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投資約5600億建 131項重大項目
“十三五”期間“十三五”期間道路橋梁、軌道交通建設,涵蓋131項重大項目。軌道交通2450億元+道路橋梁3100億元+綜合管廊50億元=投資約5600億元。規劃提出,2020年形成約400公里軌道交通網絡,建成“主城成網、新城通線”的軌道交通系統。
這些軌道交通,你期待嗎?
“十三五”在建成第二輪軌道交通6號線一期、7號線一期、8號線一期和建設3號線二期基礎上,基本建成第三輪軌道交通機場線、陽邏線、1號線徑河延伸線、11號線東段一期、2號線南延、紙坊線、蔡甸線、8號線二期、5號線(力爭建成)、11號線東段二期(力爭建成)等線路。
2017-2020年力爭每年開工兩條第四輪軌道交通線路,結合城市更新加密市區線,建成8號線(三期)、16號線、11號線(葛店段)等,建設12號線(環線)、6號線(二期)、前川線等線路,提高中心城區軌道站點覆蓋水平。
2
任你選擇,主城區將擁有9座過長江通道
“十三五”期間,武漢市將投資3100億元用于建設道路橋梁,主城區道路總里程擬突破2700公里。
一是快速路網建設,建成主城區“三環十三射”快速路網,力爭形成300公里“環射成網、環快射通”的快速路網體系。
二是通環線,完成二環線溫馨路匝道、竹葉山立交改造、三環線西段綜合改造、三環線南段綜合改造、三環線北段綜合改造等9個項目,提升環線交通集散功能。
三是,主城區形成9座過長江通道和8座過漢江通道的格局,研究并力爭建設江漢九橋,二七路至鐵機路、堤角至工業大道、漢正街至小東門過江通道等4座通道。
3
告別看海尷尬,建設“先進超前”管廊141公里
武漢市還將加快建設重點區域和重要軸線的綜合管廊,形成“安全高效、先進超前”的管廊體系。規劃擬定的重點區域包括:王家墩中央商務區、漢正街中央服務區、二七濱江商務區、武昌濱江商務區、青山濱江商務區、楊春湖商務區、光谷中心城、蔡甸中法生態新城、陽邏新城、邾城、前川新城、東西湖吳家山新城。到2020年,建設綜合管廊總長141.1公里。
此外,還將打造一批亮點工程和一批中心特色鎮、村,如長江新城、東湖綠心、金口名鎮等。
長江新城
4
詳細了解一下武漢地鐵第四輪規劃
根據環評審查意見,武漢地鐵第四輪規劃有4個項目是在現有已運營、在建或規劃線路上延伸的:
(1)6號線二期,由金銀湖至走馬嶺,設站9座;
(2)8號線三期,由野芷湖至黃家湖,設站2座;
(3)21號線二期由一期工程的后湖大道站向西延伸至全民健身中心,設站2座;
(4)11號線三期,由武昌火車站至中法生態城,設站11座。
11號線葛店段,由一期工程左嶺向東延伸一站一區間,設站1座,與城際葛店南站接駁。
(1)12號線為線網中的環線,設站36座;
(2)14號線,起于古田片區宜家,止于江岸區堤角,設站20座;
(3)10號線一期工程起于蔡甸常福,止于青山車輛段,設站30座;軌道交通10號線二期工程起于青山車輛段,止于陽邏,設站7座;
(4)19號線由紅鋼城至光谷保稅區,設站10座;
(5)13號線由古田至關南村,設站27座;
(6)16號線由國博中心至紗帽,設站13座;
(7)前川線,設站8座;
(8)20號線,起于武漢火車站,止于天河機場,設站6座。
據悉,第四輪地鐵規劃建設重點有三:一是解決擁堵,建設軌道交通環線;二是遠近結合,完善市域快線;三是均衡客流,加密、補充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