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四大文明古國僅剩下了中國,或許很多都在質疑的說,不是還有印度和埃及嗎?事實上如今的印度和埃及已經不是之前的古印度和古埃及了。他們和現在的埃及和印度基本都是兩碼事了,古巴比倫就更不用提了,幾乎已經無跡可尋,唯獨中國的華夏文明一直延續至今薪火相傳。
為何中華文明可以做到長盛不衰呢?英國著名漢學教授馬丁雅克給了我們一個西方人眼中的答案,他在其著作《當中國統治世界》中說道:中華文明能夠長盛不衰是存在她的根本原因的。要了解世界其他文明都不能長存,而中華民族卻能延續永存我們首先需要了解以下基本要素。
首先,中國是一個大一統的國家。早在秦始皇時期,中國的統治者就明白中華民族要結束永無休止的戰亂和要傳承中華文明就必須將國家統一起來,這樣才能保證在狹隘的國家利益面前各國征伐不斷。秦始皇統一了國家讓華夏民族高度團結在一起,統一了思想讓華夏民族認識到國破家亡的道理,統一了文字讓中華文明能夠生生不息的被傳承下去,讓后世之人能夠緬懷自己祖先的輝煌。更重要的是中華文化極具包容性,使得其影響力不斷擴大。而且沒有哪一種文化能夠領先于它,使得中華文化在幾千年的傳承中,不斷的豐富,不斷的成長,這也是中華文明延續的文化基礎。
其次,中華民族有著強烈的文化認同感。中國從來都不是一個民族國家,中國人之所以自認為是中國人,不是因為民族身份的認同,而是因為近2000年文明成果的認同,當代中國人稍微用心就能分辨出秦朝簡牘上的文字,再仔細點甚至能夠讀出青銅器上的銘文,中國的文字、語法,思維邏輯,其實并沒有變,中國是一個早已成熟的文明體系。所以,中國的價值觀和西方民族國家是有本質區別的。西方傳統推崇決戰決勝,強調英雄壯舉,而中國的理念強調巧用計謀及迂回策略,耐心累積相對優勢。
最后,民族的同化能力以及民族的強大。縱觀世界歷史,要論同化能力的沒有比得上中華民族了。中華民族,炎黃子孫,以最大的包容力,不斷同化周圍民族,即使是入侵中華的民族,也能很快將其同化,這使得民族不斷加強,民族不斷擴大,聲勢更加強大。即使在最恥辱的近百年,中華民族也未曾放棄,經過了幾十年的努力如今中國一躍成為當今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如今中國的崛起中國幫助7億2800萬人擺脫了貧困,而其余整個世界只幫助1億5200萬人實現脫貧,這在在人類歷史中世界人民從未有過這樣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