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臨床營養網(lcyycc)
憑啥得了糖尿病還得少吃鹽?
作者丨二刀
文章來源:青年健康新視點
已授權《中國臨床營養網》轉載
眾所周知了,咱們國家是個糖尿病大國。患者人數超1.1億,另外還有5個億的“前糖尿病”人群。
顧名思義,糖尿病嘛,肯定要控制糖的攝入,因為主要是糖類代謝的問題。然而很多人可能還不清楚的是,糖尿病患者不光不能多吃糖,還不能多吃鹽。
為啥呢?
食鹽是我們身體攝入鈉的主要途徑。而鈉離子是保持人體水電解質平衡的一個不可缺少的元素,它常常和水綁定在一起,也就是說,它到哪兒,水就跟到哪兒。
如果體內,尤其是血液中的鈉含量升高,那么身體中潴留的水份也就多,這就會引起血壓升高,增加罹患心臟疾病和中風的危險。
那么為什么糖尿病患者更應該注意控鹽呢?
這是因為,糖尿病患者本身就有更高的風險出現血壓升高,如果你再不注意控鹽的話,較單純患有高血壓或糖尿病的患者而言,一些超棘手的并發癥發生率會暴增——比如心臟病、中風、腎臟損害和眼部問題等。
此外,高鹽攝入可能會直接造成高致死率,這一現象已被醫療界普遍觀察到,一些研究正致力于探明其機制。
正因為以上因素,美國糖尿病協會將糖尿病人每日的鹽分攝入量限定為不超過2300mg(正常人每日大約用鹽3440mg),而對于有高血壓的糖尿病人或者年長者,限定量更為嚴格:每天不超過1500mg。
2300mg大約是多少呢?我們日常家用的茶匙一茶匙鹽大約就含這么多的鈉鹽了。
可能有人覺得,這么一看能吃的鹽還蠻多的嘛,要控制攝入量豈不是很容易!且慢,沒有人能做到每天將日常攝入量的鹽一口吞然后就啥都不吃了,鹽往往是以看不見的形式隱藏在各種食品尤其是加工食品里,所以不知不覺就超量是完全可能的。即使自己做飯,手一抖還可能放多呢。
為此,視點君特地潛入了公司樓下的便利店,隨手挑上幾包零食反過來一瞧,差點嚇傻了眼……
一小包蝦片的鈉含量是480毫克。
一盒蜜餞的鈉鹽含量是2890毫克……
還記得那些美好的周末午后,看了幾集美劇就順帶著干掉了一整瓶蜜餞的日子嗎?
市面上的很多食物都富含大量的鈉鹽,所以我們要擦亮雙眼,努力抵御美食的誘惑,盡量遠離他們,這些食物包括:
· 加工肉類食品,包括培根、香腸、午餐肉等;
· 奶酪,這個國內吃得倒是不多;
· 各類零食,包括薯片、薄脆餅干等;
· 調味品,如辣椒醬、番茄醬、豆瓣醬各種醬,當然醬油醋味精什么的也得少來點,看來以后吃火鍋只能吃原味了……
· 外賣各類湯面、麻辣燙中的湯、肉湯等。
如果對于這些食物,你實在非吃不可,不吃覺得人生不夠完整,那在吃之前,還是得讀一讀食品包裝上的說明,看看它們到底含有多少鈉鹽(也有一些商品顯示的是其鈉鹽含量占每日限定量的比例),以此來確定自己到底可以吃多少。
注意:作案時請盡量維持表情平靜,挑選商品的動作要盡可能隨意流暢,否則你鬼鬼祟祟的樣子很容易成功引起店員的注意……
一般情況下的吃喝,75%的鈉鹽可能都來自于餐館外賣或者超市買來的加工食品。
加工食品為了保鮮防腐和調味總會加入大量的鈉鹽,而餐館食物為了盡量招攬客人也是采用大量調味品,鹽分大大超標。
所以,為了控鹽,最好的方法就是盡量少在外吃飯,自己在家煮食新鮮的、未加工過的食物,并且切記,少放鹽,畢竟鹽也貴啊!
與其把健康交給商人的良心,不如自己動手準備以下食物作為自己飲食的基礎:
1. 多吃新鮮蔬果:
選擇新鮮或冷藏的蔬菜水果,注意罐裝的腌制蔬果經常也含有大量鹽分,要少吃。此外,別忘了水果本身的含糖量,可不能記住了鹽又忘了糖啊;
2. 選擇全麥食品:
這里說的全麥食品不包括面包,因為面包制作不像做面條一樣容易控制鹽分。而一碗面的鹽分含量就很好控制,制作的時候加多少鹽,吃的時候就有多少。但同時,由于這類食物富含碳水化合物,可能會升高血糖,因此宜選擇由多種粗糧混合制作的面食;
3. 堅果和種子類食物:
買那些未用鹽處理過,最好是粗制品的堅果,而對于經加工的鹽焗堅果最好敬而遠之;
4. 新鮮肉:
鮮肉或凍豬肉、家禽或海鮮,遠離加工肉制品,比如臘肉、腌肉等;
5. 曬干的豆莢、豌豆和小扁豆:買這些曬干的豆類回來自己煮;
最后,如果你一定要買包裝食品,買之前盡量選擇低鹽或者無鹽標志的。
總之,患糖尿病或者成為糖尿病高危人群,也許你就不得不告別一些美食,尤其是對口味重或者甜食愛好者,確實是個蠻沉重的打擊。但是換一個角度看,或許你還能通過自己做飯,變成一名不錯的廚師呢。
自己煮個面也能煮得很文藝呢……
圖片來源:日食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