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就是對婆婆的私生活要采取冷眼旁觀、冷靜思考的態度。首先,我們不要對婆婆已經習慣的生活進行干涉。比如,我們不要因為婆婆自己四處風光卻不幫水深火熱之中的我們一點忙而埋怨,那是人家多少年的勞累換來的一點點晚年時光,我們眼熱什么?我們不要因為婆婆上門來就對自己千挑剔萬挑剔而郁悶不開心,那是人家當長輩的嘴,她不說你誰說你?如果,每當我們遇到跟婆婆有矛盾的時候,先冷下來,想想上邊幾條的話,我想這個矛盾應該也就解決了一半吧。
曾經有一對一向關系緊張的婆媳兩人,在大年三十的晚上,爭吵得不可開交,婆婆氣得心臟病發。從此婆媳交惡,水火不融。奇怪的是,媳婦后來離家背井出去打工,將大兒子托付給婆婆,長期通過電話聯系。結果婆媳關系發生了巨大變化。這期間的變化,僅僅因為,距離產生了巨大的婆媳之“美”啊!
不知從什么時候起,農村流行這樣一句話“要想好,老敬小”,說的是當婆婆的要想家里安寧一定要“敬”媳婦,或許第一個這樣講話的人是帶著怨氣,故意“埋汰”現在的媳婦們,但這句看似不合情理的話,仔細思量確有道理,尤其那個“敬”字很微妙的。
新時代了,媳婦都是新思想武裝的女性,她們不愿意小心翼翼戰戰兢兢地侍候婆婆,也不希望將來自己熬成那樣的婆婆,所以,趕上這一代的婆婆們就“可憐”了,自己好不容易“熬成的婆”,被媳婦“革了命”,心里不是滋味。然而生活總要繼續,一些開通的婆婆開始轉變,學問就在那個“敬”字上。
即尊敬子女,使之從經濟到內政外交上完全獨立,真正的當家做主人。而有些婆婆不愿意分家,擔心外人笑話,其實更多考慮的還是經濟大權問題。媳婦沒有財權,自然不會把這個家當成自己的家,一場奪權沖突自是難免,這也無可厚非,誰愿意經濟上受制于人呢?其實,這樣的婆婆就沒有做到尊敬媳婦。
還有一種婆婆,“把媳婦當女兒待”,但是,婆媳關系依然不理想。為什么呢,還是一個“敬”字。
凡事均有“度”,過猶不及。“把媳婦當女兒待”的婆婆出發點是好的,但是,媳婦畢竟不是女兒,俗話說“母女沒有隔夜仇”,但是婆媳之間就難做到了,所以有些話只能對女兒講卻不能對媳婦講。婆媳過度親密喜歡什么事情都嘮叨一下,很多婆媳關系連“蜜月”都過不了就鬧僵了,女性嘛心思細密,說不準哪一句話,就可能傷到感情。尊敬媳婦,就要給對方和自己空間,古人夫妻相處講“相敬如賓”也是這個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