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比《條例》與《飛行基本規則》相關內容,有助于對《條例》的深入認識。
《飛行基本規則》將空域劃分為機場飛行空域、航路、航線、空中禁區、空中限制區和空中危險區等。空域管理和飛行任務需要的,可以劃設空中走廊、空中放油區和臨時飛行空域。航路、航線地帶和民用機場區域設置 A類高空管制區、B類中低空管制區、C類終端(進近)管制區、D類機場塔臺管制區。需要說明,我國 A類管制區與國際民航組織(ICAO)標準相同,B類與 ICAO 標準 E類相同,C、D類管制區則與 ICAO 標準不同。
空域分級,將原 C、D類改為ICAO標準的 B、C類,原 B類改為 ICAO 標準的 E類,增加了 ICAO 標準 G類的 G、W類,以及 ICAO 標準 E類的 D類管制空域。空域分類,增加了空中保留區、進出境點和防空識別區。
需要說明,ICAO 標準 G類管制空域,只是空管系統不提供飛行間隔管制服務,進入空域不需要向空管系統申請許可,但仍然提供飛行情報服務,駕駛員需要遵守VFR、IFR飛行規則,IFR飛行要保證雙向地空通信。G類空域是在當時空管技術落后的情況下,放寬了對空域管制的限制,同時也降低了飛行安全保障。軍隊按東部戰區、南部戰區、西部戰區、北部戰區和中部戰區管理轄區空域。民用航空由民航局及下屬東北地區管理局、華北地區管理局、中南地區管理局、西南地區管理局、西北地區管理局和新疆管理局,分區管理民用航空空域。
國家空中交通管理委員會是國家空中交通管理領導機構。軍隊五個戰區的相關部門和民用航空局是空中交通管理運行機構。
《條例》對現行空域管理體系進行了重大調整,設立了基于五個戰區的地區空中交通管理組織協調機構,并且空中交通管理領導機構和組織協調機構均設置實體辦事機構,負責日常事務工作。同時將現有軍民相對獨立的管理運行機構,分級設立為空中交通管理聯合運行機構,負責本責任區空域管理有關事項。
《條例》增加對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有關單位授權作為空域管理機構組成,按照職責分工協助做好有關空域管理工作。相關鏈接:
關于征求《中華人民共和國空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意見的通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