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是人體內最復雜,也是最容易受傷的關節之一,并且坊間流傳:“每10個人里面就有1個人的膝蓋老化了”,合情合理,并不會引起張東升的懷疑。言歸正傳,今天我們還是來進一步認識膝關節組織系統,探討如何保護膝關節,減緩膝關節退化。
容易受傷的膝關節
膝關節屬于鉸鏈關節,由脛骨、股骨和髕骨組成,分為兩個關節結構:脛股關節和髕股關節。因為這樣的特殊結構,膝關節除了可以做彎曲、伸直運動之外還可以做適當的內外旋轉、內外翻運動。不過,因為膝關節這樣的靈活性,并且處于身體兩個很長的杠桿臂之間,同時還要承受身體較大的應力,所以膝關節很容易受傷。圖片來源:骨科疾病:評估與手法治療
特殊的骨性結構
膝關節各組織并非等閑之輩,他們一起維持著膝關節的功能和穩定。當脛股關節運動時,脛骨頂端的內、外側半月板可以隨脛骨向前和向后滑動,增加接觸面積,增加脛股關節的接觸面積,將關節應力均勻地分布在脛骨平臺上,從而可以緩沖壓力,保護膝關節。另一方面,髕骨位于膝關節前方,髕股關節面的構造使其與股骨間的關節面達到很大的接觸面積,使髕股關節面間的應力也分布均勻,避免關節損傷。密切配合的周圍軟組織
膝關節前十字韌帶防止脛骨相對于股骨向前位移,后十字韌帶防止脛骨相對于股骨向后位移。同時膝關節兩側的內側副韌帶和外側副韌帶可以提供膝關節兩側的穩定。除此之外,關節內部還有許多滑液囊可分泌潤滑液,維持關節的正常功能。正是因為這些骨性結構和軟組織結構的共同作用,膝關節才可以既維持正常的工作,又保持靜態和動態的穩定,避免受傷。這些組織也有自己的弱點
韌帶最怕暴力
膝內側副韌帶怕膝外翻暴力,外側副韌帶怕膝內翻暴力,前交叉韌帶怕膝后方暴力,后交叉韌帶怕脛骨上段后移的暴力。正因為如此競技活動、意外傷害等是造成韌帶損傷最常見的原因。軟骨怕暴力也怕勞損
當外力沖擊緩慢時,軟骨可以吸收和較少負荷,但是當外力沖擊大且快時,軟骨不能充分發揮作用,軟骨表面容易受傷。另一方面,反復磨損也會破壞軟骨組織,并且損傷程度與勞損時間成正比。除了意外傷害、運動損傷,長時間從事重體力勞動、肥胖、長期登山、爬樓梯、不良姿勢等都有可能造成軟骨損傷。它們都怕時間
報道顯示,膝關節退變及癥狀的嚴重程度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增高。以膝骨關節炎為例,它是關節軟骨退行性改變所導致的軟骨丟失及破壞,并伴有關節周圍骨質增生反應,隨著年齡的增高,數據顯示,它的患病率呈逐年增高的趨勢,其中41-45歲8.7% ,46-50歲12.5%,51-55 歲18.49%,56 -60 歲22.41%,61-65 歲36.07% ,66-70歲32.14% 。以上的這些因素都會增加膝關節受傷風險,加速膝關節的退化~測一測我們的膝關節有沒有退化
下蹲測試(不適用于急性損傷)
圖片來源:骨科疾病:評估與手法治療
操作要點:測試者取站立位,雙腳分開,與肩同寬。一只手支撐在治療床上,下蹲,蹲到舒適范圍極限,然后起立。
髕骨后側疼痛、有捻發音提示髕股關節功能障礙,當活動度減小及出現疼痛則提示脛股關節有問題。軟骨測試
圖片來源:骨科疾病:評估與手法治療
操作要點:測試者仰臥位,雙腿屈膝,將一側大腿抬起至胸前,足跟盡量拉向臀部。
若膝關節的屈曲度小于正常的屈曲范圍,則提示軟骨可能退化。☆ 如果您的膝關節出現了退化現象,最好的方法是及時就醫,通過正規手段來止損。☆ 如果您很幸運的沒有中招,那么也不要掉以輕心,保護膝關節仍然很重要。我們需要:
1、 不做膝關節害怕的動作,如長時間跪坐、暴走、過度爬山和爬樓梯,負重蹲起等;
2、 肥胖會在無形中增加膝關節的負荷,增加受傷風險,所以超重的人群可以通過游泳、調整飲食等合理的方式來減肥,切不可采用爬樓梯、跳繩等方式。
3、 動中有靜,靜中有動。既要注意膝關節休息,省著用膝蓋,又不可久坐。合理的方式是勞逸結合。
膝關節不穩總受傷?這些部位的訓練對膝關節穩定更有效!
最后,膝關節很重要,我們依然要且行且珍“膝”~
【本文參考文獻】
張美娟.膝關節生理解剖環境對膝關節生物力學特性的影響[J].中國組織工程研究,2012,16(26):4904
托馬斯·亨德里克森;張志杰,劉春龍,王學強主譯.骨科疾病:評估與手法治療[M].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北京,2019:416-417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