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
消費者在選購預包裝食品時,若想吃得健康吃得明白,必須要關注食品標簽中的營養成分表。令人眼花繚亂的數據中蘊藏著哪些秘密?請聽小編一一道來。
壹
營養成分表是個啥
直接提供給消費者的預包裝食品,應按照《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GB 28050-2011)規定標示營養標簽(豁免標示的食品除外)。
預包裝食品標示營養標簽內容的意義:
1.有利于宣傳普及食品營養知識,指導公眾科學選擇膳食。
2.有利于促進消費者合理平衡膳食和身體健康。
3.有利于規范企業正確標示營養標簽,科學宣傳有關營養知識,促進食品產業健康發展。
貳
營養成分表的主要內容
營養成分表包括5個基本要素:表頭、營養成分名稱、含量、NRV%、方框。
01
表頭
以“營養成分表”作為表頭。
02
營養成分名稱
必須標示能量及核心營養素(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鈉),簡稱“1+4”。
當標示其他可選擇標示的成分時,應采取適當形式(如加粗字體、選擇黑體、加大字號等方式)使“1+4”更加醒目。
03
含量
指含量具體數值及表達單位。
(GB 28050-2011能量和營養成分表達單位和修約間隔)
04
NRV%
指能量或營養成分含量占相應營養素參考值(NRV)的百分比。
(GB 28050-2011 營養素參考值數值表)
以上圖為例,每100g該巧克力脂肪的NRV%是52%,也就意味著吃掉這100g巧克力,就滿足人體一整天脂肪需要量的52%。
05
方框
采用表格或相應形式。
包裝的總面積小于100cm2的食品,如進行營養成分標示,允許用非表格的形式,并可省略營養素參考值(NRV)的標示。根據包裝特點,營養成分從左到右橫向排開,或者自上而下排開。如:營養成分/100g:能量××kJ,蛋白質××g,脂肪××g,碳水化合物××g,鈉××mg。
叁
營養成分表里的小秘密
√能量
能量主要來源于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能量攝入過高、缺少運動與超重和肥胖有關。
GB 28050-2011中要求能量的表達單位為千焦(kJ),這與我們常說的大卡(卡路里)換算公式為:
1 千焦(kJ) = 0.239 千卡(kcal)1 千卡(kcal)= 4.184 千焦(kJ)
√蛋白質
蛋白質是人體的主要構成物質并提供多種氨基酸。
蛋白質是人體生命活動中必需的重要物質,有助于組織的形成和生長。
GB 28050-2011規定,每100g的含量≥20%NRV、每100mL的含量≥10%NRV或者每420kJ的含量≥10%NRV,則可聲稱為高/富含蛋白質食品。
√脂肪
成人每日脂肪的攝入量不應超過60g,這包括了我們一日三餐攝入的油、食物及其他含油脂的物品。
(GB 28050-2011對于脂肪含量聲稱的要求和條件)
√碳水化合物
碳水化合物是人類能量的主要來源。
膳食中碳水化合物應占能量的60%左右。
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NRV為300g,攝入過多可能會引起肥胖。然而即使是減肥人士或健身人士也應適當攝入碳水化合物,所謂的“斷糖飲食”可能會造成饑餓性酮癥、免疫力低下等,進而對身體造成危害。
√鈉
鈉攝入過多有害健康。
要注意:鈉的NRV為2000mg;成人每日食鹽的攝入量不超過6g。過量攝入食鹽可引起高血壓等許多健康問題,因此倡導低鹽飲食。
√要看清產品的凈含量
能量和營養成分的含量是以每100克(g)和(或)每100毫升(mL)和(或)每份食品可食部中的具體數值來標示的,需要換算才能知道產品能量和營養成分的總含量。
