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以下內容之前請先閱讀《一個經典職業轉型案例的12種療法(1)》,《一個經典職業轉型案例的12種療法之精神分析法》,《一個經典職業轉型案例的12種療法之阿德勒療法》
三,存在主義療法
基本假設(理論基礎)
根植于存在主義哲學,它是研究人類的一種思考方式,是經過思辨得出的,強調每個人有責任選擇性地為周圍環境賦予意義。它不認為來訪者對自己有良好的認識,也不認為來訪者清楚自己的選擇,從存在主義的觀點來看,我們都習慣于自欺欺人地生活,無法誠實面對自己的經歷。
我們會面臨很多人生主題,其中就有為自我同一性而焦慮,還有一個與存在主義息息相關的概念就是自由。
存在主義治療的整個主旨是讓來訪者認識并接受自己是自由的,從而成為自己生活的主人,這種療法更在意來訪者對當前經驗的理解上,而非單純重視治療技術,咨詢師不會限定任何特定的治療技術。
咨詢師與來訪者的關系決定整個咨詢成敗的最關鍵因素,咨詢師把咨詢看作一種最深入、最真實的對話,是與來訪者之間真誠的交流,是一段旅程中的伙伴,不知道這段旅程何時結束,咨詢師和來訪者在這個過程都會發生改變。
最初評估
露絲最適合用存在主義療法進行治療。她有足夠的勇氣去質疑當前生活的意義,質疑自己的現狀和當前的生活模式。她正在經歷一些發展上的危機,如:孩子的離開,自己的生活會有什么變化。她的焦慮因選擇而生,還有自己不斷的質疑引發自身更多的困惑,這些困惑引發的一個主要問題就是:我的生活到底怎么樣,我存在的意義是什么呢?她愿意脫離正統基督教,說明她有勇氣且愿意改變生活的現狀。
治療目標
目的不是治療存在障礙的來訪者,也不只是消除來訪者的癥狀,更多是幫助來訪者意識到正在做的事情并鼓勵她去做那些可以改變其生活的決定。幫助露絲擺脫自己原來僵化的角色(媽媽和妻子的角色),會讓她清楚地認識到自己是如何將自己引導到一個狹隘而受束縛的境地。治療過程主要是幫助她思索存在的意義并且幫助她進行必要的頓悟,從而讓她發現自己是自由的并且可以使用自己的自由,從而能創造一個更有意義和責任感的存在。
治療程序
1,幫助她澄清尋求幫助的目的——什么是她需要改變的,她怎么做才能促使變化發生。
2,處理她過去的經歷,會鼓勵露絲思索她過去的感受和想法與當前生活事件之間的聯系,會涉及這些問題:
(1) 你在哪些方面過著充實的生活?你又是如何對自己的生活加以限制的?
(2) 你的生活多大程度上是按照別人的想法進行的?
(3) 到目前為止你都做了哪些選擇?這些選擇對你產生了怎樣的影響?
(4) 你目前面對的選擇有哪些?你如何處理因自己做選擇和接受個人自由而產生的焦慮?
(5) 你最想在哪些方面發生改變?又是什么阻止了你做出這些改變?
3,認識了過去和當前的狀態,瓦解她上了枷鎖的心靈,之后更好地決定自己想要怎么樣的未來,幫助露絲發展新的價值觀。
咨詢對話舉例:
露絲:我擔心我繼續治療,我就會有很大的改變,那么我和約翰(露絲的丈夫)之間的共同點就越來越少,最終我們的婚姻也因此破裂。
咨詢師:聽起來似乎說你如果決定改變,你的婚姻會因此而破裂。難道沒有這種可能,你做出了改變,而這些改變又改善了你的婚姻關系?
