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控制飲食
控制飲食是防治糖尿病的基礎,必須合理控制飲食。
主食: 主食產生的熱量占50%-60%,包括谷類、薯類和雜豆,每天應該吃主食250~400克(即5-8兩)。
一日三餐都必須有主食,主食量要科學計算,合理分配,三餐按時、定量進食,可以將全天的總熱量分為3份,平均分配到一日三餐中;或者將全天的總熱量均分為5份,早、午、晚餐的熱量各占1/5、2/5、2/5。
要盡可能保持一天中血糖平穩,因為血糖過高、過低或一天中血糖波動幅度過大,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食物要多樣化選擇,粗細搭配,適量增加粗糧占比,選擇全谷類制品。
蛋白質:蛋白質產生的熱量占25%-30%,盡量選擇脂肪含量低的瘦畜肉或禽肉,其中,白肉優于紅肉,魚肉好于雞、鴨、鵝肉,雞、鴨、鵝肉又比豬、牛、羊肉強。
糖友吃肉食要適量:以每天吃100-150克為宜。建議每天吃半個至1個雞蛋;動物內臟含膽固醇較高,不宜食用;乳類選擇無糖、低脂乳制品,每日保證300克;大豆類對降低血糖和血脂也有良好的作用,每日推薦量 30~50克,也可吃5~10克堅果替代相應的大豆。
脂肪:脂肪產生的熱量占20%-25%,要限制炒菜用的油量,一般每人每天25-30毫升,盡量選擇富含多不飽和脂肪酸和單不飽和脂肪酸的油類,如葵花籽油、豆油、玉米油、橄欖油、茶油、菜籽油等;應經常更換烹調油的種類。
蔬菜:蔬菜中含有豐富的維生素和膳食纖維,且多數蔬菜的碳水化合物含量較低,每天蔬菜攝入量要達到300~500克,至少3個品種,最好5個品種以上,以深色、綠色蔬菜為佳,能生吃的蔬菜盡量生吃,如西紅柿、黃瓜。
注意:下面食物淀粉含量較高,可以用來代替主食:土豆、紅薯、蓮菜、山藥、南瓜等等。
烹調方法:推薦燉、清蒸、燴、涼拌、煮、汆、煲;避免紅燒、油炸、油煎等,必要時,可以用開水沖涮去食物油脂后再食用,以降低熱量的攝入。
掌握正確吃飯順序:先吃蔬菜、再吃富含蛋白質的雞鴨魚肉、最后吃主食。葉菜、瓜菜往往可以增強人體飽腹感,雞、鴨、魚、肉等葷菜適當攝入時,既能保證營養,又有美味佳肴之感,最后進食少量主食。
控制進餐速度:吃飯要細嚼慢咽,充分體會每一口食物的味道,一頓飯以15~30分鐘為宜。
2.用白開水代替飲料
飲料中的糖,不需經過裂解就會迅速的通過胃腸黏膜吸收進入血液循環,從而導致糖友的血糖快速升高,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控制是極為不利的。只有在出現低血糖的時候,才建議喝飲料。
對糖友而言,最好的飲料是白開水。
3.飲酒一定要限量
4.巧吃水果
糖友吃水果,最好在兩餐之間食用,避免食用含糖高的水果,應選擇獼猴桃、柚子、青棗、圣女果等升糖指數低的水果,最多不超過100克。
另外,如果吃水果,主食必須酌情減量。
5.堅果
堅果屬高熱量食品,脂肪含量較高,尤其是合并高脂血癥的人更不能隨便吃。
堅果一定要量化——“數著吃”,只有這樣吃堅果,才可以保證一日總熱量的攝入不超標,不影響血糖。如:
6.規律運動
“三天打魚,兩天曬網”的運動不可取,運動要提倡“135”原則,即:飯后1小時進行運動,每次運動30分鐘以上,每周保持5次以上的運動。
可以選擇快走、打太極拳、騎車、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太極拳、跳舞等,運動時身體感到微微發熱,心率=170-年齡,較為適宜。如果下雨、降雪可以選擇室內活動,或者幫助家人拖地板,打掃環境衛生。
您學會了嗎?
作者:河南省濟源市人民醫院 郭玉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