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丑仲夏,新麥歸倉。應白馬詩社之邀,河南詩詞學會副會長、嵩岳詩社社長、著名詩人王國欽,河南嵩岳詩社副社長、著名詩人范劍克,嵩岳詩社常務秘書長、著名詩詞評論家王聚中,嵩岳詩社副秘書長、著名詩人王書明,嵩岳詩社顧問陳映竹一行蒞滑授課,并到森林公園、宣房宮、大王廟、大運河、道口古鎮等處采風游覽。嵩岳詩社、白馬詩社代表相談甚歡,依依不舍。白馬詩社顧問杜宗杰老師就王國欽會長蒞滑授課領唱一首,眾人或步韻、或次韻、或依韻和之。記此次相會之情懷,今結集成篇,錄為一輯,以記之,并呈諸公一覽。
白 馬
詩 社
特別鳴謝滑縣政協原黨組成員馬修乾對白馬詩社的支持
王國欽:中國作協會員,中國李杜文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毛澤東詩詞研究會、中華詩詞學會二、三、四屆常務理事,河南詩詞學會副會長,羽帆詩社、嵩岳詩社創始社長。主編有“新紀元中華詩詞藝術書庫”(7輯70卷)等,出版有《守望者說》《歌吟之旅》《知時齋說詩》《知時齋詩賦》等著作。
◎王國欽
次韻宗杰兄元玉有感
結緣追白馬,悟道上金堤。
文向歐陽學,心同許穆齊。
槐楊當好雨,菡萏出污泥。
矢愿春風過,秋收一百畦。
◎杜宗杰
王國欽會長蒞滑授課記
結緣知白馬,傳道與金堤。
許穆夫人逐,歐陽永叔齊。
壇前逢好雨,韻里踏鴻泥。
化作相思子,心田種兩畦。
注:好雨:王國欽會長齋號。
◎范劍克
1、步王國欽會長、宗杰吟兄韻兼贈滑縣諸友
驅車趨古滑,傍晚上長堤。
永叔名標宋,晏嬰功在齊。
浮沉看今古,高下判云泥。
白馬龍驤地,芝蘭綠滿畦。
2、瓠子堤懷古
(疊前韻)
信步大河岸,熏風楊柳堤。
臨洹人吊古,入滑我思齊。
詞賦但縱筆,壸觴何執泥。
漢家多好雨,惠澤潤南畦。
3、滑州留別白馬詩社諸吟友
滑臺自是古名州,舊雨新朋作俊游。
夢蝶蒙莊脅生翼,聞雞道口嘴流油。
宣房宮下思英主,大運河邊憶逝舟。
袞袞先賢曾駐足,須看白馬展鴻猷。
◎王聚中
步韻杜宗杰先生兼寄白馬詩社諸吟長
運河浮古韻,明德泛長堤。
仰慕歐陽久,興懷白馬齊。
光華隨皓月,淡蕩數鴻泥。
矢志吟壇上,平生寄墨畦。
◎王書明
步韻杜宗杰先生《王國欽會長蒞滑授課記》
人皆吟白馬,我更醉金堤。
心意常相近,才情不與齊。
臨行思沃土,未別嘆香泥。
詩賦如能種,今朝播半畦。
◎陳映竹
次韻宗杰兄并寄白馬詩社諸吟友
隨緣飛白馬,旭日映長堤。
年畫運河古,歐陽許穆齊。
韻敲來遠客,朋至醉香泥。
共播詩文種,秋收果滿畦。
◎邱金璽
王國欽先生一行蒞滑感懷
(次宗杰兄韻)
師朋如約至,執手望金堤。
義在桃園結,思追雁影齊。
詩壇瞻馬首,瓠子印鴻泥。
好雨滋蘭蕙,花開香滿畦。
◎劉岸森
1、王國欽會長一行蒞滑指導感記
(步宗杰先生韻)
結侶向嵩岳,邀游白馬堤。
宣房皇德筑,遍處衛風齊。
三寶饗騷客,一歸傾醉泥。
端陽相吊處,詩思自成畦。
注:三寶:即“道口三寶”,道口古鎮、道口大曲、道口燒雞。
