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幾十萬畢業生,通過無數群面、單面、領導面,殺出一條通往職場的血路。
新人剛來意氣風發,總覺得用不了多久就能脫穎而出,升職加薪。殊不知,比找到工作更難的,是保住工作。
大森畢業后在一家互聯網大公司做銷售,在家人朋友同事的介紹下,手里也有了些客戶。銷售要會說話靈活性比較高,大森呢,要么太著急讓客戶不舒服,要么太實在被一些精明的客戶套話,好幾次都傳到了領導那。
他很努力經常加班,有時間就去見客戶,但幾個月了也不開單。期間領導也給他安排了其他工作,試試他的能力,但他基本沒有獨立做好過,每次都是同事指點,還出了好幾次錯。半年后,業務緊縮要裁員,大森就被辭退了。
工作中,可怕的不是領導看不到你的努力,而是看不到你的潛力。職場就像一條封閉的高速公路,走錯一步就要繞很大的彎路。那么多出口,哪個才是對的?那么多方式,往哪個方向努力才是正確的?面對錯綜復雜的職場路途,剛進入社會的職場新人如何才能不走錯路?
01 在職場,會說話比會做事更重要
羅振宇在《奇葩說》里曾說過一句話:“職場,或者說當代社會,最重要的能力是表達能力”。
說話,在職場新人們看來最簡單的事,卻也是職場中最難做好的事。面試,剛進部門自我介紹,月末做工作總結,客戶談合作,哪樣不是靠好好說話。相比于出身、機會、智力和能力,我們最能控制的其實是“說話”這件小事。入職時,一個有趣的自我介紹,同事會對你印象深刻。工作上,一次精彩的工作匯報,領導會對你刮目相看。
職場生存,簡而言之兩件事:會說話,會辦事。這里的說話不是諂媚,討好領導,而是通過恰當的高效的溝通方式去解決問題。對領導來說,他最缺的不是錢,而是時間。和領導溝通的秘訣是帶著解決方案找領導,盡可能短時間的描述清楚事情,讓他看到你的價值。這里的溝通能力也可以稱為“需求理解能力”。
工作以后你會發現,協作隨時在發生,只要有協作,就一定有需求傳達。不具備理解完整需求的能力,意味著你和任何人協作都會出現問題。運營同事找你設計一張營銷海報,作為設計師你從視覺化的角度做了張圖,很美很好看,可對用戶來說沒有任何購買刺激。領導讓你策劃個H5拉新活動,你回復這個活動沒法做,H5我們沒有技術支持也沒預算。作為領導,你會喜歡這樣的下屬嗎?
正確的回應是:H5做不了,因為技術在緊急開發新版本沒有時間,而且咱們這個月已經沒有預算了。我知道您讓我策劃活動的目的是拉新,我重新想了一個海報裂變的方式,不需要技術投入和預算,也能起到拉新1萬人的效果。具體方案是這樣,巴拉巴拉。
什么是會說話?在職場溝通中搞明白對方的需求,準確的表達自己的想法,并滿足對方的需求,把話說到人心里。新人朋友們,說話很重要,但會說話的同時也要做好事。職場里最終走得順的還是那些有真本事,但依舊隨和、向上的高手。
02 你的學習能力,決定了你的發展潛力
蔡康永有一句很經典的話:“1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人生前期越嫌麻煩,越懶得學,后來就越可能錯過讓你動心的人和事,錯過新風景。
過去的社會崇尚經驗,而瞬息萬變的現在,更值錢的是學習能力。
之前帶過一個實習生,主要做社群運營。當時我們和另一個公司合作了一個大項目,有定期宣發推廣要求,但公司的UI設計很難排期,且不可控。很頭疼準備找外包了,這時實習生說我來試試吧,我們半信半疑,沒想到他還會PS。成品出來后,完全超出預期,一點不比公司UI的水平差。有次團建,他竟然做了個視頻,做的還不賴,受到很多人的夸贊。之后部門有作圖、ppt類的需求都會來找他,每個人都記住了他。
社群做的好好的,為什么想起學PS呢?他說:“我們每次作圖都要找UI,特別麻煩,溝通成本高且效率低,我就想為什么我們不能做呢,于是我就想學學,這樣工作可以推進的快一點。”職場就是一個不斷填坑的過程,你的填坑力就是你的發展潛力。看到工作中潛在的需求和機會,就通過學習填補這里的空缺,這樣的人走到哪里都充滿競爭力。
后來他離職了,聽說有很多設計的私活找上門,每個月副業做設計也賺了不少。
你永遠不知道你付出時間和經歷學到的東西,可能會在日后不經意間給你帶來機遇。初入職場,面對諸多不確定,你必須要拿出學生時代的學習勁,大量汲取新知識,解鎖新技能。
只有成長,才是一個人真正的底氣。能力在你身上,任何人都拿不走。
03 時間管理,從不加班開始
查爾斯·都希格《高效的秘密》序言中有句話:“高效并不意味著超額工作或者拼命工作,也絕不是花更多時間在工作上,甚至犧牲個人生活。”
很多初入職場的新人,都會遇到下面這3種情況:
? 浪費了大量的「整塊時間」,做一些低價值的事。
?「碎片時間」在不經意間度過,想抓都抓不住。
? 整天加班,沒有「時間節奏」感,生活變得沒有規律。
生活與工作失衡,很多人把原因歸為壓力大競爭激烈,必須努力奮斗。而我想說的是,你的失衡不是工作太忙,而是不會時間管理。你努力工作為了什么?不就是放松的享受生活么!你管理時間為了什么?不就是更快更高效的完成工作,然后放松的享受生活么!如果效率越高,工作量變大,就失去了時間管理的意義。
加班沒有錯,但如果因為效率低而整日加班,你只是在消耗自己的精力。當你陷于無休止的加班中,是否停下來想過,可能不是你能力不夠,而是沒有人教你到底該如何利用時間?如何用對的方法學習?如何和上級溝通自己的情況?如何“玩轉”這場職場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