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省直三院(SZSY2013),已獲授權
“快去微博搜喬任梁”——被一條朋友圈從入睡前的朦朧中拉回,本以為又是什么八卦新聞,然而搜索很久加載出來——已死亡,雖然對喬任梁并不熟悉,但一個生命突然地離開這個世界,難免讓人覺得有些惆悵。
到目前為止,微博爆了,朋友圈炸了,死亡結果從謠言到確定,死亡原因從一些其他負面傳言到很可能為重度抑郁……
在這樣的一個過程當中,看到無數的網友在說抑郁癥是多么的可怕,才意識到人們對抑郁癥仍舊不了解,對抑郁癥依然存在這樣或那樣的誤解,以至于人們在面對抑郁癥時、或面多周圍人的抑郁癥時,總是太過擔心或太不重視。
很多抑郁癥患者都會把自己封閉起來,封閉是他對抗外部世界的本能防御方式。封閉可以緩解患者的傷痛,但卻會構成新的心理障礙。自殺是另一種防御方式,或許可以稱之為終極防御。這種防御最快捷、最有效,也最徹底,只不過,它帶來的是毀滅。對于抑郁癥患者來說,活著對他們來說是件更痛苦的事情。
1.抑郁癥和其他疾病一樣,患者的軀體經受著痛苦折磨,抑郁癥首先表現為生理疾患,在起初患者完全不會知道自己得的是抑郁癥。比如,頭痛、胸悶、胃痛、耳鳴、心慌、食道堵塞和燒灼感等等。
不同的患者也會有不同的軀體癥狀,同一個患者的不同時期也會出現不同的癥狀。隨著病程的發展,會出現不同程度的行動障礙,并逐漸會發展到思維障礙、閱讀障礙、語言障礙等等。
2.快感阻斷——專屬于抑郁癥的一個特征。當發展到一定階段屬于人類的所有快樂,各種欲望,統統消失了。患者每天情緒極度低落,覺得做任何事情都毫無意義。常處于這樣的消極的狀態,無論誰都會覺得生活沒有意義可言。
3.抑郁癥的另一個特征是絕望,也是患者的又一共性。他們的自我評價無線降低、自責、自罪,覺得未來一片灰暗,看不到任何希望。痛苦和巨大的無價值感籠罩著他們。
4.情感的喪失。病程發展到一定程度之后,患者會變得麻木、呆滯,不再體驗生活和情感的美麗。
1. 抑郁癥會被更努力的工作狀態擊敗
2. 抑郁癥不是病,只是正常的悲傷或自怨自艾而已
3. 抑郁癥患者需要吃一輩子藥
4. 抑郁癥患者總會哭
5. 衰老會導致抑郁
6. 把抑郁癥說出來只會更麻煩
7. 抑郁癥基本治不好
8. 性格內向的人才會患抑郁癥
對于抑郁癥的唯一預防是——治愈,通常是使用藥物和心理治療相結合的原則,先使用藥物穩定癥狀,之后再結合心理治療。
1.盡早發現:及時清理情緒垃圾,遇到影響情緒的事情之后,要及時的自我疏導,向親友傾訴、運動、寫日記等都是很好的方式。如果自我調節沒有好轉,就要及時尋求專業心理治療師的幫助。如果發現親友性格突然發現親友性格突然發生很大的變化,也應懷疑是否有抑郁傾向。
2.心理疏導:心靈的感冒,要做一場心靈的手術和治療。心理治療師的心理治療,與普通朋友之間的交談不同,他們會找到病人的心理癥結之所在,運用專業的心理治療技術,對病人進行心理治療,相信專業的力量。常用的心理療法:認知療法,行為療法,精神分析,沙盤療法。
3.藥物治療:緩解癥狀。中重度抑郁必須通過長程的藥物治療,使用5-羥色胺再攝取抑制劑,SSRI類藥物,緩解抑郁癥狀。
4.消除顧慮:很多人都有這樣的誤區——聽到抑郁便與嚴重的精神病聯系起來。其實,醫學心理學上將抑郁癥劃分為心境障礙,并不屬于精神病的范疇。
抑郁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患者長期處于這樣一種狀態中無法自拔,而對去看醫生心中又有所忌諱,其實我們要做的是去正視抑郁癥,把它當做其他的身體疾病一樣對待,身體上有疾病大家都會重視,而抑郁是心靈的疾病,我們應該更加重視和對待。
我們沒有得過抑郁癥,不知道那是一種什么樣的感受,但我們可以去試著了解它,當有人抑郁時,我們雖不能感同身受,但至少可以做到尊重他、理解他,這對他來說,已是一種欣慰。
劉同的微博這樣說,“不要再說抑郁癥有多么可怕,沒有經歷過的人不懂。只希望任何人不要再遭受抑郁癥的折磨,相信自己,周圍的人,不要給自己過分的壓力,你我皆在世間,愿我們都能平安度過。一個人連死都不怕,為什么還會怕活著,哪怕辛苦一點。沒有人不苦,只是有人知道苦了之后,一定會好起來。嗯,那就用自己的方式一直活下去,無論多苦都好。”
斯人已去,我們能做的不多,只有尊重他、理解他,一路走好。
最后,用伊能靜的微博來結尾,“沒有任何一個人應該承擔他人的惡意,因為在燦爛的背后每個生命都不容易,也好好的,休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