2、王國欽會長一行蒞滑感記
喚夢相期久,邀賢會意長。
喜從嵩岳雅,笑領滑臺狂。
南北一攜手,春秋自引觴。
何愁詩思盡,白馬志昂揚。
◎趙 琳
1、衛水把盞即興
(步杜宗杰王國欽范劍克老師韻)
高人臨衛水,雅韻萃長堤。
把酒敬師友,思賢向貴齊。
輕風綿細柳,新燕啄香泥。
白馬望嵩岳,心花開滿畦。
2、白馬嵩岳詩社衛水河畔結緣記
(疊前韻)
白馬結嵩岳,同登衛水堤。
千年懷古韻,百代論文齊。
玉盞盛瓊液,慧心清淖泥。
韶光尤恨短,執手淚盈畦。
◎劉繼干
嵩岳詩社蒞滑有記
(步杜老師韻)
故人來白馬,嵩岳映金堤。
社結宣房土,名垂漢武齊。
大河沉玉璧,千樹化青泥。
極目暢懷處,詩心醉雅畦。
◎賈振魁
王國欽會長一行白馬詩社授課記
(步杜宗杰老師韻)
中夏邀名達,論詩白馬堤。
尊師惟有待,敦學欲思齊。
同賦山和水,可分云與泥。
今時逢好雨,正潤萬家畦。
◎王玉章
王國欽會長一行白馬詩社授課記
(步杜宗杰先生韻)
名家臨白馬,賦韻醉金堤。
明月尊師道,黃河敬德齊。
麥都迎雅客,古鎮踏新泥。
我欲借詞種,秋收能幾畦?
◎張建允
王國欽會長一行蒞白馬詩社授課有感
靜靜運河水,悠悠漢大堤。
滑州崇雅藻,白馬慕賢齊。
長夜降甘露,新荷出土泥。
仰觀嵩岳止,詩興滿花畦。
◎賀永軍
酬謝嵩岳詩社諸師蒞臨指導
(次韻杜宗杰先生詩)
風從嵩岳起,吹綠衛河堤。
始信三王俊,堪羅萬象齊。
天生正文鏡,未許染塵泥。
好雨一朝降,豐收在萬畦。
◎閆 鑫
未聆王會長授課感懷
(步韻杜宗杰先生)
詩老解詩疑,春風沐衛堤。
屏微不知淺,心切未能齊。
旱地誤甘雨,文心陷淤泥。
風中望嵩岳,幾許灌青畦。
◎申瑞霞
初聆王國欽會長授課有感
(步杜宗杰先生韻)
榮焉趨白馬,結友在金堤。
冥想求相近,推敲盼與齊。
良操追許穆,嫩藕出淤泥。
辛丑聆賢教,馨香遍壟畦。
◎韓新生
王國欽會長一行蒞滑感記
(步杜先生韻)
驅車迎雅士,追夢向金堤。
綺韻諸人和,詩心眾彥齊。
今朝攜白馬,來日踏鴻泥,
好雨知時節,潤滋千萬畦。
◎范劍克
滑州留別白馬詩社諸吟友
滑臺自是古名州,舊雨新朋作俊游。
夢蝶蒙莊脅生翼,聞雞道口嘴流油。
宣房宮下思英主,大運河邊憶逝舟。
袞袞先賢曾駐足,須看白馬展鴻猷。
◎邱金喜
1、喜迎王國欽一行到白馬詩社授課指導
(次杜甫《客至》韻)
熏風吹暖運河水,燕舞鶯歌迓客來。
茶敬俊賢豪興在,輝生蓬篳笑顏開。
好經潤物如新雨,妙語緣情有老醅。
我愿諸君莫辭醉,昂頭一飲肯千杯。
2、宣房宮懷古
瓠子堤旁尋舊蹤,杜鵑聲里步從容。
茫茫沃野祥云繞,穆穆宣房古韻濃。
白馬津頭思水患,黃沙岸里探淇筇。
相逢野老俱歡笑,共話當年漢武功。
◎賀永軍
游宣房宮感懷
黃河故道幾時更,每望浮云萬念輕。
白馬猶傳堤決事,滑州已絕水流聲。
史書向為王侯續,士卒常隨歲月平。
諸子鴻泥多少印,誰能后世尚遺名。
◎劉繼干
宣房宮遺址感懷
誰能苗固定風波,尋道金堤耐琢磨。
漢武浪中沉玉璧,王尊津口鎖黃河。
曾聞淇竹百官采,又見沙丘萬木柯。
諸子吟哦皆可頌,宣房宮外引長歌。
◎杜冠章
1、瓠子石歌
