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嘮叨真的會有效果嗎?
我的一個朋友陽雪從小到大就是被嘮叨過來的,而且我也聽過一次她媽媽的嘮叨。我和陽雪是初中同學,初一入學軍訓的時候,老師要求孩子和家長在操場集合,等待乘坐大巴車前往軍訓基地。那個時候剛入學,彼此都不熟悉,家長和孩子陸陸續續都到齊了,而我也從人群中注意到了陽雪和她的媽媽。操場上的其他同學們、家長們都是在互相認識,只有陽雪的媽媽蹲下打開她的行李,囑咐她:“這個是防曬霜,軍訓集合前一定要涂,別曬傷了;這個是蘆薈膠,萬一曬傷了要及時涂;換洗的衣服都放在這個袋子里了,還有梳子和皮筋;萬一要是出了什么事情,先找教官,再找老師,我跟你說你一定要......”陽雪也引起了一些同學的注意,很尷尬的說:“這些您昨天晚上已經講過一遍了,我已經知道了?!?/span>
后來,在初中這三年中,我和陽雪關系很不錯,一直到大學我們都還有聯系。上個月,我聽她說她和媽媽大吵了一架,已經搬出去住了,還調侃自己說:“沒想到在這個歲數竟然叛逆了一回。”
嘮叨不僅僅是啰嗦、訓斥,還包涵正確的廢話。我知道,陽雪被她媽媽這種“語言暴力”折磨得很難受,也用這種方式去對抗,至少目前她輕松了。
在孩子小的時候,適當的嘮叨可能會起到督促作用,但隨著年齡的增長,自主能力越來越強,“嘮叨”就會成為一種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