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孩子天生膽子大而且較為淘氣,還有一些孩子性格比較靦腆老實(shí),對于說話也是比較膽小,尤其是在外人面前,可能一句話也不敢說。對于這樣的孩子,他們的父母也是比較頭疼的。
在端午之際,小麗帶著兒子和老公一起回到了娘家,而這一天因為兄弟姐妹都是約定好了,所以也是非常熱鬧。而小麗的兒子今年也已經(jīng)6歲了。別人家這么大的孩子在見到親戚的時候早就已經(jīng)姑姑阿姨的叫著了,但是小麗的孩子卻是見到親戚后緊緊的躲在爸爸的身后。面對這種情況小麗也是非常尷尬,只要告訴兒子:“兒子,這個叫二姨”,但是媽媽的話并沒有什么作用,孩子依舊在爸爸身后一言不發(fā),對此小麗只能賠笑,把尷尬給化解掉。
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活潑一些,因為活潑和愛說話代表著孩子的社交能力較強(qiáng),這樣在長大之后才會積累人脈同時能夠獲得更多的機(jī)會。身為父母如果遇到這種情況,不妨試試這幾種方式,或許可以讓沉悶的孩子擁有更好的人生。
一、多多鼓勵和獎勵孩子。
小孩子即便是懂事了也依舊是小孩子,父母如果拿小孩子沒有辦法的話,就多多鼓勵他們,例如答應(yīng)他們?nèi)绻鲃雍蛣e人說話了就獎勵給他們一份冰淇淋或者蛋糕。用孩子喜歡的東西作為鼓勵,可以讓他們帶著目的去前進(jìn)。而且多多鼓勵和獎勵孩子可以挖掘很多孩子內(nèi)在的性格特點(diǎn),這也會讓他們在成長的過程中感到開心。同時在這段過程中,孩子因為受到了家長的鼓勵,在生活中也會充滿自信心。
二、支持他們交朋友。
孩子性格內(nèi)向,在學(xué)校如果遇不到愿意主動交朋友的人,或許整個學(xué)生時代都很難找到朋友,所以父母在這個時候應(yīng)該主動的去支持他們交朋友。因為圈子會影響一個人,無論是說話風(fēng)格還是興趣愛好,都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被影響,性格也不例外。如果沉悶的孩子被一些樂觀的孩子所帶著玩,那么沉默也會慢慢變得開朗。但是也要保持孩子的社交原則,不能在性格改變之后欺負(fù)其他小朋友,只有做到這樣才能收獲真正的朋友。
三、家人給予暗示。
如果家里的孩子非常膽小不敢說話,那么家人在外面與別人交談的時候最好不要說“我家孩子就這樣,膽小”,“他見到外人從來不說話”這樣的言語。因為孩子在自己的身邊,如果總是說這樣的話就會給孩子一個心理暗示,讓他們感覺自己就應(yīng)該沉默寡言。所以家長們應(yīng)該用鼓勵的方式去讓孩子說話,經(jīng)過幾次的聯(lián)系只對這種打招呼有了一種熟悉的感覺,這樣才不會出現(xiàn)膽怯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