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微信公眾賬號的出現給了無數自媒體新的創業機會,一方面依靠優質內容快速積累用戶,一方面廣告主端也都很任何微信公眾賬號的廣告,使得一篇微信的廣告能賣到上萬元,有得甚至更高。而運營成本又很低,一下子激起了整個自媒體的創業潮。這非常像早起的微博草根大號時代。但是,到了2016年茶叔不得不提醒這些自媒體創業者們,還按照之前的套路出牌可能會死得很慘。
依靠copy、虛假抽獎等內容增長用戶會面臨更嚴厲的懲罰
微信公眾賬號的早期時代跟微博一樣,或者這批創業者本身就是那一批草根大號的創業者,所以他們的積累用戶方式跟以前的微博一樣,依靠抄襲、搬運熱門內容,依靠對網民口味的敏感度,往往能做出10萬+的內容來,粉絲也自然快速增長。在保護原創方面微博字數少內容海量等原因很難做好版權保護。但是在微信時代就不一樣了,而且微信本身非常重視鼓勵原創。在去年的時候茶叔就接到過微信運營人員的電話,調查關于原創內容侵權的問題,經過一年的努力,微信已經建立了一套非常完善的原創內容保護機制,在這次的微信公開課上還透露,對于音頻和視頻類原創內容的保護也已經準備完畢。
因此,在2016年,沒有原創內容生產能力的一批自媒體創業者會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2.過于追求閱讀量和粉絲量的賬號可能會面臨廣告收入大幅下降的情況
任何新的行業或者領域都會有一個嘗鮮的過程,2015年一些大的品牌廣告主試著拿出一些廣告預算給微信公眾賬號。投放早的確實有很不錯的效果。性價比極高。但是,慢慢的隨著創業者越來越多,微信廣告的價格也炒的有些離譜了。廣告主都不是傻子,當他們發現與其花那么多錢投放公眾賬號的軟文廣告還不如直接投放可以按效果跟蹤的朋友圈廣告。同樣,隨著公眾賬號的增多,用戶也會對訂閱號有些疲態。
3.單打獨斗的個人自媒體好景不長
這跟早期的個人站長時代類似,一個人運營賬號,一個人負責內容,一個人負責商務,一個人負責客服等等。2015年或許可以應付。模式單一,競爭小。大一點的自己賣廣告,小一點的交給聯盟中介。到2016年這種玩法就會不行了。想想現在還有多少個人站長。都已經公司化。競爭加劇,一方面要做好內容,一方面要做好運營。客戶也會越來越挑剔。會形成一些大的賬號集團,專業化運作。
但是不管怎么樣,2015年創業者的自媒體們已經建立了非常不錯的基礎,好好珍惜你們來自不易的用戶和品牌吧,茶叔也相信未來在自媒體賬號里會出現一些幾十億的公司,關鍵是看你如何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