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解過體態問題的都知道我們常見的含胸、駝背、頭前傾等體態問題都跟肩胛骨有關。但其實還有一個因肩胛骨而起的體態問題卻常常被忽略,那就是“蝴蝶背”,醫學上稱為“翼狀肩胛”,看似美麗的背后其實是肩胛骨位置異常。今天我們就重新來認識一下自己的肩胛骨,希望了解完之后大家都能遠離體態的煩惱。肩胛骨位于脊柱兩旁,是一塊扁平、三角形的骨,緊貼胸壁后側,像一只美麗的蝴蝶。在正常的體態下,肩胛骨平整的位于胸部位置,沒有角或邊界的凸出。這時候的肩胛骨處于良好的排列狀態,位置沒有被錯誤的肌肉發展而偏移,并且被相關肌肉牽拉著,緊緊貼著胸腔后壁,可以完成上提、下壓、外旋、內旋、外展、內收等相關動作。操作要領:站立位,從后方觀察肩胛骨內側緣與脊柱之間的距離,正常距離一般為本人的3-4指。操作要領:將檢查側手背向后方,定位肩胛下角,從背后觀察雙側肩胛骨的高度。操作要領:在肩胛骨內側緣最高的地方確定肩胛骨上角位置,然后讓患者手背向后方,幫助定位肩胛下角。然后觀察上下角與脊柱之間的距離。正常情況下,肩胛骨下角較上角遠離脊柱1cm。
兩者之間的差距>1cm,肩胛骨處于過度上回旋
兩者之間的差距<1cm,肩胛骨處于過度下回旋
由于肩胛骨是附著在桶狀肋骨上所形成,所以正常情況下肩胛骨與胸廓有一個約30-45度的夾角。操作要領:治療師將一只手置于患者肩胛骨內側緣,另一只手置于肩胛骨上,觀察兩手的角度,如果這個角度超過45度,可以再進一步評估。將一只手的指尖插入患者肩胛骨內側緣,如果很容易完成則可考慮翼狀肩胛。廣告
-----------------------------------------
現如今由于久坐伏案等原因,很多人都存在肩胛骨上提、外展等情況,針對這樣的人群,可以日常做一下這些訓練。動作要領:站立位,雙手交叉置于身后,雙手向后方用力,感到胸前肌群有拉伸的感覺。雙手向后上方用力拉伸,可以增加拉伸強度。動作要領:站立位,雙手置于體側,肩胛骨用力收回,停留數秒放松。動作要領:站立位,聳肩,直到頸部和肩膀處有輕微緊張感,然后肩胛骨內收,最后回歸。這樣做可以幫助肩胛骨回歸到中間位置。動作要領:側臥位,雙腿屈膝,上側手臂指向天花板,然后手臂帶動軀干向后旋轉,感覺胸口前側有拉伸感,保持20秒,然后收回,做3組。動作要領:俯臥位,雙手置于身體兩側,吸氣準備,核心收緊,呼氣后背發力,雙手沿褲縫向后延伸,上半身抬離地面,保持10秒,然后回歸,做3組。看了以上這些你對自己的肩胛骨有沒有一個全新的了解呢?因為一個體態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如果您自己無法糾正,也可以找治療師幫忙。本文完——
覺得有用點贊、轉發
本文為網絡分享類文章,請勿商用
文章僅供個人學習參考,如有侵權請聯系后臺
繼續下拉
文章來源:康端康復
編輯排版:康復小南寧
小編微信:kangfxnn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