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物晶體(以下簡稱礦晶)一直都是歐美賞石界的摯愛,他們認為礦晶記錄了地球的物理化學變化,且玲瓏剔透、五彩繽紛,極具美學和科研價值。將這些地球母親經(jīng)過億萬年孕育且不可再生的天然藝術品保存下來,是人類的責任和義務。因此,早在1 9世紀中葉,歐美各國就開始收藏、賞玩礦物晶體。眾多的博物館、研究機構乃至個人,都大量收藏并陳列各種礦物標本。然而,在我國青島卻也有家礦物寶石博物館,館藏的5萬余件礦物標本約占世界礦晶品種的80%。其中,達到世界之最的珍奇礦標達數(shù)百件之多,而榮登世界吉尼斯大全紀錄的礦晶就有20余件。
孟濤明礦物寶石博物館藏品
它就是孟濤明礦物寶石博物館。館長孟濤明先生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初來到巴西創(chuàng)業(yè),不久便愛上了巴西千姿萬態(tài)的礦物晶體。既然巴西是盛產(chǎn)寶石和礦晶的國家,守著這座世界最大的礦晶寶庫,怎可坐失良機呢?于是,孟濤明決定把所有的精力投放到采集收購寶石礦晶這前景無量的事業(yè)上來。
孟濤明先生(中)
為了尋找那些彌足珍稀的礦晶,孟先生不辭艱辛,跑遍了巴西的各個礦區(qū)。只要哪里有珍奇的礦晶寶石,他就克服重重困難,想方設法到達哪里。就這樣,經(jīng)過20多年的辛苦尋寶,他將5萬余件礦物標本收入囊中,成為礦晶界的大藏家。
孟濤明收藏的礦晶標本
在巴西淘寶成功后,他又將目光轉向了全世界。近些年來,他的足跡遍及南非、墨西哥、美國、東南亞等寶石礦晶產(chǎn)地。如今,他的諸多藏品中,有很多是國內(nèi)外專家和學者沒有見過的珍品,其藏品之豐富,形態(tài)之奇特,體積之巨碩,品質(zhì)之精美,不僅全國首屈一指,即便是在全球也不可多得。
孟濤明收藏的礦晶標本
今年7月,投資10億興建的亞洲最大的礦晶寶石博物館——中國(國際)礦晶科技博物館在在青島藍谷核心區(qū)正式開工。該館占地78畝,總建設面積 86337平方米,館藏礦晶寶石價值近30億。2019年建成后,將匯世界各地的寶石級礦物晶體于青島,從而成為品種類別最全、亞洲最大、世界一流的礦物寶石博物館。接下來,就先欣賞一下眾多館藏重器吧!希望大家在看完這些石頭后,不要像我一樣開始懷疑人生!
(完)
圖片來源:中國觀賞石協(xié)會網(wǎng),僅限交流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