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12日,中央電視臺新聞頻道《新聞周刊》欄目播出《養老有 “醫”靠》節目,又用22分鐘時間,專題講述了湘潭市六醫院(湘潭市養老康復中心)的十年醫療養老發展之路。
短短2個月時間,接連2次被央視點贊,湘潭的醫養現象到底有哪些奇特之處?
湘潭是湖南全省老齡化程度排名第二的城市, 60周歲以上老年人有61萬,人口老齡化率為21.3%,且老年人口每年不斷增加,養老任務艱巨。
年老和生病是無法回避的事實,而現實情況卻是養老機構和醫療機構相互獨立、自成體系,“養老院看不了病,醫院養不了老”。如何破解這一難題?
湘潭市六醫院。
作為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市,近年來,湘潭市建成了湖南首家集養老、醫療、護理、康復于一體的“部省共建”養老示范項目——湘潭市六醫院。
2017年7月,湘潭市六醫院二期工程老年康復大樓正式試運營,開放650張養老床位。消息傳播出去后,不少老人或子女紛紛前來咨詢和踩點。試營業首日,年過八旬、腿腳不便、處于“半失能”狀態的老人劉沼泉便住了進來。“這里可以提供24小時的醫護服務,我放心,兒女們安心?!眲⒄尤f。
常言道,“久病床前無孝子”。老人長年患病在床,甚至是失能、半失能狀態,會給家人帶來很大困擾。家人承受巨大的精神煎熬,還要付出很多時間來陪護照料。如果不能兼顧工作,又沒有雇請護工,這樣的家庭,就要有一個人辭掉工作,專職伺候老人。這不但加重了家庭經濟負擔,而且,未必能對老人進行更專業的護理。醫養結合便能很好化解這個“痛點”。
湘潭市第六人民醫院(湘潭市養老康復中心)在“2018屆醫養結合機構100強”排行榜中,位列全國公辦醫養結合機構第3位。
作為民政系統的二甲醫院,2009年,湘潭市六醫院積極轉型發展醫療養老。十年來,湘潭市六醫院打造了全國具有重要影響力的“湘潭市六醫院·六頤苑” 康養品牌,多次獲國家民政部、衛健委以及湖南省、湘潭市的肯定和推介。
借著湘潭市六醫院“醫養結合”轉型的成功案例,憑著改革到底的勇氣,近年來,湘潭市又通過鼓勵醫院以轉型、新建、改建等多種方式,發展康復醫院、老年病醫院、護理院、臨終關懷醫院;通過與養老機構、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合作共建,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先后獲批“全國養老服務業綜合改革試點城市”“全國首批醫養結合試點單位”“全國首批居家和社區養老服務改革試點地區”,形成了在全國范圍內具有較大影響力的醫養結合品牌。
在湘潭市雨湖區錦德養老院,老人們開心地聚餐。
在公辦養老院辦得如火如荼的同時,另一個現象也不容忽視,那就是隨著老年人消費需求升級態勢明顯,需求結構已從生存型向發展型轉變,老人們越來越追求物質生活的高品質、精神生活的高品位。
然而現實卻是,不少地方養老服務供給和實際需求不相匹配,存在公辦養老機構“一床難求”的局面。如何破局?湘潭給出的答案是:鼓勵社會資本進入養老產業,建設居家養老、社區養老、機構養老等養老模式各取所長、協同發展的養老服務體系。
在湘潭市雨湖區錦德養老院,這個面積不大的老年公寓不僅有娛樂室、助餐室、圖書室,還配備了智能健康體檢設備、智能護理床等具有先進科技含量的老年產品。為了給老人提供更好的服務,2017年,在湘潭市政府的支持補貼下,該養老院又加裝了電梯,生活在這里的老人們幸福指數越來越高。
在湘潭,像錦德養老院這樣的優質養老機構不在少數,它們在養老這個朝陽行業的大市場中尋覓機會,逐步做大做強。
民辦養老機構奮力拓市場,背后少不了政府的扶持。近年來,為進一步吸引民間資本進入養老服務市場,在積極貫徹落實國、省養老服務發展政策的基礎上,湘潭市共出臺養老政策文件30余項,明確提出對民辦養老服務機構實實在在的扶持政策,為民間資本進入湘潭養老服務業營造了良好的環境,激發了養老活力。
湘潭市養老康復中心。
“走出一條符合市情的養老之路至關重要?!毕嫣妒忻裾重撠熑苏f,雖然老年人口規模居全省第二,但全市上下有著攻堅克難、銳意進取的精神,有孝親敬老、互幫互助的文化傳統,“智慧養老”等新技術的應用也讓“老”在湘潭更有底氣。
目前,全市有公辦養老機構6家,農村敬老院62家,民辦養老院63家,初步形成了低端有保障、中端有市場、高端有選擇的機構養老格局,養老行業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同時,湘潭還投入4.2億建立養老網絡,改擴建敬老院60余所,建成城鄉養老服務示范點93個和社區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60個……一幅生機勃勃的 “銀發經濟”圖鑒正在蓮城大地徐徐鋪開。
隨著養老產業蓬勃發展,用人難的問題也逐漸凸顯:人手嚴重不足,年輕人更是其中的“稀缺資源”。
對此,我們先后采訪了湘潭多位養老機構運營者,他們普遍認為,臟、苦、累,報酬低,這是很多年輕人不愿從事養老護理工作的重要原因。
吸引年輕人學習養老專業護理并非易事。對養老護理的偏見,社工服務理念的教育缺失,讓大多是獨生子女的學生一時難以接受相應專業,如何喚醒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引起了學界和業界的思考。
事實上,早年,湘潭六醫院便在全國公立醫院中率先設立養老護理員工作部,負責養老護理員日常管理、培訓等工作;2017年,他們又與湘潭醫衛職業技術學院合作,挑選31名志愿從事醫養事業的學生,在全國首創“醫養訂單班”,學生將于2020年畢業,可選擇直接進院工作。
湘潭醫衛職院醫衛類專業(老年方向)學生進行實訓。
而湘潭醫衛職院則在2019年新增了護理(老年方向)等與醫養服務業高度契合的醫衛類專業,開設了老年病學、老年疾病預防、老年護理學等近十門課程,學生學成后除了可以當一名基本的養老護理全科醫生以外,還能掌握一定的護理技術和康復技術,成為一名“醫、養、護”三位一體的專門人才。
為鼓勵更多人從事養老服務行業,湘潭市委、市政府也在綿綿用力、久久為功。除相繼出臺《湘潭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推進養老服務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潭政發〔2015〕10號),《關于進一步推進駐潭高校與地方經濟社會深度融合發展的實施意見》等系列文件,鼓勵更多人從事養老工作之外,單就資金而言,湘潭對已取得國家養老護理員初級、中級、高級、技師等級證書,并連續從事養老護理崗位滿兩年以上的工作人員,從第三年開始,給予每人每年1000元、1500元、2000元、2500元的崗位補貼。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在湘潭,愛和溫暖正在蔓延,敬老、愛老、助老的“種子”悄悄播種,這里的夕陽紅得愈來愈絢爛。
本文由觀潮的螃蟹原創,轉載請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