以上圖牛奶為例,每100mL含鈣110mg,若此牛奶的凈含量為250mL,則喝掉此盒牛奶可以攝入110×2.5=275mg的鈣,滿足人體每天對鈣需求量的35%(14%×2.5)。
√當產品含有非可食部分時
食品含有皮、骨、籽等非可食部分的,如罐裝的排骨、魚、袋裝帶殼堅果等,應首先計算可食部(計算公式如下),再標示可食部中能量和營養成分含量。
可食部=(總重量一廢棄量)/總重量x100%
(某瓜子的營養成分表)
√含量標示為“0”怎么理解
GB 28050-2011 規定了“0”界限值,當某營養成分含量數值≤“0”界限值時,其含量應標示為“0”,并不代表產品中不含此營養成分。
如:無糖指含糖量≤0.5g/100g≠沒有糖。
(GB 28050-2011 能量和營養成分“0”界限值)
肆
免除強制標示營養標簽的情況
01
生鮮食品
如包裝的生肉、生魚、生蔬菜和水果、禽蛋等;不包括速凍餃子、包子、湯圓、蝦丸等。
02
乙醇含量≥0.5%的飲料酒類
包括料酒。
03
對表面積的要求
包裝總表面積≤100平方厘米(cm2)或最大表面面積≤20平方厘米(cm2)的食品。
04
現制現售的食品
05
包裝的飲用水
對飲用天然礦泉水,依據相關標準標注產品的特征性指標,如偏硅酸、碘化物、硒、溶解性總固體含量以及主要陽離子(K+、Na+、Ca2+、Mg2+)含量范圍等,不作為營養信息。
06
每日食用量≤10g或10ml的預包裝食品
指食用量少、對機體營養素的攝入貢獻較小,或者單一成分調味品的食品,具體包括:
①調味品:味精、醋等;
②甜味料:食糖、淀粉糖、花粉、餐桌甜味料、調味糖漿等;
③香辛料:花椒、大料、辣椒、五香粉等;
④可食用比例較小的食品:茶葉、膠基糖果、咖啡豆等;
⑤其他:酵母,食用淀粉等。
但是,對于單項營養素含量較高、對營養素日攝入量影響較大的食品,如腐乳類、醬腌菜(咸菜)、醬油、醬類(黃醬、肉醬、辣醬、豆瓣醬等)以及復合調味料等,應當標示營養標簽。
07
其他
其他法律法規標準規定可以不標示營養標簽的預包裝食品。
符合以上條件的預包裝食品,如果有以下情形,則應當按照營養標簽標準的要求,強制標注營養標簽:
1.企業自愿選擇標識營養標簽的;
2.標簽中有任何營養信息(如“蛋白質≥3.3%”等)的。但是,相關產品標準中允許使用的工藝、分類等內容的描述,不應當作為營養信息,如“脫鹽乳清粉”等;
3.使用了營養強化劑、氫化和(或)部分氫化植物油的;
4.標簽中有營養聲稱或營養成分功能聲稱的。
伍
進口預包裝食品營養成分表的要求
《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二條明確規定,“進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劑、食品相關產品應當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作為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的一部分,進口食品的營養成分表也應符合我國《食品安全國家標準 預包裝食品營養標簽通則》(GB 28050-2011)的要求。
(海關關員對進口預包裝牛奶進行現場查驗)
海關相關部門在對進口預包裝食品進行查驗時,重點關注營養成分表的以下幾點內容:
01
確認是否為營養標簽豁免產品。
02
檢查能量及核心營養成分是否齊全。
03
核對營養成分的標示順序和名稱是否正確。
04
核對能量、營養成分含量的數值表達,如修約間隔、表達單位、“0界限值”、NRV%等。
05
能量及核心營養成分是否醒目。
06
如有聲稱,是否標注了聲稱的成分,且其含量是否符合要求。
07
功能聲稱用語是否符合要求。
參考答案見文末
小編
說了這么多,相信大家對營養成分表的內容和含義都有了大致的了解,請記住以下“三步走”,讀懂營養成分表,享受健康生活。
來源:食安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