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八年級上冊語文復習教案1

八年級上冊語文復習教案1

教學目的:歸納課內知識點;指導學生復習的方法

教學重點:字詞掌握;文言課文默寫、翻譯和內容探究。

教學難點:對學生復習情況的落實與督促。

教學步驟:

一、第一、二單元字詞復習(板書填空)

01、阻è、不可dāng   02、寒jìnzè歪、轉彎mò角、(mǒ殺、mā布)

03、瓦lì、箱qiè   05、肅mù、荒miù、孤shuāng

06hài人聽聞、lǔ、震sǒng瘡疤chuāng bā、jié問 07、奔sāng、狼jí、簌簌sù、tuí唐

08尷尬gān gà    09yǔ、zuàn、取dì、骷髏kū lóuzhì笨、愧zuò

10唏噓xī xū、伎倆jì liǎng、顛pèi、吊yàn、文縐縐zhōu

二、學生朗讀全部背誦部分,今日重點在于:

1、《桃花源記》 陶淵明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 ,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百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2、《陋室銘》 劉禹錫

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可以調素琴,閱金經。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南陽諸葛廬,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3、《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4、《春望》杜甫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

(時間關系,計劃讓臨界生默寫后兩首)

三、復習《桃花源記》

先全文翻譯,其次以概括練習來學習。

一、通假字:便要還家:通“(邀)”,(邀請)

二、古今異義:

1、阡陌交通(古義:交錯相通)(今義:交通運輸)

2、芳草鮮美(古義:鮮艷美麗)(今義:滋味好)

3、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古義:妻子及兒女)(今義:男子的配偶)(古義:與世隔絕的地方)(今義:沒有出路的境地)

4無論魏晉(古義:不要說,更不必說)(今義:表示條件的連詞)

5不足為外人道也(古義:不值得)(今義:不夠)

三、一詞多義:

1、尋:向所志(尋找)  病終(不久)

2、志:處處之(做記號)  尋向所(記號   

3、遂:后無問津者(就)   迷(終于)    

4、為:武陵人捕魚業(作為)   不足外人道也(對,向)

5、乃:不知有漢(竟然)   見漁人大驚(于是)

四、加點字解釋:

1、落英繽紛(繁多的樣子)    2、屋舍儼然(整齊的樣子)  

3、有良田美池桑竹之(類)   4阡陌交通(田間小路)  

5、皆嘆惋(感嘆惋惜)       6、便扶向(沿著)(從前)  

7太守(到)       8、欣然(計劃)   9、未(實現)  

10、后遂無問津(問路,訪求、探求。津:渡口)

五、成語:

世外桃源:不受外界影響的地方或幻想中的美好世界。 豁然開朗:開闊敞亮的樣子。

怡然自樂:安閑快樂                     無人問津:比喻無人過問而十分冷落。

雞犬相聞:雞鳴狗叫之聲處處都可以聽到

六、句子翻譯:

1、復行數十步,豁朗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又走了幾十步,突然變得開闊敞亮了。呈現在眼前的是一片平坦寬廣的土地,一排排整齊的房舍,還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沼、桑樹、竹林之類。)

2、阡陌交通,雞犬相聞。(田間小路縱橫交錯,四通八達,雞鳴狗叫之聲處處可以聽到。)

3、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自己說他們的祖先為了躲避秦時的戰亂,領著妻子兒女和鄉鄰們來到這個跟人世隔絕的地方,不再出去,因而跟外面的人斷絕了來往。)

4、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他們問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過漢朝,更不用說魏、晉了。)

七、用 / 劃出下列句子的停頓(每句只劃一處)

1、忘 / 路之遠近      2、問 / 所從來     3、遂與外人 / 間隔

4、問 / 今是何世      5、此人 / 一一為具言所聞 

6、不足 / 為外人道也             7、后遂 無 問 津者

八、在括號里填入文中省略的成分。

1、(桃源人)見漁人,乃大驚,問(漁人)所從來,(漁人)具答之。(桃源人)便要(漁人)還家,設酒殺雞作食。

2、此人一一為(桃源人)具言所聞,(桃源人)皆嘆惋。余人各復延(漁人)至其家,皆出酒食。(漁人)停數日,辭去。

九、內容探究:

