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尿酸治療可稱作是慢性痛風管理中的里程碑。有效控制尿酸水平可以降低急性痛風發作的風險。
然而,在啟動降尿酸治療的初期,急性痛風的發作往往會增加,從而導致有部分患者因畏懼疼痛或自覺治療無效而擅自停藥,殊不知這樣反而「中計了」,且看下文一一道來:
我們知道,體內尿酸負荷過高會導致尿酸晶體在關節周圍沉積,從而引起急性或慢性痛風性關節炎的發作。
我們來打個比方:我們將關節周圍沉積的尿酸晶體比作冰山。
使用降尿酸藥物后,血尿酸濃度會下降。此時,就相當于海水中的冰塊逐漸減少,那么冰山也會開始融化或崩解。
這樣的改變會造成關節周圍的理化環境產生變化,從而導致關節炎的急性發作。
所以,降尿酸治療中出現痛風發作,并不是因為治療無效,恰恰相反,是由于體內血尿酸濃度波動過大所致。
不少患者可能會擔心,自己在降尿酸過程中會不會出現痛風復發呢?
目前沒有大宗的研究數據告知我們一個確切的百分比,但是臨床觀察到一般在開始治療后 1 月內復發的幾率要高些。
因為此時間段內尿酸的波動最大,并且在整個降尿酸期間,都可能因為尿酸的波動而出現痛風復發。
為了避免痛風復發,美國風濕病學會痛風治療指南推薦的預防藥物是:
秋水仙堿 0.5 mg,一天兩次;
或小劑量非甾體類抗炎止痛藥(NSAIDs),如萘普生 250 mg,一天兩次。
如果不能耐受秋水仙堿(如出現胃腸道不良反應)或 NSAIDs,或有使用禁忌,或這兩類藥物療效不好,可使用小劑量糖皮質激素。
權威指南推薦如下:
至少預防性服藥 6 個月;
沒有痛風石的患者在血尿酸達標后繼續預防性服藥 3 個月;
有痛風石的患者則在血尿酸達標后繼續預防性服藥 6 個月。
但是我們臨床上如果這么嚴格要求,可能大多數患者都無法堅持下來,所以對有痛風復發跡象的患者,可以使用上述藥物進行控制,疼痛緩解后逐漸停用。
但是,特別需要注意的是:
千萬不能隨便停用降尿酸藥物!
擅自停藥不僅對于病情沒有幫助,反而可能帶來更多的危害。
痛風的本質也是一種慢性疾病,痛風患者要做好長期「斗爭」的準備,治療方面千萬不可急于求成,一定要堅持用藥,定期復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