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我身邊的一些朋友,頸椎酸痛,甚則壓迫神經,導致手麻木,有的頭暈,等等不舒服的癥狀,到醫院一般的處理方法為:理療加牽引,還有的人被醫生建議帶頸托,有點像未來戰士,你說搞不搞人。有效果沒有呢?反正我是經常看到他們倒騰一陣,管一陣,然后又倒騰一陣。每天像個天氣預報,準確預測陰晴圓缺。
下面是網絡上關于頸椎病的介紹資料
---------------------------------
頸椎病又稱"頸椎綜合征",是中老年人的一種常見病。但是頸椎病越來越年輕化,長時間低頭工作,躺在床上看電視、看書,喜歡高枕,長時間操作電腦,劇烈的旋轉頸部或頭部,在行駛的車上睡覺,這些不良的姿勢均會使頸部肌肉處于長期的疲勞狀態,容易發生損傷。
現如今,很多人年紀輕輕就患上了頸椎病。輕者頸肩疼痛,部分甚至伴有頭痛、胳膊疼痛、肩背部沉重等不良癥狀。這些都為人們的身體健康敲起了警鐘,足以引起大家的注意。健康的人們可以防微杜漸,但是對于那些已經深受頸椎病折磨的人們又該如何緩解和治療頸椎病呢?需要注意的是,頸椎病治療往往并不能很快見效,治療初期患者還是會深受疼痛的糾纏。
推拿嚴禁使用暴力強行屈伸扭轉,亦不可重復使用復位手法。
治療方法 :
1.藥物治療
可選擇性應用止痛劑、鎮靜劑、維生素(如B1、B12),對癥狀的緩解有一定的效果。
2.運動療法
各型頸椎病癥狀基本緩解或呈慢性狀態時,可開始醫療體操以促進癥狀的進一步消除及鞏固療效。癥狀急性發作期宜局部休息,不宜增加運動刺激。有較明顯或進行性脊髓受壓癥狀時禁忌運動,特別是頸椎后仰運動應禁忌。椎動脈型頸椎病時頸部旋轉運動宜輕柔緩慢,幅度要適當控制。
3.牽引治療
"牽引"在過去是治療頸椎病的首選方法之一,但近年來發現,許多頸椎病患者在使用"牽引"之后,特別是那種長時間使用"牽引"的患者,頸椎病不但沒有減輕,反而加重。
牽引不但不能促進頸椎生理曲度的恢復,相反牽引拉直了頸椎,反而弱化頸椎生理曲度,故頸椎病應慎用牽引療法。
4.手法按摩推拿療法
是頸椎病較為有效的治療措施。它的治療作用是能緩解頸肩肌群的緊張及痙攣,恢復頸椎活動,松解神經根及軟組織粘連來緩解癥狀,脊髓型頸椎病一般禁止重力按摩和復位,否則極易加重癥狀,甚至可導致截癱,即使早期癥狀不明顯,一般也推薦手術治療。
5.理療
在頸椎病的治療中,理療可起到多種作用。一般認為,急性期可行離子透入、超聲波,紫外線或間動電流等;疼痛減輕后用超聲波、碘離子透入,感應電或其他熱療。
6.溫熱敷
此種治療可改善血循環,緩解肌肉痙攣,消除腫脹以減輕癥狀,有助于手法治療后使患椎穩定。本法可用熱毛巾和熱水袋局部外敷,急性期病人疼痛癥狀較重時不宜作溫熱敷治療。
7.嚴重有神經根或脊髓壓迫者,必要時可手術治療。
……
推拿不當,可能造成頸椎骨折、脫位及損傷脊髓而引起截癱,甚至猝然死亡等嚴重后果。
--------------------------------------------------
等看完資料,大家可得出這樣的結論:
一是中老年人的病年輕化;
二是沒有好的治療方式;
三是斷根治療是做夢;
四是治療不恰當小命還受到威脅。
如果你不巧正遭受這個頸椎病的折磨,現在只會感到絕望。
筆者作為一個勤勞的挨踢人士,很不幸,正值英年便榮幸的獲得這一"上天的關照"。經常是有時工作到下午,或晚上,頭轉動困難,頸部酸痛,容易落枕,變天準時預測天氣。反正頸肩背這一帶酸脹疼痛,說不出的不舒服。
看來還是只有"求醫不如求己",發揚中醫DIY精神才行。還是求助于經方吧。想起
"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太陽病,項背強兒兒,無汗,惡風者,葛根湯主之。"
兩條文。
(這個正確的"幾幾"字打不出來,反正看傷寒論的人都知道準確的寫法,湊合著看。)
其中,成無己《注解傷寒論》注:"幾幾者,伸頸之貌也。動則伸頸搖身而行。項背強者,動則如之。"卷末《釋音》:"幾幾:音殊。短羽鳥飛幾幾也。"
說實在的,這個"幾幾"的注解,看了我也不知所云。還是看看幾位現代大家較通俗易懂的注解吧:
-------------------------------------
"太陽病,項背強幾幾,反汗出惡風者,桂枝加葛根湯主之。"
這一條是介紹太陽中風兼證之一的桂枝加葛根湯證。太陽病中風的病機是風邪傷了太陽之經,本證有頭項強痛。如果邪氣在太陽經由項及背,出現項背強幾幾,就比頭項強痛要嚴重了。這個.幾幾.的.幾.啊,沒有鉤,有鉤就念幾幾(jǐjǐ)了。什么叫.幾幾.?.幾幾.是一個形容詞,形容項背拘緊、強急,活動不能自如的癥狀。古人認為幼鳥的羽毛不豐,要飛而飛不起來,就會脖子向前引,這種現象就叫.幾幾.。還有一種鳥叫鳧,就是現在所說的水鳧,其名稱當中就有.幾.的意思,這種鳥在水里不論怎么游,脖子都不動,既不左顧也不右盼。