露絲(停頓一會兒):你說的對,我從來沒有這樣想過,我大概已經假設湯姆會不喜歡我的這些改變。
4,處理露絲的焦慮。和她一起探索她焦慮的問題也嘗試處理她那種被束縛的感受。露絲把這些看出消極的失誤,而咨詢把這個看成是新的生機和新的出發點,深入探索癥狀背后的意義。
5,探索死亡的意義。對露絲的生活質量進行評估,開始體驗死亡。體驗一段時間后她承認自己的精神已經死去,舊的價值觀已經離去,但沒有找到新的替代物,這個過程讓她真實感受到死亡并且將死亡的感受表達出來,才更有勇氣過未來的生活從而找到新的生活方式。
四:來訪者中心療法
基本假設(理論基礎)
治療過程不僅僅是一個解決問題并給出建議的過程,它主要是幫助來訪者意識到他們內在資源,以便他們能將這些資源更好地用來解決自身的問題——當前的問題和未來的問題。
來訪者有能力(人類這種生物生來就有實現其潛能的傾向。卡爾·羅杰斯把這種傾向稱為自我實現傾向:學會區分、發展并變得更加自主。然而,人類維持、提高自我的這種傾向卻時常受到其成長需求的阻礙。這種情況下,可能無法區分什么是令人高興的行為,比如被人喜歡,什么是發展其潛能的行為,比如維護自己的價值觀。)主導整個治療過程,只要咨詢師創建的咨詢關系有這四個特點:真誠、接納和積極關注以及共情。在這樣的咨詢關系中,從而可以幫助露絲在其中進行自我探索并最終找到自己的方向。
評估和診斷被看做一個隨著治療不斷進行變化的過程,不是一開始必須完成的程序,除非來訪者要求才會用正式心理評估,一般不會通過DSM-IV-TR進行診斷,不嘗試進行病理學方面的分類,而通過導向性問題了解對方,你的生活怎么樣以及你對自己的感覺如何?
對露絲的評估
1, 她對自己當前生活感到不滿又不能自由表達自己的感受。
2, 當著家人朋友,她沒有完全地做自己
3, 露絲未來的需要是發現真實的自我以及如何成為自己希望成為的那樣的人,脫下虛假面具回歸真實的自我
治療目標
1, 創建一種咨詢氛圍,這種氛圍中,露絲能夠擺脫別人的預期,發現真實的自我,把帶著假面具治療的假面具逐漸剝離。
2, 提升她四個方面的特質
(1) 對經歷的開放性
(2) 對自我的信任感
(3) 對自己內在資源的認識
(4) 對自己自主生活的愿望的認識。
治療程序
1, 聆聽對話想要表達的事情的看法和觀點。會發現更多人會把自己遇到的問題更多歸因于外部并且也會希望權威專業的咨詢師,可以給到更多的建議來幫助她。
2, 探索來訪者和咨詢師的關系,這個過程是讓露絲信任咨詢師,處理與咨詢師建立信任關系過程中的阻礙以及表達只要她愿意分享她的想法和感受,這樣的咨詢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對她有幫助的有效方式。
3, 覺察感受。露絲對自己的感受很難體會,還習慣性屏蔽了自己認為的不恰當的感受。她不允許自己自由地接納所有的感受。所以,咨詢過程讓露絲覺察感受表達感受就顯得尤其重要。
咨詢對話:
露絲:對我而言,了解自己的感受其實很難。我不太確定自己的感受是什么。
咨詢師:一直以來你似乎都無法察覺自己的內心感受。
露絲:是的,明細自己的感受已經夠困難,更別說把它拿出來和別人分享。
咨詢師:所以,讓別人知道他們對你產生的影響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露絲:嗯,我曾經多次嘗試隱藏自己的感受,這些感受讓我害怕。
……
咨詢師:所以,小時候你就知道這點:你的感受會讓你遇上麻煩。
……
咨詢師:聽起來他們似乎對你的感受并不感興趣(露絲開始哭泣)……
4, 探討露絲的婚姻問題,這個過程可以讓她學著與丈夫約翰進行一些問題探討并表達自己的感受。
5, 咨詢的最后,露絲在咨詢師的鼓勵之下,變得更愿意考慮自己對自己的認可,不再把自己只看成僵硬的角色。
以上是今天整理處理的兩種療法的使用和對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