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一輩的人常說:月子坐不好,渾身都是病。這無疑是很有道理的。然而在飲食結構、生活環境已經大為改變的今天,再完全照搬過去一些不恰當的傳統,就顯得太不合理、不科學了。那么如何科學坐月子呢?社會不斷的發展,人們的思想觀念也在轉變,對于坐月子的態度也變得更為重視??茖W的坐月子的方法能讓產婦更健康,更美麗,更有自信。
一、注意傷口護理
媽媽們產后都會有或多或少的傷口,傷口的護理必須要多多注意。尤其要注意感染的問題,皮膚的完整是保護身體的第一道防線,因此傷口局部的紅、腫、熱、痛絕對不可輕視,只要不適感持續未改善或者出現膿性分泌物時,記得趕快回到醫院檢查;除此之外,陰道大量出血或者排出多量血塊也是不正常的情形,應盡速就醫。其次,為了促進傷口愈合,不妨從以下幾個方面著手:
1、保持傷口清潔干燥。 2、溫水坐浴。
3、避免疤痕產生。 4、注重營養攝取。
5、適度運動。 6、身體清潔。
7、勿提重物。 8、性生活勿急躁。
專家提醒大家,產后護理非常重要,千萬不能大意。
二、休息是坐月子的頭等大事
產后媽媽們都會非常疲憊,因為分娩過程耗盡了產婦的體力,第一天最重要的是休息,以確保體力的恢復。現在很多都是母嬰同室,寶寶與母親在一起,大約每隔3-4小時就要哺乳了,又要給孩子換尿布,孩子一哭鬧,母親就更沒時間睡覺,所以母親應爭取時間休息。 產后盡快排大小便 順產產婦應多喝水,盡快排第一次小便。因為在生產過程中,胎頭下降會壓迫膀胱、尿道,幫助膀胱功能的恢復,憋尿時間太長,膀胱過度充盈會影響子宮收縮,導致產后出血。
二、 休息的同時也要注意勞逸結合
適度的勞動與休息,對于惡露的排出、筋骨及身材的恢復很有幫助。產后初始,產婦覺得虛弱、頭暈、乏力時,必須多臥床休息,起床的時間不要超過半小時,等體力逐漸恢復就可以將時間稍稍拉長些,時間還是以1小時至2小時為限,以避免長時間站立或坐姿,導致腰酸、背痛、腿酸、膝踝關節的疼痛。
三、惡露是媽媽們恢復的標志
惡露是每個媽媽產后必須經歷的,惡露排的好,對于媽媽們來說是有很大好處的對于惡露你又了解多少呢?
生產完畢后會出現惡露,惡露分三個階段:
a.血性惡露:顏色為紅色,持續3-5天,里面會有小血塊;b.漿液惡露:顏色為淡紅色,持續1-2周;c.白色惡露:顏色類似白帶,持續3-4周;
促進惡露排出的方法:
1、多給寶寶吮吸奶頭
寶寶吮吸奶頭可引起反射性子宮收縮,有利于惡露的排出,因此堅持母乳喂養,不僅有利于寶寶吸收營養,而且對于惡露的排出和子宮的修復也是很有幫助的。
2、產后可以適量喝些生姜紅糖水。
生姜紅糖水不僅能暖宮驅寒,而且能活血化瘀,能促進惡露排出,也有利于子宮的早日恢復。生姜紅糖水制作方便簡單,把生姜拍碎,加水煮滾后加一小塊紅糖直至溶解就可以了。
3、適當喝些糯米酒。
糯米酒不僅有滋補的作用,適合于產后體質虛弱的婦女,而且能活血化瘀,促進惡露盡快排清。糯米酒還有個鮮為人知的秘密,那就是它還能幫助下乳,解決母乳不足的問題。
4、順時針按摩腹部和子宮。
每天堅持按摩腹部和子宮位置,能促進腹部和子宮的血液循環,促進血塊等分泌物排出體外。這對于惡露的排清和子宮修復是很有幫助意義的。每天堅持3次,每次10分鐘左右就可以了。
5、多些下床活動。
產后一個星期,一定要多些下床走動,促進全身血液循環,這對于惡露的排出也是很有幫助的。多下床走動,但是不要劇烈運動和搬重物哦,否則會引致子宮修復不良和子宮下垂哦!
