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四月
王老伯最近很是煩惱
一晚上要起夜數次
導致睡眠總是斷斷續續
很多人都有過類似的經歷
有人說這是上了年紀的表現
也有人擔心是不是身體出了問題
覺得晚上不起夜才是正常的
到底怎樣才是健康的?
尿液是血液經過腎小球濾過,先生成原尿,再由腎小管、集合管重吸收濃縮后變成最終尿液,一天腎臟可以產生大約180升原尿。
而實際上,我們的腎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功能非常強大,重吸收率高達99%,因此最終一天排出體外的尿液大概只有1.5升左右。而尿量的多少,主要取決于腎功能,但同時也受到精神、飲水量、活動量、年齡、藥物和環境溫度等因素的影響。尿液在腎臟生成后經輸尿管而暫貯于膀胱中,貯到一定量后,會引起一些列復雜的神經反射,將尿液排出體外。
來源: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
夜尿,顧名思義為夜間排尿,是指在夜間睡眠期間起床小便的現象。沒有夜尿可能意味著腎臟過濾功能較強,尿液產生量較少,或者晚間飲水量較少。有夜尿,意味著晚間飲水較多或腎臟對水分吸收能力較弱。正常的夜尿次數和沒有夜尿在一定程度上都代表著健康,關鍵是找到適合自己的生活習慣和飲水量,使夜尿次數保持在正常范圍內。
至于夜尿次數的正常范圍,因個體差異情況各不相同,但一般來說,成年人每晚不超過2次左右夜尿是正常的。如果夜尿次數超過2次,一般都會影響睡眠質量,長時間出現這種情況的話,可能預示著健康狀況出現問題。
隨著年齡增長,腎小管的濃縮能力會逐步下降,50歲以后,尿最大濃縮能力每10年下降5%。同時,人老了,膀胱平滑肌萎縮會導致容量減少,就容易有夜尿,導致起夜。
如果年紀輕輕也總起夜,或中老年人每晚起夜次數大于2次,首先要考慮是否有這些因素:睡前喝太多水,導致腎臟急需排出多余的水分;酒、濃茶、咖啡等喝太多,酒和咖啡因都有一定的利尿作用;精神緊張、壓力過大等可能影響神經調節,導致即使沒什么尿也頻繁產生尿意。如果排除了這些因素,晚上還總是起夜超過2次,尿量大于500ml,就要小心是不是一些疾病導致的了,需及時就醫。
不可以。憋尿時,膀胱長時間過度充盈,膀胱壁壓力增大,可導致控制膀胱收縮的神經和逼尿肌受損,出現小便點滴難出和急性尿潴留。對于患有高血壓、冠心病等基礎疾病的老年人,憋尿容易導致心率加快,血壓升高,誘發心絞痛、心律失常。
另外,夜里當人體因尿意醒來,繼續憋尿會導致大腦興奮。在這種狀態下,難以入眠。這時即便睡著了,由于大腦處于工作狀態,也會影響睡眠質量。所以,如果夜里有尿意最好及時排尿。
相信很多人在生活中都是這樣,即使沒有尿意,睡前總是得上一趟廁所才安心,其實是受到這幾種情況的影響:
膀胱比較敏感的人,稍有尿意就會輾轉難眠,因此他們往往會傾向睡前上個廁所,以免半夜被憋醒,破壞了睡意。
神經性尿頻也稱為心理作用,他們往往會習慣于“床—手機—廁所—床”這一場景。如果過程中有一處變化,就會影響到睡眠。這種心理性排尿醫學上稱為場景性多尿癥,與泌尿系統病變無關。
有不少人從小就被父母教育,睡前要上個廁所,放置尿床或起夜,這種習慣伴隨著成長,導致人產生條件反射,形成了睡眠與上廁所的關聯性,到了睡眠時間自然就會先去個廁所。
在緊張、焦慮的情緒下也會產生尿意,這也是考場、面試前,有人出現類似尿頻的原因之一。
因此,如果只是單純上廁所沒有其他異常的話,不必太過擔心是疾病引起的夜尿。
對于生理性的夜尿頻繁,以下的一些小建議,可以調節大家緩解頻繁起夜的問題:
參考來源:北京衛視我是大醫生官微、深圳衛健委、鄭州大學第五附屬醫院
本文封面圖片及文內部分圖片來自版權圖庫(或版權方),轉載使用可能引發版權糾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