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結全書我認同的觀點:
1. 認清資產和負債。資產是把錢裝進口袋的東西,負債是把錢從口袋拿出的東西??础缎」峰X錢》時,列出夢想清單,第一個寫的就是買房買車買各種裝飾自己的東西,這些其實都是負債。富人會在最后才買奢侈品,因為他們已經有了足夠的資產現金流。如果想要實現財務自由,當你有一定收入的時候,不要著急買房買車,那樣會把本該轉化為資產的收入變成負債,而是應該拿著到手的收入投資于資產,再用資產項產生的收入來買東西。
2. 窮人和中產階級為錢而工作,富人則讓錢為他工作。
學會支配金錢,而不是陷入起床,上班,付貸款,上班這樣的“老鼠賽跑”。
富爸爸從不說“我可付不起”,而是思考“我怎樣才能付得起”。這句話可以迫使我們去尋找機會,用強烈的達成欲去開啟頭腦。當我們想擁有一件東西的時候也可以把“我可付不起”換成“我怎樣才能付得起”。這樣我們就會去思考解決問題的辦法最后去得到它。
3. 生活中的很多事情是我們無法控制的,除了你自己。如果事情必須改變,首先要改變的就是我自己。如果你認為是別人的問題,你就會想改變別人;如果你認為問題在你那兒,你就會改變自己,學習一些東西讓自己變得更聰明。大多數人認為世界上除了自己外,其他人都應該改變。事實上,改變自己比改變他人更容易。
4. 關注自己的事業:你的職業并不是你的事業,職業是為他人工作,得到的是收入。而事業是為了自己,得到的是資產。在努力工作之余,開始尋找自己的事業吧,可以是一份副業,也可以是購買一些資產,總之把你關心的焦點從收入轉變到資產上。
5. 了解稅收的歷史和利用公司的力量 最初稅收創立是為了懲罰富人,但現實是懲罰了對它投贊同票的中產階級和窮人。因為富人了解財務知識,會利用公司來“合理避稅”。歸根到底政府大部分稅收還是壓在了中產階級和窮人身上,這也反映了提高財商的重要性。
6. 如何培養財商?(1)學習財務知識(2)投資--錢生錢(3)了解市場的供需(4)學習法律知識
7. 投資者分為兩類:(1)進行一攬子投資的人(購買理財產品);(2)自己創造投資機會的人(職業投資者)。
如果你想成為第二種投資者,你就必須提升3種主要技能:
第一,如何找到別人看不到的機會;
第二,如何籌集資金;
第三,如何把精明的人組織起來并雇傭他們為你工作。風險無處不在,要學會駕馭風險,別總想回避風險。
8. 不要為錢工作
要學習多項技能收入才能顯著增長。比如財商知識是會計+投資+市場+法律四項綜合能力。
當涉及到錢時,只會一項技能的人只能靠工作得到收入。
找工作不要只看收入,要從長遠看能學到什么。
成功所必要的管理素質包括:1.對現金流的管理;2.對系統(包括你本人、時間及家庭)的管理;3.對人員的管理。
9. 通向財務自由之路上的障礙
(1)恐懼:擔心虧錢,沒有承擔風險的能力。早點動手積累資產,失敗后復盤總結經驗。分配投資比例,在能接受的范圍內嘗試高收益的投資。
(2)憤世嫉俗:被周圍的大多數人所影響。保持理智,發現別人看不到的機遇,大膽假設,小心求證。
(3)懶惰:用忙碌去逃避生活中出現的問題。適當的“貪心”,別說“我不想”,多問問自己“我還能得到什么”
(4)不良習慣:總是先支付別人(政府、債務),忽略了自己,這樣使自己沒有壓力沒有動力。要能夠把壓力變成動力,在還款期間前將自己的收入投資。
(5)自負:不愿承認自己不懂。遇到不懂的應找專業人士或書籍教育自己,而不是自吹自擂。
10. 十個步驟開發你的理財天賦:
(1)找一個超現實的理由——精神的力量:找到目標,用強大的精神力量促成“想要”。
(2)每天做出選擇——選擇的力量:選擇如何利用自己的時間、自己的金錢以及我們頭腦里所學到的東西去實現我們的目標,這就是選擇的力量。
(3)慎重地選擇朋友——關系的力量:思考從朋友身上能學習什么。
(4)掌握一種模式,然后再學習一種新的模式——快速學習的力量:多學習,多涉獵各行各業。
(5)首先支付自己——自律的力量:如果說你不能控制自己,就別想著能致富。 為了更好的“支付自己”,需要謹記兩點:
01、不要背上數額過大的債務包袱。要保持低支出。首先增加自己的資產,然后再用自己的資產中產生的現金流購買大房子或好車子。陷在“老鼠賽跑”中不是明智的選擇。
02、當你資金短缺時,讓壓力去發揮作用,而不要動用你的儲蓄或資本。利用這種壓力來激發你的理財天賦,想出新辦法掙到更多的錢,然后再支付賬單。這樣做,不但能讓你賺到錢,還能提高你的財商。
(6)給你的經紀人以優厚的報酬——好建議的力量:選擇專業人士做專業的事。
(7)做一個“印第安給予者”——無私的力量:投資贏利后,抽出本金,便不用擔心波動。
(8)用資產來購買奢侈品——專注的力量:盡可能早訓練財商使自己成為金錢的主人
(9)對英雄的崇拜——神話的力量:給自己一個正向激勵的偶像
(10)先予后取——給予的力量:現付出才能得到回報
11.如何開始行動?
(1)停下手頭的活(分清哪些有效哪些無效)
(2)尋找新思想(思考的同時通過實踐去嘗試)
(3)找一些做過你想做的事情的人(去了解專業領域的人的想法,因為他們的建議更有效)
(4)上輔導班、讀書或參加研討會(學習充電)
(5)提出多份報價(貨比三家,價格是相對的,有參照物時才能體現價格)
Tips:利潤是買來的,而不是賣出來的。
意思是:當你買下一個東西的時候,你就已經賺錢了,而不是寄希望于他以后漲價你才能賺錢。舉個例子,一處房產價值一百萬,你80萬買下了,所以當你達成交易那一刻你已經賺錢了,因為如果你以市場價100萬賣出,你立刻就賺了20萬,這就是利潤是買來的。但如果你100萬買入,希望等房子漲到120萬時才賣出,那就是不確定性的,所以說利潤不是賣出來的。
先尋找想買進的人,再去找想賣出的人--中間商賺差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