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kk健康
法國一位設計師說:“一個女人,如果沒有一雙高跟鞋,就像一首歌沒有動感的音符一樣。高跟鞋使女人完全‘生動’了起來,也讓女性變得更性感。”可惜的是,美麗總是要付出一些代價。有一種疾病叫“拇外翻畸形”,和美麗有著直接的關系,大多“拇外翻畸形”是因為常年穿高跟鞋引起的。目前,大約每20個人中就有一個拇外翻患者,發病率在所有足部疾病中是最高的,男女患拇外翻的比例約為1:10。為什么穿高跟鞋會導致“拇外翻畸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了解它們之間的關系。
什么是拇外翻畸形?
拇外翻俗稱大腳骨病或腳孤拐,是指拇趾向外偏斜超過正常生理角度的一種足部畸形,是目前最常見的足病之一。拇外翻作為一種疾病,早期除了外觀不美觀、選鞋困難及容易損壞鞋形,還沒有給人們帶來太多的不適癥狀。
但是隨著年齡增長,拇外翻畸形程度的加重,會產生很多嚴重的并發癥,如拇囊炎腫、爪形趾、雞眼、腳墊等。這些并發癥的發生不僅影響足部功能,而且會產生疼痛,嚴重影響生活和工作。一般普遍認為拇趾向外偏斜超過15°就是拇外翻畸形。但一部分人拇趾外翻超過這一角度而沒有癥狀,而另一部分人拇趾外翻角度雖然不到15°,卻有拇囊部位(即大腳骨部位)的疼痛,就是說畸形的輕重與癥狀的嚴重程度在很多時候并不完全一致。
所以,建議當發現有拇外翻畸形時,最好及早防治。這樣,不僅能夠延緩拇外翻惡化的程度,而且可以有效地預防一些并發癥的發生。
高跟鞋導致腳趾畸形的力學原理
人體站立時,腳后跟、大腳趾跟部、小腳趾跟部三點均勻著力,但是穿上高跟鞋后,體重就轉移到前腳掌去了。鞋跟越高,腳趾關節的負重力量越大,身體為了保持平衡,自然要重心前移,所以踝關節、膝蓋、脊柱為了支撐體重,會保持在緊張的體位,時間一長,就會出現不可逆的勞損。
穿細跟高跟鞋時,人往往站得不穩,腳掌總在尋找支撐點,使身體的重量分配不均,容易造成踝關節扭傷。值得注意的是,拇囊部的疼痛并非都是由拇外翻引起的。骨性關節炎、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感染和痛風,亦可引起拇趾疼痛。一旦發生疼痛情況,應及時前往醫院接受正規的檢查,避免誤診誤治。
醫生對高跟鞋女生的5點建議
通常認為,鞋跟3~4厘米的,屬于低跟鞋,普通高跟鞋,鞋跟一般都在5~7厘米。因為工作等原因,很多女性不得不穿高跟鞋,醫生建議,在挑鞋子時,要選擇符合自己腳形的,記住以下5點,也會有幫助:
1、選擇鞋底跟自己腳弧度相符的鞋子,腳趾前端與鞋子頂端應留有2~3厘米空隙,鞋跟不宜太小,鞋頭要寬松。
2、走路時,腳尖往前伸直,臀部夾緊,上半身挺直。
3、擠車或在不平整的馬路上不要穿,也不要疾走快跑,更不能上山爬坡。不要總穿相同高度的高跟鞋,以免腳部同一處經常受到擠壓。
4、休息時可以把腳尖翹起,活動一下小腿。腳趾甲不宜太短,以防甲溝炎。
5、回家后可平躺,并將雙腳抬高超過心臟水平10~20厘米,做足部背屈動作20~30次,有效幫助下肢靜脈血液回流。
醫生提醒:矯正器謹慎使用
不少拇外翻人群開始自行網購矯正器,針對這種做法,上海交通大學附屬第六人民醫院骨科足踝外科施忠民主任醫師表示拇外翻矯正器只能緩解癥狀,并不可能將外翻的拇趾掰回,除外如購買及配當不恰當,反而可能加劇疼痛的程度。因此當保守治療不能緩解時,應尋求正規的矯正手術治療,并且拇外翻還是盡早治療比較好,否則等到畸形特別嚴重時,矯正起來也非常困難。
護腳的日常方法
女性朋友應根據自己腳的形態,選取合適的鞋子。買鞋時,宜選購一雙讓腳趾有足夠空間活動的寬頭鞋子,以減少鞋面對腳趾帶來的壓迫。一旦出現拇趾外翻,如果初期疼痛不嚴重者,首先要選鞋頭寬松些的,加強足底肌肉鍛煉,防止拇外翻繼續惡化,借助專業的醫用矯形器佩戴緩解,嚴重者只有手術矯正,才不會將來影響行走。因此一定要早治療,早矯正,遠離距離足部健康威脅。
愛美女士,平時要注意少穿高跟鞋,最好選擇長而寬頭的鞋子,使足趾有活動余地。堅持每天用溫水泡泡腳,做局部按摩,將大拇趾往偏的對側掰一掰,這樣可以緩解大腳骨的迅速發展。也可通過機械方法進行按摩矯正等,都是可以起到一定的緩解作用的。如果有疼痛的感覺,最好根據病情及時進行治療,早日告別病痛的折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