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統一中國后,也統一了錢幣,使用圓方孔“半兩”錢,該錢文為丞相李斯以小篆所書,“骨氣豐勻,方圓絕妙”;三國時著名書法家皇象的篆書“大泉五百”,氣韻飛動,遒勁瀟灑;唐歐陽詢書“開元通寶”,端正古樸,法度嚴整,勁健含蓄,于平靜中見險絕,于規矩中見風飄逸;宋蘇東坡書“元祐通寶”,蒼勁豪放,體勢秀偉;金黨懷英篆書“泰和重寶”,字體精美典雅,錢體精細渾厚;南唐大書法家徐鉉用篆、楷書寫“唐國通寶”,篆書細長俏麗、渾重工整,楷書簡樸高古、瘦勁雄強,兩相配對、布局嚴整;清代的戴熙書“咸豐重寶”,形體方正,筆畫平直。
皇帝親手所書的錢文叫“御書錢”,是我國錢幣的一大亮點,“御書錢”進一步把錢文書法藝術推向顛峰。開其先河的是北宋太宗趙光義書寫的“淳化元寶”和“至道元寶”真、行、草三體錢文;繼而是宋真宗趙恒書寫的“景德元寶”、“祥符元寶”;宋神宗所書“元豐通寶”;宋徽宗趙佶書寫的瘦金體行書“大觀通寶”,其形體勁挺,用筆生動,鋒芒盡露,令人稱絕;還有南宋高宗趙構御書的“紹興通寶”等等。
這些名家書法錢文,真書拙撲無比,行書水流云行,草書龍飛鳳舞,篆書回環曲折,隸書方勁渾厚,一枚錢幣儼然似一幅精妙絕倫的書法佳作,觀之回味無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