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這個民族,或者說這個族群,其歷史可謂源遠流長。眾所周知,世界上有四大文明古國之說,古中國、古印度、古埃及、古巴比倫,可是只有中國延續下來,其他三者皆消失于歷史的大浪中。造成這種情況的出現有很多原因,有地理因素,有制度因素,也有文化因素在里面。
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來看看像我們這么優秀的民族,其起源所在。
關于我們這個民族的起源,并沒有什么確切的史料記載,畢竟時間跨度太長,而文字的出現與傳播卻太慢,這一點任何一個民族的起源皆是如此,沒有例外。
所以,我們只能考究下傳說或者神話故事,而這卻與三場戰爭有關。
傳說上古年間,中原各部族互相攻伐,戰亂不止。在經過一番激烈的斗爭后,最終形成了炎帝、黃帝、蚩尤三足鼎立的局面。其中,黃帝居中原,炎帝在西方,居太行山以西,蚩尤是九黎君主,居東方。
第一場戰爭發生在炎帝與蚩尤之間,為了爭奪黃河下游地區,炎帝與蚩尤兩部落發生大戰,結果炎帝失敗,只能將自身地盤拱手相讓,向北逃走。
第二場戰爭發生在炎、黃與蚩尤之間,炎帝敗于蚩尤后聯合黃帝共同對付蚩尤。在這場戰爭中,炎、黃先后與蚩尤打了九仗,九仗皆敗,最后炎、黃在大將風后和力牧的幫助下,在涿鹿與蚩尤決戰,終于獲得了勝利。
第三場戰爭發生在炎、黃之間,三足可鼎立,二者卻不可共存。這場戰爭以炎帝與黃帝部落的合并為結局。從此以后中原大地上,只有一個統一的身份——“炎黃子孫”。
天下大勢,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華夏民族的起源就在于黃帝統一天下的基礎至之上,此后,不管是文化,制度還是其他方面,都是在黃帝手中融合形成一個民族的內核。
題外話:
不知大家有沒有想過一個問題,炎、黃兩部落合并是以黃帝部落為主體的,黃帝才是真正的領袖,所以黃帝和炎帝二人的合稱應該是“黃炎”,而不是現在的“炎黃”。
其實這個問題的答案只有一句話“民以食為天”。
要知道在上古年間,社會生產力極其低下,糧食根本就不夠吃,而炎帝不惜性命用來嘗試百草,發現五谷。這促使炎帝在百姓心中的地位比黃帝還要大,因此大家也就共同認可了炎黃子孫這一說法。
我是子玉歷史說,一個喜歡歷史并且想要一吐為快的小白作者,如果各位看官想看點不一樣的歷史,不妨來小舍坐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