(2019年10月3日 )
故鄉滑縣故城北有瓠子堤,乃古黃河大堤。漢武帝元光三年黃河大決于此, 元封二年漢武親率群臣將軍前往坐鎮督塞,并作《瓠子歌》二首。工成,筑宣房宮于其上,事見《史記·河渠書》。今滑縣一中校長周君,邀我觀一石,乃一中新校區地下23米所出。石大如斗,呈三棱錐狀,上有孔眼,余甚奇之。出土之地在漢宣房宮遺址南一箭之地,地下且伴有竹、木、梢、秸之碳化物。莫非漢武帝當年塞決河之物耶?周君囑我有所作,因打油以應命云。
周君示我一頑石,囑我試作詩一首。
我觀此物頗驚怪,三棱錐樣糙且丑。
中有一孔如蛋圓,鑿痕歷歷費雕鏤。
塵泥未掩青蒼色,三尖六棱大如斗。
詢之博學未曾見,故老皆言世罕有。
云是瓠子堤下出。深埋七丈伴竹柳。
自愧無才寡且陋,強打精神充詩叟。
大漢元光河大漲,瓠子訇然坼巨口。
滑臺城危郡守恐,滑民紛紛皆驚走。
青壯逃得性命去,罔顧老弱牛豬狗。
濁浪滾滾東南泄,拔木漂屋如浮漚。
水溢巨野奪淮泗,十六郡民為魚蚪。
帝遣汲鄭塞復壞,枉費萬金與糧糗。
丞相田蚡懷私計,妄言河決乃天咎。
人力強塞恐不祥,莫如任天且保守。
于是漢皇不復議,二十三年任澤藪。
元封三年天炎旱,帝命堵決復舊溜。
軍伕數萬操畚鍤,漢皇御駕親巡狩。
白馬玉璧祭河伯,作歌二章祈神侑。
群臣從官皆負薪,大伐淇竹如剪韭。
錘斧采來西山石,開棱鑿孔作鼻鈕。
長茭系之揵石葘,措之口門筑為阜。
一時工成瓠子塞,起宮宣房垂永久。
事跡載之史公書,馬遷悲感嘆無偶。
山海滄桑故道湮,盛世興學起宏構。
地工深挖驚所見,竹木成碳土色黝。
頑石復得見天日,未知來由費探究。
我今名之瓠子石,系出名門太行胄。
石也石也莫怨嗟,莫痛疚,汝功巨矣汝知否?
未由女媧補天去,有幸身填瓠子口。
舍身入地阻虐水,救民深淵功不朽。
雖經埋沒終不昧,我欲對汝豎大拇。
敘此頑石一段緣,詞卑語俗等敝帚。
姑妄言之姑聽之,何懼看官覆醬瓿。
2、喜聞滑縣黃龍潭蓄水時在美國
(2019 年9月23日)
黃龍潭為故鄉滑縣黃河故道之遺湫,方圓數十里,已干涸多年。余客居異國,昨由微信得知黃龍潭引黃工程開閘蓄水,以補充地下水源。喜極而賦,歌以詠之。
黃河之水天上來,激流沖蕩到滑臺。
頻年決堤毀田屋,古昔屢為滑民災。
瓠子堤決驚漢武,文武百官負薪柴。
宋金之際河南遷,黃流一去不復還。
河徙水退有遺湫,故道水聚黃龍潭。
碧波千頃潛黃龍,千百年間水不干。
忽焉一夕黃龍飛,此地空留黃沙灘。
滑地十有九年旱,地下水降汲也難。
父老日盼黃龍歸,秋水望穿空年年。
欣逢盛世宜事功,干群同謀牽黃龍。
當政乃有大手筆,誓就涸潭作龍宮。
筑宮引龍好蓄水,補源長保滑歲豐。
事得民心自多助,人歡馬叫機聲隆。
起淤筑岸植草樹,又砌步道繞花叢。
如今工成水閘開,百里引得河水來。
喜見黃龍歸故里,萬民歡騰樂開懷。
扶老攜幼爭觀瀾,鞭炮齊鳴響如雷。
百里腹地開明湖,水滋地脈潤八垓。
龍潭粼粼廣且深,碧波漾漾沁人心。
芷岸沙島起亭臺,碧水印月波躍金。
化腐為奇創意好,滑地又添新園林。
耗資數億原非易,八方籌措千百計。
飲水思源當記取,雄文豐碑載其事!