太陽經的受邪部位從頭項延長到了后背。由于太陽經脈的運輸不利,就出現了項背強幾幾的癥狀,脊背和頭部的、項部的活動受到了限制。出現這些癥狀,一般都有寒邪為患,寒性收引,發生項背強急的同時應該無汗,但是還有汗出惡風的癥狀,所以加個.反.字,說明這是風邪而非寒邪傷了太陽的經絡,肌腠不舒。
針對這種病情,應該用桂枝加葛根湯主之。因為有汗出、惡風的主證,所以用桂枝湯解肌祛風;因為有項背強幾幾,所以加葛根解表舒經。"葛根四兩走經輸,項背幾幾反汗濡",合現在的大約12g。具體而言,在桂枝湯中加入葛根有三種作用:第一,葛根也有解肌祛風的作用,能輔助桂枝湯解表;第二,葛根能疏通經脈的凝滯,主治項背強幾幾;第三,葛根能生津液,有滋潤經脈、緩解拘急的作用,使津液上潮。
舉一個我應用葛根的例子。我以前到門頭溝帶領學生實習,看過一個女性患者,嘴張不開了,吃東西就很困難,只能吃稀的食物,在北京積水潭醫院確診為顳頜關節炎。我一看,她有些口渴、心煩,脈弦長,稍微偏浮。根據中醫辨證,病位是在足陽明胃經。胃足陽明交鼻起,下循鼻外入上齒,還出夾口繞承漿,頤后大迎頰車里.。正是頰車的位臵。因此,我用了六錢葛根以疏通經脈,半兩石膏以清氣分熱,又加了三四味其他的藥。吃了三付,嘴能張開了,也能吃一些東西了。吃了六付,完全好了,吃東西一點兒不受障礙了。
另外,《傷寒論》記載本方有麻黃,據宋朝林億等人的校訂,認為有麻黃是錯誤的。因為有汗出,就不能用麻黃。這種看法是正確的。
"太陽病,項背強幾幾,無汗惡風,葛根湯主之。"
譯成白話就是:感冒出現的表證,如果出現脖頸后背發僵不舒展,加上沒有汗怕風的癥狀,用葛根湯治療。
就這17個字,胡老講:葛根湯的組成即桂枝湯加麻黃、葛根,為何以葛根名湯?是張仲景為了突出"項背強幾幾"這一主要癥狀,再從葛根湯的用量上,葛根四兩,麻黃三兩,桂枝二兩,依次主治項背強、無汗、惡風,與經文先后順序一致。這是一層意思;
第二層意思:冠以"太陽病"是提醒醫家此病還處在感冒的表證階段,類型可以是"傷寒",也可以是"中風"。但太陽病見"惡風",又頗像桂枝證,然桂枝證是"汗出",此是"無汗",何意?本條經文以"惡風"代替太陽病的惡寒,反映出表證有化熱苗頭(風為陽邪),但尚未形成熱像;
第三層意思:無汗與惡風相連,含義深邃,這是表證漸趨化熱的動態描述。同時,首揭"太陽病",煞尾用"葛根湯主之",恰是太陽病將入陽明病(或者陽明里證外合太陽表證)的一個過渡階段。
總之,張仲景這17個字告訴醫者:此三個癥狀,"項背強幾幾"是為突出主證而設,故列為一;"無汗"反映出病起于"傷寒"或者說屬麻黃證,但病勢在變化,已漸漸失去表"寒"之典型征象,而出現化熱之"惡風",想必張仲景在此動了一番腦筋,故起首曰"太陽病",而不曰"傷寒"。這是經文的含義。
運用到臨床上,大凡項背僵直不柔和的病人,如頸椎病、頸性頭痛、眩暈、背痛等等,都可以考慮用葛根湯為主加減治療......
《胡希恕講傷寒論》
-------------------------------------
看完這個,大家就明白了,頸椎病應該是"項背強幾幾"啰。
好吧,結合我本人的體質,容易衛虛,有汗,脖頸后背發僵不舒展,那就是桂枝加葛根湯了。
我一般在發作后睡覺前,喝一次,第二天早上起來就沒什么問題了。可起到很好的緩解作用,結合鍛煉,一年中也很少發作。
為了方便用藥,我用的是臺灣仙豐的科學中藥,免煎,桂枝湯加葛根就好了,如果很厲害,可把葛根量加大一點。
最后,看看葛根的介紹吧,醫食同源的好東西。
【歸經】歸脾、胃經。
【功能主治】解肌退熱,生津,透疹,升陽止瀉。用于外感發熱頭痛、項背強痛,口渴,消渴,麻疹不透,熱痢,泄瀉;高血壓頸項強痛。
【用法用量】 9~15g。
葛根供藥用,有解表退熱、生津止渴、止瀉的功能,并能改善高血壓病人的項強、頭暈、頭痛、耳鳴等癥狀。有效成分為黃豆甙元(daidzein)、黃甙(daidzin) 及葛根素(puerarin)等。莖皮纖維供織布和造紙用。古代應用甚廣,葛衣、葛巾均為平民服飾,葛紙、葛繩應用亦久,葛粉用于解酒。也是一種良好的水土保持植物。
古書記載葛根能治療項背強,產生該癥狀的疾病最常見的有感冒風寒、高血壓、落枕、頸椎病。對于感冒、高血壓葛根能擴張周圍血管、擴張腦血管和降壓,因此是很適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