6、實際上很多女性的惡露會持續1-2個月,只要沒發現異常,都屬于正常的表現。它啥時排完了,自然就會停止,不用過于擔心。如果超過了這個時間且量多有惡臭,可能發生宮腔感染,一定要及時看醫生。
四、合理安排健康飲食
注意飲食營養是產婦康復的一個重要方面,術后產婦要擔負喂養嬰兒的重任,更應注意飲食,遵醫囑進食。產后有乏力、納差等現象屬正常反應,不要擔心。應食易消化的食物。在腹脹排氣前不能吃產氣多的食物。排氣之后,可以和一般正常產婦一樣吃營養豐富的食物。
一般來講,術后6小時之內要禁食。因為術后胃腸道正常功能被抑制,腸蠕動相對減慢,如進食過多,腸道負擔加重,不僅會造成便秘,而且產氣增多,不利于康復。
術后6小時后進食有講究。6小時候后可進食燉蛋、蛋花湯等流質食物。術后第一天,還以稀粥、魚湯等流質食物為主,分6—8次給予。術后第二天,媽媽可吃些爛面、爛飯等稀、軟、爛的半流質食物,分4—5次給予。第三天后,媽媽就可以食用普通飲食了,多補充優質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
不吃產氣多的食物。如黃豆、豆制品、紅薯等。產氣多的食物會在腹內發酵,在腸道內產生大量氣體而引發腹脹。
五、注意子宮恢復,預防子宮下垂
產后子宮大約在4-6周復原,子宮恢復的主要動作是持續的收縮,從生產時不斷的收縮將胎兒擠出,再將胎盤擠出,子宮內的血液被不斷的排出體外,即為惡露.子宮經由不斷地且強力的收縮,將血管的開口壓住,這樣就會讓血塊形成而止血,子宮再進一步擠壓,將血塊不斷派出,子宮體積就會慢慢縮小,約在產后4-6周會恢復成原來的樣子。
生完寶寶,媽媽們都會發現肚子上多了許多贅肉,自己照照鏡子也很難有自信。這種體型保持得越久,就越難以恢復,所以體型的恢復從坐月子開始就要注意。而及時收腹可以幫你及時消除這些“空洞”造成的視覺肥胖。要想恢復到孕前的平坦,完全依靠于身體的自我恢復是不行的,就需要借助腹衣的外力的塑輔。所以不管從體質恢復還是體型恢復任何一方面收腹品都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收縮腹部,最主要的就是防止內臟下垂。
人體子宮呈倒三角形,在懷孕期間,由于孕婦要攝取相應的營養成分以補充寶寶營養吃的過多,而導致胃部增大,同時孕期由于寶寶在母體子宮不斷增大,肝臟,腸胃上移,一旦孕婦產下寶寶身體的各個器官便會下移,但無法找到最實的支持點也就是恢復原位。子宮騰空,也就出現了平常所見產婦有肚腩,婦女病,腸胃不適,未老先衰等相關癥狀。
而對產后的新媽媽來說,產后束縛腹部能夠防止內臟下垂,幫助子宮復舊,也能夠對體型的恢復有幫助,但是,必須得使用專業的,最好是棉質加彈力材質的。但要注意,如果材質不透氣,還會造成腹部濕疹,甚至于會引起腹部潮濕而著涼,落下“婦女病”,女人一定要愛自己。
六、保持清潔衛生
月子洗頭、刷牙、洗澡必須要做。傳統坐月子不讓產婦洗澡洗頭,主要是以前生活條件,衛生條件差。但現在家里不同了。有了暖氣,有電吹風,完全是不需要擔心的。月子里清潔衛生對于產婦來說是很重要的,身體清潔做不好,很容易導致細菌和傷口感染。所以保持干凈才會有利于康復。
七、保持精神愉快
愉悅的心情對一個平常人說都是很有利的,更別說產后媽媽了。笑一笑,十年少是很有道理的。產后的女性,由于生理上的變化,精神比較脆弱,加之壓力增大,有可能發生產后抑郁癥。因此,一定要在家里保持歡樂的氣氛,尤其是丈夫應該多體諒妻子,在精神和生活上都給予支持。
八、適當有氧運動。
適當運動很多傳統意識上都覺得,女性懷孕期間和坐月子期間不要運動,以免影響胎兒生長和產婦自身健康。所以,很多媽媽在生產前后幾個月內基本睡在家里不動彈,導致全身發胖,尤其腹部越發肥大,這是由于產后子宮膨脹及脂肪堆積造成的。
對于產后媽媽,建議大家除了做一些腿部、腹部拉伸運動。結束月子(42天)后,我們可以從家務開始,比如擦擦桌子什么的,再循序漸進,增加產后瘦身操、快走、慢跑等運動。研究人員發現,高強度和中等強度的運動都不會影響母親的哺乳能力,還能幫助瘦身并保持成果。
九、堅持母乳喂養
產后的母乳喂養不但是寶寶的需要,同樣也是新媽媽產后減肥的需要。喂奶的過程,就是慢慢消耗脂肪的過程。
十、絕對避免性生活
有些夫妻剛滿月時就恢復了性生活,這樣做為時太早。因為分娩是對子宮內膜和陰道壁所造成的損失,在4周內是不能完全愈合的。專家們認為,產后6―8周恢復性生活才是安全的。即42天后才是真正月子結束期。順產的媽媽們可以在42天恢復性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