1、概括各段大意,歸納本文主旨:

發現桃林(1段)——進入桃源(2段)——訪問桃源(3段)——離開桃源(4段)——尋找桃源(5段)

主旨:1、桃源景色優美,土地肥沃,民風淳樸;2、桃源沒有壓迫,沒有戰亂,社會平等,人人勞動,自食其力,生活和平、寧靜;3、在當時賦稅極為繁重的階級社會,這是農民求之不得的好地方,是當時乃至整個封建社會人民的理想世界。4、世外桃源的理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廣大人民的愿望,但在當時的條件下是不可能實現的,因而它只是一種空想。(寄托作者對美好、自由、和平的生活的向往,對黑暗現實的不滿和批判。)

2、第一段描寫桃林景色有何作用?

暗示下文將出現奇境,渲染氣氛,為下文描寫做鋪墊。

3、作者筆下桃源有何特點?

桃源景色優美,土地肥沃民風淳樸;生活和平寧靜,人民安居樂業,是作者心中理想社會。

4、桃源人為何嘆惋?為何囑咐漁人“不足為外人道也”

桃源外社會動蕩不安,戰亂頻頻,人民生活痛苦。

5、桃源人“不復出焉”的原因是什么?

飽受戰亂之苦,不愿出去。

6、“處處志之”與“不復得路”是否矛盾,作者為何這樣寫?

暗示桃源并不存在。

十、用原文回答下列問題:

1、寫出描寫桃花林自然景色的語句(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

2、寫出描寫桃花源中人們和平勞動、幸福生活的語句(土地平曠……并怡然自樂)

3、寫出本文中出現的三個成語(豁然開朗、世外桃源、怡然自樂)(無人問津)

4、漁人“欲窮其林”的原因是(甚異之)

5、文中描寫桃花源人精神狀態的句子是(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

6、表現 “村人”熱情待客的句子?

  (便邀還家,設酒殺雞作食。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村人”來桃花源的原因是?(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

8、“村人”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原因?(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四、作業:1、抄字詞兩遍,背誦內容兩遍。2、復印練習,準備小測。

 

八年級上冊語文復習教案2

教學目的:歸納課內知識點;指導學生復習的方法。

教學重點:字詞掌握;文言課文默寫、翻譯和內容探究。

教學難點:對學生復習情況的落實與督促。

教學步驟:

一、復習上節課內容,估計上節課不能完成21課的復習,繼續。學生就練習來展開,然后再小測。

二、復習《陋室銘》

(一)、句子翻譯: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這是簡陋的房子,只是住的人品德高尚就不覺得簡陋了。)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說說笑笑的是學問淵博者,來來往往的沒有不學無術的人。)

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沒有嘈雜的音樂擾亂耳朵,沒有成堆的公文勞累身心)

4、孔子云:何陋之有?(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二)、內容理解:

1、統領全文的一句是什么?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2、文中點睛之筆是哪句? 何陋之有。

3、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志趣(情懷)? 表達了作者高潔傲岸的節操和安貧樂道的志趣。

4、表現陋室主人交往之雅的語句的是什么? 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5、表現主人生活環境清幽的句子是什么? 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三、學生復習默寫:

《長歌行》  

青青園中葵,朝露待日?。陽春布德澤,萬物生光輝。常恐秋節至,?黃華葉衰。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望洞庭湖贈張丞相》

八月湖水平,涵虛混太清。氣蒸云夢澤,波撼岳陽城。

欲濟無舟楫,端居恥圣明。坐觀垂釣者,徒有羨魚情。

《黃鶴樓》

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黃鶴一去不復返,白云千載空悠悠。

晴川歷歷漢陽樹,芳草萋萋鸚鵡洲。日暮鄉關何處是,煙波江上使人愁。

四、作業:默寫抄兩遍,要求完成雙基內容(語言運用)

八年級上冊語文復習教案3

教學目的:歸納課內知識點;指導學生復習的方法。

教學重點:字詞掌握;文言課文默寫、翻譯和內容探究。

教學難點:對學生復習情況的落實與督促。

教學步驟:

一、訂正《桃花源記》的小測。(見前)

