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后悔娶她;
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by 錢鐘書
01
理想的愛情
自古以來,鴻雁長情。
它們一生只選擇一只配偶,雌雄相依,生死相隨。
“問世間情為何物,直教生死相許。”說的就是如鴻雁一般忠貞的愛情。
一生不負,說來簡單,做起來卻不易。
錢鐘書曾在《圍城》寫道:“愛情多半是不成功的,要么苦于終成眷屬的厭倦,要么苦于未能終成眷屬的悲哀。”
可他與楊絳卻譜寫了一段曠世奇緣。
于千萬人之中,于時間無涯的荒野里,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他遇見了她,相視一笑,莫逆于心,成了一生的朋友、知己和愛人。
02
初見即鐘情
22歲那年的匆匆一瞥,讓錢鐘書畢生難忘。
1932年3月,楊絳去清華會友,遇見了錢鐘書。
楊絳回憶,那天,錢鐘書身著青布大褂,戴一副老式眼鏡,眉宇間蔚然而深秀。
見面時,錢鐘書的第一句話就是:“我沒有訂婚。”
而楊絳則緊張的回答:“我也沒有男朋友。”
當時,錢鐘書雖是清華才子,但楊絳相比于他卻有過之而無不及。
二人初見即鐘情。
爾后,兩人鴻雁往來,以信傳情。
一次,楊絳的書信落到了錢鐘書的父親手里。老先生新生好奇,拆開一看,大喜過望。
信中,楊絳寫道:“現(xiàn)在吾兩人快樂無用,須兩家父母兄弟皆大歡喜,吾兩人之快樂乃徹始徹終不受障礙。”
一封書信,敲定了二人的婚事。
03
久處而不厭
錢鐘書對楊絳的評價是“最賢的妻,最才的女。”
錢鐘書雖身為國學大師,但在楊絳看來錢鐘書是一個離開了自己就無法自理的“孩子”。
楊絳在出國游學的時候發(fā)現(xiàn)了這位滿腹經(jīng)綸大才子錢家少爺?shù)摹氨渴直磕_”。
比如最簡單的穿鞋,錢鐘書總是分不清左右腳,也系不好鞋帶。
用筷子夾菜似乎也不太靈光,拿筷子會像孩子那樣一把抓。
錢鐘書有時候很幼稚,楊絳在牛津住產(chǎn)院期間,錢鐘書每次去探望時都會苦著臉說:“我又做壞事了。”
他把臺燈砸了,楊絳會說,“不要緊,我會修。”
他打翻了墨水瓶染了房東家的桌布,楊絳會說,“不要緊,我會洗。”
他把門軸弄壞了,楊絳會說,“不要緊,我會修。”
滄桑歲月她的一句“不要緊”陪伴了錢鐘書的一生。
錢鐘書雖然笨手笨腳但他總是細枝末節(jié)的感動著楊絳,在自己論文答辯的緊迫時間里,幾乎不下廚房的他居然端出一碗香噴噴的雞湯給她們母女,楊絳深受感動。
所謂愛情,更多的便是包容。
愛上對方的缺點,想必是愛情的最高境界。
在相愛的那一刻,楊絳便做好了一輩子照顧錢鐘書生活的決定。
從此,長達63年的相濡以沫和唇齒相依的愛情拉開了帷幕。
04
相守共白頭
曾經(jīng),有一位英國傳記作家概括過最理想的婚姻,他是這樣形容的:
“我見到她之前,從未想到要結(jié)婚;我娶了她幾十年,從未后悔娶她;也未想過要娶別的女人。”
楊絳把這段話念給了錢鐘書聽,
錢鐘書當即表示:“我和他一樣。”
楊絳答:“我也一樣。”
在錢鐘書和女兒離開后的日子里,楊絳用剩下的時光,依舊只做一件事:那就是整理錢鐘書遺留的文稿作品,將他們愛情寫進了歲月。
從今以后,咱們只有死別,不再生離。
——by 楊絳
5.20
愿所有乍見之歡終成久處不厭
責任編輯:劉婷婷
實習編輯:薛 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