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沈陽“九·一八”歷史博物館,有一組群雕。群雕里共有九人,他們神態篤定,或著西裝,或著長褂。他們是誰?背后有哪些驚心動魄的故事?
01
1931年9月18日晚,日本對華侵略的血盆之口終于亮出獠牙。日軍士兵以巡查鐵路為名,趁著夜色,將黃色方形炸藥埋在距東北軍北大營800米的鐵軌接頭處兩側。
圖:南滿鐵路柳條湖段
晚10時20分,鐵軌旁的黃色方形炸藥被點燃,一聲巨響震蕩長空。以爆炸聲為信號,早已全副武裝的日軍立即向預定目標攻擊。
東北軍北大營火光熊熊,人喊馬嘶。
之后,日軍誣陷中國軍隊在沈陽北大營西側破壞鐵路,襲擊日本守備隊。日本關東軍連夜向沈陽增兵,并在南滿鐵路沿線展開全面攻勢。
這就是日本蓄謀已久發動的九一八事變!
02
九一八事變爆發后,南京國民政府寄希望國際聯盟組織出面干涉,制止日本的侵略。一再要求下,國聯最終才決定派出李頓調查團前往東亞。
王建學 中共遼寧省委黨校教授
李頓調查團到了沈陽后,基本上都被日本特務包圍了,司機、廚師、警衛和服務員基本都是由關東軍特務圍著,讓李頓調查團看日本人所造的假現場,他們根本看不到真實的東西。
在得知李頓調查團要來調查“九一八”真相的消息后,9位知識分子在沈陽秘密組成地下小組,冒死搜集日本侵華的鐵證。
他們是中共地下黨員、著名銀行家鞏天民,金融家邵信普,醫學教授劉仲明、畢天民、張查理、李寶實、于光元、劉仲宜,教育家張韻泠,人稱沈陽“九君子”。
劉仲明曾在回憶錄上這樣寫道:“有些老友已去關內,奔走抗日,當此緊要關頭,這個揭穿日本侵略及制造偽國罪行的抗日活動,只有由我們來承擔。”
當時的沈陽日軍橫行,百姓大多閉門不出,偶爾出門也是腳步匆匆。時任奉天商會會長鞏天民為了拍攝到日軍侵華的證據,異常忙碌。
有一次,為了拍財政廳門前的布告,鞏天民懷揣相機,偷偷爬到財政廳對面一家商鋪的房頂上。等到陽光剛好直射在布告牌上,他瞄準時機,“取證”成功。
對于有些日軍張貼的告示,白天不便“行動”,“九君子”就等到晚上再揣著水瓶子,把告示潤下來。如果不小心弄殘缺了,還得想法再找。
比告示更難“取證”的是日軍直接發給偽滿洲國政府的“內部”文件。
鞏辛 鞏天民之孫
比如說要從偽滿的財政廳里邊偷出來一些重要的資料,有些部門是他也進去不了的,所以他就聯系能接觸到機密文件的人。還有一些跟日偽活動有關的證據,都是他們自己用照相機拍攝下來的,這個也很危險。
圖:沈陽“九君子”使用過的相機
他們利用40天時間,將一厚摞的素材整理成冊。材料的內容大致分為兩大部分:第一部分是各種侵華證據的匯編;第二部分是各項證據的詳細說明書。
為了便于國聯調查團閱讀,劉仲明、張查理和鞏天民將材料譯成英文,裝訂成冊,簽上名字,然后裝入繡上“TRUTH”字樣的藍色布包,輾轉通過各種關系,秘密交給了李頓調查團。
這份被稱為《TRUTH》的真相材料,向世界展示了大量原始性、實證性的罪證實物,足以證明日軍發動的“九一八”事變是對中國處心積慮,蓄謀已久的侵略。
鞏天民曾這樣描述“九君子”的義舉:“雖然我們是知識分子,都是手無寸鐵的人,但是我們用自己的智慧、用自己的努力,甚至用我們自己的生命和鮮血做代價,來贏得這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03
1932年10月,調查團根據調查結果撰寫的《李頓報告書》被交到國聯。
石源華 復旦大學特聘教授
報告對日本是有所批評的,但并沒有主持公道,日本還是占領了中國的東北。那么這就產生一個問題,就是中國依賴國聯,但是國聯并不能解決日本侵略中國的問題。
不久,日本以抗議為由退出國聯,并開展報復行動,在沈陽市內大肆搜捕知識分子,“九君子”中除張韻泠外全部被捕入獄。面對敵人的酷刑,他們始終咬緊牙關,沒有向侵略者妥協低頭。迫于“九君子”的社會威望,又實在查無憑據,最后日軍只好將他們釋放。
90多年前,他們不僅喊出了中國人不當亡國奴的聲音,更以非凡的智慧和膽識,向世人展示中國人堅韌不屈的氣節和風骨!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