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來看第五句“脾宮田宅胃財帛”。這里的“田宅”指的是面相12宮中的“田宅宮”,是在眉毛與眼睛之間,也就是眼瞼的部位,此宮也俗稱“家庭宮”(見下圖),通過“田宅宮”可以看出一個人脾臟功能的健康。
“田宅宮”具有養命安身的意義
什么是田宅?田就是土地、田地,土地是人的命根子,沒有土地就沒有了食物來源,人就無法生存;宅是指住宅、房子,是安身的地方,一個人有了土地和房子就能養命安身,就能組建家庭,繁衍生息。因此,通過這個部位也能看出一個人的家庭狀況。
如果田宅宮有紅色的經脈侵迫眼睛,則這個人在早年的時候會破敗家產,到了老年更會生活窮苦,連飯都吃不上。豐廣有肉的田宅宮是吉相,說明這個人有固定的資產或住的地方很安定,能獲得祖先的保佑及長輩的提拔,一生容易發達,會有所成就。反之,如果田宅宮深陷、狹窄、無肉,則住的房屋時常會出現各種問題,或住所無法安定,常常搬家。
現在,有些年輕人找對象就喜歡“高富帥”和“白富美”,那怎么知道TA是真富還是假富呢?其實,通過“田宅宮”就可一眼看出來。通俗地說,“田宅宮”就好像財富的保險箱,如果這個位置很飽滿,說明一個人的福報很大,能擔當和擁有很多的財富;反之低陷,則福報就比較薄,一生能擁有和發財的機率會很小。我們在和別人談生意時,如果對方的眼睛陷了下去,眼皮也一直陷到很里面去了,則這個人的福報不是很大,那么合作時要小心上當受騙。
在中醫里,脾臟的功能更能反映出“田宅宮”的養命安身意義。脾臟五行屬土,與胃互為表里,《黃帝內經》中把脾胃稱為“倉廩之官”,是說天下的糧倉由脾胃來擔當,在今天相當于農業部長,是要按時保障糧食的供給,不然營養就不能供給全身,沒飯吃了人的生命自然危在旦夕。由此可見,面相學中的“田宅宮”與中醫學說的脾臟都具有相同的重要意義。
脾臟功能健康與否的判斷
脾的主要功能是過濾和儲存血液。脾臟功能有問題時,人的面色往往發黃;如果脾病患者的面色變紅或變白,說明其脾病是相對輕微的癥狀;如果脾病患者的面色變黑或變青,則說明其脾病是比較嚴重的癥狀。
脾臟有問題,還會表現在鼻頭上。如果一個人的鼻尖發紅,或酒糟鼻,或鼻尖腫大,說明TA的脾熱或脾大,常會有頭重、臉頰疼、心煩等癥狀;如果一個人的鼻頭發黃或發白,是脾虛的表現,平時會出現汗液太多、畏風、四肢懶的動彈、人容易倦怠、不想吃飯等。
脾開竅于口,其華在唇。這是說一個人的飲食口味及食欲,與脾的運化功能有密切關系。脾氣運行順暢,則口味和食欲正常。反之,如果脾功能發生病變,則會出現食欲減退或口味異常,如口淡無味、口甜、口膩等。其次,人嘴唇的色澤與全身的氣血是否充盈有關,而脾胃為氣血生化之源,所以口唇的色澤是否紅潤,實際是脾運化功能狀態的外在體現,所以看嘴唇的顏色、光澤就可以知道一個人脾臟是否健康。
還有,一個人如果經常思慮過度,就會傷到脾臟。中醫認為:“思則氣結”,思慮過度容易使神經系統功能失調,消化液分泌減少,出現食欲不振、訥呆食少、形容憔悴、氣短、神疲力乏、郁悶不舒等癥狀。思慮過度不但傷脾,還會導致睡眠不佳,日久則氣結不暢,百病隨之而起。
現代醫學還認為,過思會引起腸胃的神經官能癥、消化不良癥,甚至引起胃潰瘍。從中醫觀點來說,由于脾運化不好,容易引起氣結,導致腹部脹滿,從而出現氣血不足,四肢乏力的癥狀,形成氣郁,并進一步發展為血瘀、痰瘀。還會引起女性月經提前、延后,甚至閉經。
“財帛宮”能看出胃的健康狀況
口訣中的 “胃財帛”是說通過面相12宮的“財帛宮”,就可以知道一個人胃腑功能的好壞。財帛宮是在鼻的準頭及左右兩鼻翼,也稱財庫的部位(見下圖)。
鼻子豐隆、挺直的人,一生會有享不盡的富貴,鼻子位置中正的人,不會缺少錢財。鼻子被視為財星,鼻準頭圓而有肉,鼻翼飽滿,鼻孔大而不露(鼻翼被形容為藏錢的金庫),兩顴飽滿,才能財源廣進,富貴有余。
“財帛宮”除過能看出一個人的物質條件外,還能看出人體胃腑的狀況。在中醫學中,胃的反射區域就在鼻翼(見下圖)。如果一個人的鼻翼發紅,這就是胃火,人容易饑餓、口臭,有紅血絲就會比較嚴重,一般是胃炎。如果是吃飯前胃疼,一般是胃炎,飯后一、二小時腹痛是胃潰瘍,痛的地方是在腹部正中或稍偏左邊;飯后4小時腹痛是十二指胃潰瘍,痛的地方是在兩排肋骨中間靠近心窩的地方,好象針刺一般,嚴重的可痛到后背。
胃和十二指腸潰瘍的反應
胃或十二指腸潰瘍的患者,當發病時,鼻翼兩側會出現紅暈,這種紅暈很像感冒打噴嚏后鼻翼發紅,如果紅暈的色澤很深,范圍也較大,就有胃出血的可能。通常這種患者,只要工作壓力大或生氣,整個鼻子和鼻翼都比周圍紅,如果鼻翼出現特別紅的狀況,就是中醫所說“胃火盛”的現象,胃里面大概就潰瘍得很嚴重了。
建議有潰瘍病史的患者,每天照鏡子時,應該特別注意鼻子及其周圍的色澤變化。當這些部位呈現出偏紅的色澤時,就是身體己經承受過大壓力的警訊。這時就需耍做適當的調整,減輕壓力或釋放悶悶不樂的情緒。
由于潰瘍的患者,多半在性格上屬于追求完美并且思慮較多的人,所謂“思傷脾”,是脾胃疾病患者的典型性格。所以,必須通過身心雙方面的調理,才能使脾胃健康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