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要有創新性,解決問題并達到極致,首先你的社群概念要創新,能幫助一些人解決他們的問題及需求并能發揮到極致,那么你的社群就是一個有價值的好產品。
2015年“社群”這個詞開始火爆流行,首先來給社群做一個簡單的定義,社群簡單認為就是一個群,但是社群需要有一些它自己的表現形式。比如說我們可以看到社群它要有社交關系鏈,不僅只是拉一個群而是基于一個點、需求和愛好將大家聚合在一起,我們認為這樣的群它就是社群。
那么如何開始建立一個社群呢,巴桑大哥為我們總結出建立社群的四個要點如下:
巴桑大哥做的一對一旅游社交平臺,就是一個創新理念的例子,平臺建立期初他也是在各大論壇、微博挖掘核心種子用戶,這是一個比較辛苦的過程,之后發現可以通過自己“一群”的平臺來做,一群先期是加一些群,然后推薦出來,比如一些熱愛旅游的粉絲群,先幫大家推,等到社群粉絲量達到一定數量的時候,再號召這些粉絲加入自己的群。巴桑大哥說做“一群”,是個偶然的契機,但是對自己是有很大作用,認識很多各行業的朋友,在你想做某個項目的時候就能輕松找到特定的人,目標非常精準。
首先必須要通過“群規”,你建立一個社群,就必須有一套明確的群規出來,并不斷完善它。再多的群總有一天會推完,“一群”推的不僅是精品群,還有這些好的群規,當粉絲基數達到一定量的時候,通過群規召集一個群,并通過運營過程中不斷明確完善群規,這時候群規就能反向的在賬號里建立一個優質群。一個好的群規,能高效快速建立質量比較高的群,其次能更好地長期維護發展這個群。
那么什么是好得精品群呢?這里有四個標準:
就拿閨蜜圈來舉例,他們的粉絲有20萬+,粉絲量很大,七八個人在維護,維護這么大量級的粉絲社群,他們靠的就是線下活動,先期做的都是大型活動,之后逐個分散線下小型深度聚會沙龍,這里強調的就是深度。你舉辦的社群線下活動不一定要很大型,關鍵也不在于參與人數的多少,而是你的線下活動是否夠深,一次主題性線下活動,切實幫助到他們解決問題或者達到了你舉辦活動的目的及意義并有深層次的影響,這就是成功的線下活動。
高效地運營一個社群就要通過增強互動性,策劃高質量的活動,并搭建格局統一框架完善的管理團隊,讓參與感玩起來,制定一個長期有效的社群發展規劃以及完善的群規,保持開放利他的心態,搭建平臺整合資源優勢推廣,利用好粉絲經濟,學會去中心化打造社群領袖,并始終保持傳達社群的核心價值觀。
微信社群的變現模式分兩種,直接變現和間接變現。
如果你是一個商人,你有自己的商品,可能是母嬰、親子類的產品,可以做一個聚集母嬰親子的社群,首先靠自己的價值觀吸引一批人,達成理念認同,最后賣產品回歸到交易,實現商業變現,這可能是醉直接的社群商業模式,也許會有很多人反感,但若是商人,他們的最終目的都是落地到賣產品。
舉個例子,以前人們買房屬于前置消費,買汽車是后置消費,因為汽車是損耗商品,需要花錢保養,這費用最后可能會超出買車的花費,屬于后置消費模式。而社群的影響可能會把前置消費變成后置消費,比如房地產商,以前賣房先要交付費用,未來買房子可能就是免費給你住,但是必須要在開發商合作的配套設施供應商消費,比如超市、家裝、物業、學校等,你必須要去他們指定的地方消費滿一定年限,超市購物,孩子上學,相當于一套消費綁定,開發商前期用免費吸引消費者,后期則用長時間實現資金回收,實現變現。
比如說傳統模式的在線講座,交錢聽課,現場有記錄者寫成文章,拿到各大媒體平臺去投稿。如果現在用社群模式,那么你是我的學員,我們用眾籌的模式來上課,那就需要找你身邊的人給你出錢來聽講座,然后再回饋那些給你眾籌的人,你可以拉一個群分享這個課程,分享你的課程筆記和感悟,別人也就相當于聽了那個講座課程。以前講座都是靠自己去推內容,而現在通過社群模式,讓每個學員都幫你推內容,影響力不斷擴大,并且實現了社群粉絲的參與感,體現了自己的價值。
例如一個招聘社群的運營,加入社群,群里的HR可以幫你推薦到各大公司,但是你必須要展現你的行業相關執行或策劃能力。社群可以策劃一個線下活動,號召群友幫助HR群策劃線下的活動,首先你能在群里眾多HR面前展現自己的策劃、執行能力,他們會幫你去引薦,并且讓活動相關的企業HR看見你的能力,這是一個雙贏的活動,社群達到了最佳的活動推廣效果,你也可以從中收獲offer。群主實現依靠自己的資源,驅動群友去幫社群做宣傳營銷,同時也給群友得到回饋。
社群的在線講座模式不應該是“我聽了我看了我走了”,而是“我聽了我傳播了獲得自己在朋友圈的參與感榮譽感”,社群放大了人們在網絡世界中的形象。
未來社群會不斷壯大,從一個群組生成另一個群組,而每個群組之間會信息同步、會有互動,互推,資源對接和互補,從而打破信息孤島。
第一、 做有態度的內容,聚集人氣與共鳴;
第二、 做圈層化互動,讓社群產生大規模的互動,可以幫助同行從業者或創業者的價值得到良性反饋;
第三、 從共享中互利,每個人在社群中都是一個獲利者,同時也是一個貢獻者。通過共享和互利,讓這個社群變得更加壯大長久。
不論是產品還是微信公眾號、社群的建設初期,都需要一個需求分析理論,基于美國行為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人類5個需求層次理論:生理需求、安全需求、歸屬感、尊重、自我實現。
最強烈的需求是人類原始的本能欲望,宗教稱為七宗罪:性欲、懶惰、傲慢、嫉妒、憤怒、貪婪、食欲。
從以上舉例的需求層次啟發,將人類的需求抽取出來重新編排,搭配場景實現一個具有核心價值并且目的明確的社群,每個產品、某個功能的實現或者深層次的精神追求都是基于以上人們的本能欲望,并通過不斷探索實踐總結衍生出一個實實在在的產品、功能及社群來。
大家建立社群、運營社群可以參考以上方法羅列編排出你的社群需求定位來組建,把以上的人類需求分析和延伸,重組編排,抽取關鍵字得出以下:
第一、因為微信群的封閉性,既不能像QQ群那樣被搜索到,很多時候造成群里的人不能添加更多的精準粉絲,而群外的人又找不到好的微信群去加入;
第二、就是很多群主由于時間或者能力的關系,不能有效地維護好一個社群,從而導致這個微信群變成垃圾群、僵尸群和廣告群;
最后一個痛點是很多群主單純依靠興趣維護,無法長久做下去。
第一,對于微信群的封閉性,提供有媒體資源的平臺發布社群信息;
第二,建立群主合作聯盟,資源置換互補,加強信息交流微信群管理經驗;
第三,建立一個有核心價值觀的社群,通過團隊有效長期維護運營,定期舉辦線上線下互動活動,最后實現微信群變現模式。
作者:移動互聯網
來源:品途網
原文地址:http://www.pintu360.com/article/55f264cc860bd96c556f9c7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