二、學生齊讀《愛蓮說》,先翻譯全文,再引導內容理解:

《愛蓮說》

一、一詞多義:

之:1水陸草木(的) 2、 蓮出淤泥而不染(主謂插之,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3、無絲竹亂耳(主謂插之,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  

4、何陋(賓語前置的標志)   5、 漁人甚異(指桃花林的奇景)

二、加點字解釋:

1、可愛者甚(多)    2、出淤泥而不(沾染)    3乎眾矣(應當)     

4陶后有聞(少)   5、可遠觀而不可玩焉(親近而不莊重)

6、花之君子者也(品德高尚的人)  7亭亭(聳立的樣子)(立)    

8清漣而不(洗滌)(美麗而不端莊)

三、句子翻譯: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我則惟獨喜愛蓮──蓮從淤泥里生長出來,卻不受泥的沾染;它經過清水洗滌,卻不顯得妖艷)

2、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遠益清,亭亭靜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它的莖內空外直,不牽牽連連,不枝枝節節;香氣遠播,更顯得清芬;筆直潔凈地立在水中,只可以從遠處觀賞,卻不能貼近去玩弄。)

3、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對于菊花的愛好,陶淵明以后很少聽到了。對于蓮的愛好,像我一樣的還有誰呢?對于牡丹的愛,那當然是有很多的人了!

四、用 / 劃出下列句子的停頓(每句只劃一處)

1晉陶淵明 / 獨愛菊 2、予獨愛 /  蓮之出淤泥而不染3 、可遠觀 / 而不可褻玩焉  

五、內容探究:

1、理解性填空:

1)文中高度概括蓮的可貴品質的句子是:蓮,花之君子者也

2)同《岳陽樓記》中“噫,微斯人,吾誰與歸”意義相同的句子是:蓮之愛,同予者何人

3)隱喻趨炎附勢之風極盛的句子是: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4)比君子品質高尚,不與世同流合污又不孤高自許的名句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5)贊頌蓮花正直又通達事理的名句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菊、蓮、牡丹各象征哪種人?

蓮:君子;      菊:隱士;      牡丹:追名逐利的世俗之人。

3、作者心中的君子應具有哪些品質?

身處污濁環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隨俗浮沉;莊重、質樸,不嘩眾取寵,不炫耀自己;特立獨行,正直不阿,豁達大度等等。

4、本文采用了以花喻人、托物言志的寫法。

5、中心思想:本文通過對“蓮”的美好形象和高潔品質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追名逐利、趨炎附勢的世態的鄙棄和厭惡以及潔身自好的生活態度。

三、學生默寫上節課三首詩。

四、作業:抄《桃花源記》小測內容一遍,未完成雙基的繼續。復印練習。

八年級上冊語文復習教案4

教學目的: 歸納課內知識點;指導學生復習的方法。

教學重點:字詞掌握;文言課文默寫、翻譯和內容探究。

教學難點:對學生復習情況的落實與督促。

教學步驟:

一、復習上節課內容,然后小測。

二、學生背誦三首詩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橫北郭,白水繞東城。此地一為別,孤蓬萬里征。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揮手自茲去,蕭蕭班馬鳴。

《秋詞》    劉禹錫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勝春朝。晴空一鶴排云上,便引詩情到碧霄。

《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   陸游

僵臥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戍輪臺。夜闌臥聽風吹雨,鐵馬冰河入夢來。

三、引導學生復習三、四單元字詞,黑板填空:

11跋涉bá shè、惟妙惟xiào、巧妙絕lún

13軒榭xuān xiè、丘hè嶙峋lín xúnlòu空、重luánzhàng

14qìngpán龍、金luán殿 15wéi幕、cāng

16yùn育、xiāonì跡(hòu鳥、諸hóu、閩hòushuāi草連天、(鬢毛cuī、)風雪zài途、(記zǎi、) 17蟾蜍chán chú兩qī 18zhě皺、追sù、天衣無fèng、(féng補)

19fān籬、歸jiù、  20、面jiá、噴tì、嘮嘮叨叨láo láo dao dao、(lào嗑、)

