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新研究指出,短期和間歇性禁食可以減少慢性炎癥,改善慢性炎癥性疾病,而且不會影響免疫系統對急性感染的反應。
西奈山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指出,短期和間歇性禁食可以減少慢性炎癥,改善慢性炎癥性疾病,而且不會影響免疫系統對急性感染的反應。
這一研究發現公布在8月22日的Cell雜志上,由西奈山伊坎醫學院精密免疫學研究所所長Miriam Merad博士領導完成。
急性炎癥是一種有助于抵抗感染的正常免疫過程,但慢性炎癥可能對健康產生嚴重影響,導致包括心臟病,糖尿病,癌癥,多發性硬化癥和炎癥性腸病在內的多種疾病。
“我們知道熱量限制會改善炎癥和自身免疫性疾病,但對于減少熱量攝入,控制炎癥的機制卻知之甚少,”Merad博士說。
Merad博士等人利用人體和小鼠免疫細胞進行研究,結果發現間歇性禁食可減少血液循環中稱為“單核細胞”的促炎細胞的釋放。進一步的研究表明,在禁食期間,這些細胞會進入“睡眠模式”,而且比未禁食的人體內發現的單核細胞更少。
“單核細胞是高度炎癥的免疫細胞,會導致嚴重的組織損傷,并且由于人類最近幾個世紀以來的飲食習慣,人群的血液循環量增加,”Merad博士說。
文章的一作西奈山伊坎醫學院腫瘤科學系研究員Stefan Jordan博士說,“考慮到由慢性炎癥引起的廣泛疾病,以及受這些疾病影響的患者數量的增加,研究禁食的抗炎作用具有巨大潛力。”
研究人員計劃繼續破譯禁食改善炎癥性疾病的分子機制,這也許能有助于研發治療許多人類疾病的新型預防性治療方法。
近年來,禁食方案已獲得公眾和科學界的關注,但是禁食不應被視為一種時尚。這個過程需要得到醫師們的允許和監督,未來禁食也許將成為基礎研究和臨床上的重要助手。
參考文獻:
Dietary Intake Regulates the Circulating Inflammatory Monocyte Poo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