◎杜宗杰
1、西江月·攜友觀看大運河即興
臨水聆聽古韻,踏歌瀏覽新姿。碼頭訴說柳依依,處處蘊藏舊事。
雅友對波興嘆,黃鸝喚夢神怡。纖歌猶在耳邊飛,遙想當年心醉。
2、沁園春·宣防宮遺址感賦
獨佇千秋,魂繞長空,情寄金堤。記黃河決口,奔騰咆哮,黎民失所,顛沛流離。白馬悲鳴,天臺泣咽,一片蒼茫訴與誰。惟劉徹,特親臨督塞,治患于斯。
今朝登上心馳。欲窮目、清風縷縷滋。對滑臺追撫,遙思舊景,靈津眺望,重塑新姿。雅客吟哦,名人憑吊,俱向宣防感嘆之。縱無影,但瓠歌永蕩,譽滿華夷。
3、鶯啼序·滑臺雅聚
(記河南詩詞學會副會長,嵩岳詩社社長,著名詩人王國欽先生一行蒞滑授課暨游覽運河古鎮、白馬靈津、宣防宮遺址)
榴花笑迎九夏,送知時好雨。凡心潤、詩夢撩開,少陵忱志重悟。世風里、登高望岳,真情灑在陽光路。趁朱明吐翠,便從滑臺尋趣。
衛水聽濤,商埠擷秀,正黃鶯傾訴。柳岸上、幾問滄桑,運河藏妙無數。老街游、宮燈晃影,新貌引、騷人停步。碼頭前,追憶千帆,遺風長駐。
古津攬勝,白馬聞香,更思河決處。感武帝、御駕督塞,拯救黎民,筑起宣防,瓠堤永固。千年贊頌,三才感嘆,幾經風雨憐無影,探沙丘、且把時空度。猶臨舊景,官民塞決聲揚,一座豐碑高樹。
衛河橋畔,五鳳園中,看酒杯頻舉。仰嵩岳、加鞭馳騖。歡聚良宵,笑語聲聲,情絲縷縷。揉成逸韻,祈求長久,觥光盈滿相思意,付清弦、繚繞人人慕。蘭臺今結佳緣,執手同歌,筑壇共舞。
◎王聚中
1、念奴嬌·登宣防宮同白馬詩社諸吟長
登高溯遠,憶大河治理,曾留痕跡。東潰金堤黃泛處,一片汪洋衰寂。漢武沉吟,黎民悲泣,十萬兵丁急。負薪夯土,望中宣防歷歷。
往事飛越千年,今非昔比,我欲夸河伯。九曲龍騰堤萬里,固若鐵墻銅壁。筑壩調沙,安瀾天下,功在新中國。江山如畫,沿黃高展鵬翼。
注:宣防宮,位于滑縣境內,公元前109年,漢武帝率兵民堵塞黃河決口,在此作瓠子歌。歌曰:“瓠子決兮將奈何……泛濫不止兮愁吾人……宣防塞兮萬福來。”
2、沁園春·古鎮滑州
豫北平原,沃野千里,韻落滑州??礆W陽書院,蘭章朗朗;未名古剎,佛磬悠悠。衛水湯湯,舟船濟濟,古運長河一望收。湖光里,印初唐塔影,水墨春秋。
攜來逸侶同游,話今昔,詩家自放喉。唱老街拾趣,燒雞酒幌;新區攬勝,文化牌樓。追逐遺風,聆聽愿景,百萬人民勁正猷。情難禁,頌太平盛世,數盡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