四、作業:字詞與默寫抄兩遍。

八年級上冊語文復習教案5

教學目的:歸納課內知識點;指導學生復習的方法。

教學重點: 字詞掌握;文言課文默寫、翻譯和內容探究。

教學難點: 對學生復習情況的落實與督促。

教學步驟:

一、復習上節課內容,學生默寫。

二、復習句子翻譯:《核舟記》

句子翻譯:

1、罔不因勢象形,各具情態

  (沒有一件不是就著木頭原來的樣子摹擬某些東西的形狀的,各有各的神情姿態)

2、其兩膝相比者,各隱卷底衣褶中。(他們緊靠著的兩膝,都隱蔽在手卷下邊的衣褶里)

3、佛印絕類彌勒,袒胸露乳,矯首昂視,神情與蘇、黃不屬。(佛印極像彌勒菩薩,敞胸 

   露懷,抬頭仰望,神情跟蘇、黃不相同)

4、其人視端容寂,若聽茶聲然(那人的眼睛正看著茶爐,神色平靜,好像在聽燒茶的聲音。)

5、而計其長曾不盈寸。(可是計算它的長度竟不滿一寸。)

6、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是挑選狹長的桃核刻成的。)

7、嘻,技亦靈怪矣哉。(啊,技藝真是奇妙極了!

《大道之行也》

句子翻譯:

1、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在大道施行的時候,天下是人們所共有的)

2、選賢與能,講信修睦   (把有賢德、有才能的人選出來,人人講求誠信,崇尚和睦。)

3、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男有分,女有歸。

(因此人們不單奉養自己的父母,不單撫育自己的子女,要使老年人能終其天年,中年人能為社會效力,幼童能順利地成長,使老而無妻的人、老而無夫的人、幼年喪父的孩子、老而無子的人、殘疾人都能得到供養。男子要有職業,女子要有歸宿。)

4、貨惡其棄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惡其不出于身也,不必為己。

(憎惡財貨被拋棄在地上的現象,卻不是為了獨自享用;憎惡那種在共同勞動中不肯盡力的行為,而不一定為自己謀私利。)

5、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故外戶而不閉,是謂大同。

(這樣一來,就不會有人搞陰謀,不會有人盜竊財物和興兵作亂,家家戶戶都不用關大門了,這就叫做“大同”社會。)

三、學生抄句子翻譯一遍。其余時間訂正小測內容。

八年級上冊語文復習教案6

教學目的:歸納課內知識點;指導學生復習的方法。

教學重點:字詞掌握;文言課文默寫、翻譯和內容探究。

教學難點:對學生復習情況的落實與督促。

教學步驟:

一、學生背誦:

《三峽》 酈道元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歸園田居》陶淵明

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興理荒穢,帶月荷鋤歸。

道狹草木長,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無違。

《使至塞上》王維

單車欲問邊,屬國過居延。征蓬出漢塞,歸雁入胡天。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蕭關逢侯騎,都護在燕然。

二、引導學生復習

《三峽》

一、通假字:略無闕處:通“(缺)”,(中斷)

二、一詞多義:

1、自:三峽七百里中(從)     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如果)

2、絕:獻多生怪柏(極)  哀轉久(消失)  沿溯阻(斷)

三、加點字解釋:

1、重巖疊(高聳險峻如屏障的山峰) 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月(日光) 

3、至于夏水陵(上)               4沿溯阻絕(順流而下)(逆流而上) 

5屬引凄異(連接)(延長)          6、不以也(快)

7、素綠潭(急流的水)   8、飛其間(沖刷)   9、清榮茂(高而陡峭)  

10、雖乘御風(快跑的馬)    11、絕多生怪柏(險峻的山崖或山峰)

四、句子翻譯:

1、兩岸連山,略無闕處。(兩岸都是連綿的高山,幾乎沒有中斷的地方)

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若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在夏天水漲、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時候,上行和下行的船只都被阻,不能通航。)

4、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中間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騎著駿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

5、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在春、冬兩個季節,雪白的急流,碧綠的深潭,回旋著清波,倒映著各種景物的影子。)

6、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高處的猿猴拉長聲音鳴叫,聲音連續不斷,非常凄涼怪異。空曠的山谷傳來猿啼的回聲,悲哀婉轉,很久很久才消失)

