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老年患者中,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是導致膝關節疼痛的最常見原因,也就是老百姓經常聽到的長骨刺了、關節縫隙變窄了、關節變形了等。這些都是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常見的臨床表現。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往往出現在中老年患者中,起初表現為膝關節僵硬、腫脹、疼痛、無力、打軟腿,逐漸會出現膝關節內翻畸形,然后隨著癥狀的發展,會導致膝關節疼痛加重,行走困難。膝關節骨性關節炎導致膝關節疼痛的兩大原因主要是磨損和力線異常。磨損是軟骨缺失,局部軟骨下骨硬化、高壓、局部壞死并出現關節間隙狹窄、疼痛;力線異常是人們在負重站立位時,出現膝關節不能正常的分散應力,局部受壓過重,不能耐受導致疼痛。
所以,針對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不同發展階段,臨床治療上我們會根據患者病情采取不同的治療方法。對早期患者,我們會對患者進行健康教育,告訴患者注意控制體重、避免過度負重、避免登山下蹲、避免頻繁上下樓梯等,同時建議患者在急性期減少活動,并在急性期過后維持一定的運動水平,選擇合適的運動方式,比如步行、游泳等,目的是維持或加強股四頭肌肌肉力量的訓練,減少軟骨磨損,控制膝關節骨性關節炎的發展;對癥狀明顯的患者,我們會告知患者口服一些控制癥狀、改善病情的藥物,必要時可輔以營養關節軟骨的藥物;對一些明顯有力線異常的患者,我們會選擇截骨矯形術來改善膝關節的力線,適應證選擇得當的患者有80%的機會可以不進行膝關節置換手術;對典型的前內側骨性關節炎患者,我們建議患者篩查后進行單髁置換術,手術創傷小,恢復快;對正規保守治療無效,膝關節疼痛不能正常行走,關節變形嚴重,關節軟骨磨損累及內外側間室或同時累及髕骨關節的患者,我們建議用膝關節表面置換術來緩解疼痛癥狀,改善膝關節功能,也就是老百姓說的“換膝蓋”。
那么,膝關節到底是早換好還是晚換好呢?我們先主張正規保守治療。如果保守治療無效,也無其他保膝手段可以緩解膝關節的疼痛癥狀,不能改善膝關節的功能,那么可以考慮進行膝關節置換術,沒有特定的時間。按照老年人預期壽命考慮,一般醫學界普遍認為患者在65歲前后接受膝關節置換術比較合適?;紘乐毓顷P節病的老年患者年紀大了心肺功能不好,若一味拖延,手術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姚俊娜,河南省洛陽正骨醫院(河南省骨科醫院)洛陽院區膝部損傷二科主診組長,副主任醫師;曾先后到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大學人民醫院、西安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紅會醫院、中國人民解放軍海軍第九七一醫院(原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01醫院)進修學習;專注膝關節骨性關節炎保膝治療、膝關節骨性關節炎晚期全膝關節表面置換、膝關節周圍創傷治療、膝關節運動損傷的關節鏡治療;擅長脛骨高位截骨術、膝關節內側單間室活動平臺單髁置換術、膝關節表面置換術等;曾先后師從北京積水潭醫院馮華教授,山西華晉骨科醫院紀斌平教授,北京大學人民醫院林劍浩、周殿閣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