢上的不忠,應該是在戀愛初期,就能以各種形式顯露端倪:
比如說,以前一起出來玩的時候,這個男人想回家的時候,就直接回家,從來不顧女人的感受;
比如說,談戀愛的時候就問過收入,可他遮遮掩掩從來不說;
只是當時女人完全沒當回事而已。
而到了權力斗爭期,雙方真實的需求開始浮出水面。
這個時期的實質就是,我們都希望對方還是成為我們內心的拯救者,讓對方能夠成為撫平我們內心不安全感的滿足者。
我們不允許對方能夠成為一個有自己思想和帶有原生家庭遺留問題的人,而是都試圖控制對方,希望對方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
這個時候就會發生婚姻中的常見現象:男人試圖讓女人變成男人;女人會試圖讓男人變成女人。
男人會想,這個女人不可理喻,不過芝麻大的一點事,低個頭就行了,為什么非要和我的家人鬧不愉快;
女人會想,這個男人懦弱自私,在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躲在后面做縮頭烏龜,由我孤軍奮戰,太讓我失望了。
時間久了,兩個人之間爭斗的點越來越多,隔閡也越來越深,婚姻自然就慢慢走向終結或所謂的——“平淡如水”。
這個時期,你最常聽到的一句話就是——“我們是為了孩子才在一起”。
兩個人之間的關系慢慢冷卻,即使睡在同一張床上,也舍不得給彼此一個擁抱,曾經的激情愛意就像一輪明月入水,過去再美再光亮,也不過是一場舊夢而已。
那些看似以“正常規律”逐漸平淡下去的婚姻里,其中藏著兩個人未能解決的暗傷。
而只有跨過了這些爭斗,解決了這些暗傷的夫妻,才能擁有讓人得以靈魂相棲的所在,擁有讓人羨慕稱贊的婚姻。
愿你們的愛
如同珍藏在柜子里的酒
網友“堅持樂觀”曾寫下一條這樣讓人“酸了”的發言:
“說'結婚久了,就自然平淡’的人,就是吃不到葡萄就說天下的葡萄都是酸的。
自己閉著眼瞎結婚,然后閉著眼瞎過,然后掉坑里了,為了精神勝利安慰自己,只能安慰自己和嚇唬別人,婚姻就是個坑,所有人都在坑里。
我見過結婚最久的夫妻已經婚齡70年了,老頭老太太互相甜言蜜語,出門散個步都手拉著手,焦不離孟。
我爺爺到死沒和我奶奶吵過一次,我爸媽結婚四十多年了,也沒吵過架,我和我老公結婚也過了七年之癢快十年了,這貨只要邊上沒人立馬動手動腳對我耍流氓。”
羨慕嗎?羨慕。
誰不想人到中年,還有一雙溫暖的手可以依偎?
誰不想白發蒼蒼時,還能有一份愛將彼此滋養?
那么具體要怎么做呢?
給你幾點建議,希望幫助到你。
1、相互制衡,兩個人都有參與感。
比如,在商量周末怎么度過時,比起“一方施令,一方跟隨”的模式,兩個人一起共同探討做出的決定,會讓雙方都感到更投入。
這種投入,會讓雙方有一種“共同完成”的親密感。
一方面可以讓彼此有表達真實自己的機會,一方面也會讓雙方有機會更深入了解對方的想法,不僅能使彼此更加相互依賴,還能增加感情穩定程度。
2、培養更高的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是指個體對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某一行為所進行的推測與判斷。
研究發現,一個人倘若自我效能感較高,ta也會有更高的意愿來維護感情。
如果想增強這種效能感,你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做一個適度的挑戰。
比如:遇到矛盾時,覺察到自己的回避行為,盡量少的去回避或爭吵,而是如同做一份工作一樣,去嘗試找到內在原因,敞開心扉和對方溝通。
與此同時,你還可以跟伴侶約定,每天說一些讓彼此能感受到“正向反饋”的話,比如睡前說說對方這一天讓自己感到幸福的事,肯定彼此在關系中的努力。
這也會提升彼此的自我效能感。
3、分享脆弱,做到脆弱相對。
我們為什么那么喜歡權力斗爭?就是因為我們在過去的人生中,在展現自己的脆弱的時候,遭遇到各種打擊。
如果你深陷情感問題,可以私信或者評論里留言,我來幫你解答。
#情感點評大賞##2021生機大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