五、用 / 劃出下列句子的停頓(每句只劃一處)

1、自三峽 / 七百里中    2、自非 / 亭午夜分    3、或 / 王命急宣

4、雖 / 乘奔御風          5、故 / 漁者歌曰       6、其 / 間千二百里

六、內容探究:

1、概括各段大意:

1)三峽山勢高峻                          2)夏天的三峽水流湍急

3)春冬之時的三峽水緩流清,景色優美       4)秋天的三峽高猿長嘯,凄婉蕭瑟。

2、作者從哪些方面描寫三峽的自然景觀

山——高、大、多    水——夏:猛急;春冬:清綠奇;秋:凄涼

3、用原文回答:

1)表現群山高峻的句子是(重巖疊嶂,隱天蔽曰,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2)表現水流急速的句子是( 朝發白帝,暮到江陵)

3)表現春冬清流緩的句子是(素湍綠潭,回清倒影)

4)表現秋季凄清蕭瑟的句子是(林寒澗肅,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4、作者是如何從不同的季節景象來描寫江水的特點的?(夏天,寫了因水大而形成的險阻和江流的迅急,突出江水兇險和疾速的特點。春冬之時,水退潭清,景色秀麗,突出了三峽春冬景色的清麗的奇秀,秋季的景色清冷寂靜,水枯氣寒冷以高猿哀鳴襯托深秋的凄清,渲染了秋天的蕭瑟氣氛。)

5、文章結尾引用了漁者的歌詞,有什么作用?

(襯托“晴初霜旦”之時“林寒澗肅”的凄涼情景,渲染蕭瑟的氣氛)

三、復印練習,準備小測。抄默寫內容

八年級上冊語文復習教案7

教學目的:歸納課內知識點;指導學生復習的方法。

教學重點:字詞掌握;文言課文默寫、翻譯和內容探究。

教學難點: 對學生復習情況的落實與督促。

教學步驟:

一、復習上節課內容,小測。

二、復習課文:《答謝中書書》

一、加點字解釋

1、五色交輝(交相輝映)    2、曉霧將(消散)     3、未復有能其奇者(參與)

4、夕日欲(墜落)    5、沉鱗競躍(爭相)(跳出)   6、實是欲界仙都(人間)(天堂)   

二、句子翻譯:

1、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清晨的薄霧將要消散的時候,傳來猿、鳥此起彼伏的鳴叫聲;夕陽快要落山的時候,潛游在水中的魚兒爭相跳出水面。)

2、實是欲界之仙都。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這里實在是人間的仙境啊。自從南朝的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景色了。)

三、內容探究:

1、本文反映了作者什么思想? (反映了作者娛情山水的思想。)

2、中心思想: 本文表達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悅之情和與古今知音共賞美景的得意之感。

3、“高峰入云,清流見底”表現了(      )之美。    (山水相映)

  “兩岸石壁,五色交輝”表現了(      )之美。    (色彩配合)

  “曉霧將歇,猿鳥亂鳴;夕日欲頹,沉鱗競躍”表現了 (       )之美(晨昏變化)

三、上節課三首詩默寫

四、作業:抄句子翻譯一遍。

八年級上冊語文復習教案8

教學目的: 歸納課內知識點;指導學生復習的方法。

教學重點:字詞掌握;文言課文默寫、翻譯和內容探究。

教學難點:對學生復習情況的落實與督促。

教學步驟:

一、復習上節課內容

二、默寫:

《渡荊門送別》李白

渡遠荊門外,來從楚國游。山隨平野盡,江入大荒流。

月下飛天鏡,云生結海樓。仍憐故鄉水,萬里送行舟。

《登岳陽樓》(其一)①
  陳與義
  洞庭之東江水西,簾旌②不動夕陽遲③。登臨吳蜀橫分地④,徙倚⑤湖山欲暮時。
  萬里來游還望遠,三年多難⑥更憑危⑦。白頭吊古風霜里,老木滄波無恨悲。

三、訂正小測

四、復習課文:

《記承天寺夜游》

一、解釋加點詞:

1、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念:想到。 遂:于是。 至:到

2、相與步于中庭 相與:共同,一起       3、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但:只是

4、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 交橫:交錯,縱橫。 蓋:原來是。5、月色入戶 戶:窗戶二、貫穿全文的線索是什么?月光(月色)

三、描寫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哪一句         (“庭下如積水空明……影也”)

四、全文分幾層,請用“/”劃分,并寫出層意全文分三層:

第一層記事,交代了賞月散步的時間,原因。

第二層寫景,寫了月下庭中景物。

第三層抒情,抒發了對月光,竹柏蔬影的感觸。

五、全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境?             (表達了作者曠達的心境。)

六、中心思想: 本文表現了作者曠達的胸襟和積極樂觀的情懷。

七、句子翻譯:

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橫,蓋竹柏影也。(月光照在院中,如水一般清明澄澈,竹子和松柏的影子,就像水中交錯的藻、荇。)

五、作業:默寫抄兩遍。完成閱讀內容。

八年級上冊語文復習教案9

教學目的:歸納課內知識點;指導學生復習的方法。

教學重點:字詞掌握;文言課文默寫、翻譯和內容探究。

教學難點: 對學生復習情況的落實與督促。

教學步驟:

一、句子翻譯復習:

《觀潮》

句子翻譯:

1、方其遠出海門,僅如銀線(當潮水從浙江入海口涌起的時候,幾乎像一條銀白色的線

2、既而漸近,則玉城雪嶺際天而來,大聲如雷霆,震撼激射,吞天沃日,勢極雄豪。

隨著潮水越來越近,就像玉城雪嶺一般連天涌來,聲音大得像雷霆萬鈞,震撼天地,激揚噴薄,吞沒宇宙,滌蕩太陽,來勢極其雄偉豪壯。

3、既而盡奔騰分合五陣之勢,并有乘騎弄旗標槍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然后演習五陣的陣勢,忽而疾駛,忽而騰起,忽而分,忽而合,極盡種種變化,同時有在水面上騎馬、舞旗、舉槍、揮刀的人,好像踩在平地上一樣。

4、倏爾黃煙四起,人物略不相睹(忽然黃煙四起,人和物一點兒也看不見了

5、吳兒善泅者數百,皆披發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爭先鼓勇,溯迎而上,出沒于鯨波萬仞中,騰身百變,而旗尾略不沾濕,以此夸能。

幾百個善于泅水的吳中健兒,披散著頭發,渾身刺著花繡,手里拿著十幅大彩旗,爭相奮力逆流迎潮而上,他們的身影在萬仞高的驚濤駭浪中浮沉,翻騰著身子變換著各種姿態,而旗尾卻一點也不被水沾濕,憑借這種表演來顯示他們高超的技能。

6、而僦賃看幕,雖席地不容閑也。(而且租用看棚的人非常多,即使是一席之地也不空閑。)

《湖心亭看雪》

句子翻譯:

1、霧淞沆碭,天與云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彌漫著水氣凝成的冰花,天與云與山與水,渾然一體,白茫茫一片。)

2、余拿一小船,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我劃著一葉扁舟,穿著毛皮衣服、帶著火爐,獨自前往湖心亭看雪。)

3、湖中焉得更有此人(在湖中怎么還能碰上您這樣有閑情雅致的人呢!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八年級上冊語文古詩文默寫(暑假預習復習)
三年級語文上冊句子復習
小學一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計劃及教案
蘇教版四年級語文上冊期末復習計劃
2006年初三語文總復習專題訓練之古詩文積累訓練"]Dx/
蘇教版語文八年級上冊期末古詩文默寫復習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什邡市| 清新县| 平乡县| 大埔区| 藁城市| 大悟县| 松江区| 芜湖市| 洞头县| 榕江县| 麻阳| 六安市| 介休市| 罗田县| 三穗县| 呈贡县| 阿拉善左旗| 沅陵县| 阜康市| 垣曲县| 青田县| 凭祥市| 贡觉县| 四子王旗| 铜梁县| 普安县| 延川县| 贡山| 黄骅市| 靖宇县| 临朐县| 镇远县| 三穗县| 固始县| 南乐县| 南阳市| 宜兴市| 丰镇市| 东乡| 会宁县| 碌曲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