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勿吸煙
讓我們一起跟香煙說NO
珍惜生命·遠離香煙
NO
為了家人的健康,請拒絕抽煙
不要再將你的肺,當作煙灰缸
No —— smoking
為進一步提高我校大學生的禁煙意識,營造安全、健康、文明的校園環境,10月21日,電氣工程學院“燭之光”青年志愿者協會成立禁煙小分隊,積極開展無煙校園活動。
隨處可見的“禁止吸煙”“吸煙有害健康”等標語,學院更是設置了吸煙處,讓師生意識到吸煙的危害,并提醒同學們要保護自己及他人的身體健康,時刻保持一個“無煙”的校園環境。
“煙草依賴”是一種慢性疾病
煙草危害是世界最嚴重的公共衛生問題之一
吸煙和二手煙暴露嚴重危害人類健康
01
煙草有害成分
煙草燃燒所產生的煙霧是由7000多種化合物所組成的復雜混合物,其中氣體占95%,如一氧化碳、氫化氰、揮發性亞硝胺等。煙是人類第一殺手,世界每年因吸煙死亡高達250萬人。我國吸煙人數超過3億人,青少年吸煙率達6.9%,嘗試吸煙率達19.9%,1.8億兒童遭受二手煙的危害,82.3%的學生嘗試吸煙行為發生在13歲之前。堪稱“新世紀瘟疫”吸煙不僅嚴重影響著肺部健康,甚至造成肺部疾病甚至肺癌的高發,還會對呼吸道免疫功能,肺部功能產生影響,引起多種呼吸系統疾病。
02
煙草引發的病癥
醫學證實,每支煙燃燒時釋放出4000多種化學物質,幾十億個顆粒,其中含有尼古丁、一氧化碳、焦油、氨、苯等69種致癌物。這些有害物質吸入人體,黏附在氣管壁和肺泡上,易導致氣管炎、肺氣腫乃至肺癌;而一氧化碳能使血液中氧氣含量明顯減少,造成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腦血管疾病;
尼古丁使大腦神經產生依賴,使吸煙者精神萎靡,性功能下降。解剖學證實:十年煙齡以上的吸煙者,肺部明顯呈黑色!醫學家做過這樣一個實驗:10年以上煙齡吸煙者,連續抽完20支煙,實驗者感到胸悶頭痛、四肢無力;連續抽完60支煙,實驗者呼吸困難,進入中毒昏迷狀態!
03
禁煙史
嗜煙者死
1492年,哥倫布在首次越洋航行中發現了一個小島,也就是現在的古巴。發現煙草在島上非常流行、深受島民喜愛。
從1560年開始,煙草開始在歐洲各地普及,且風靡一時,甚至一葉難求。
首先站出來反煙的是一些宗教人士,他們被這種“惡魔般的煙霧”搞得心神不寧。
在政界,最強硬的反對者當屬英格蘭國王詹姆士一世,1604年,他發表了一篇拉丁文的抨擊文章《吸煙之惡》,言詞相當激烈。
兩年后,詹姆士一世開始大幅度提高弗吉尼亞煙草的進口關稅。然而此項措施并未達到打擊煙草進口的目的,反而促進了煙草的走私業務。
煙草自被歐洲發現后,便伴隨著爭議,但起初的反煙者卻都帶著完全不同的目的,如政治、經濟、宗教等,煙草在中國的命運也是類似。
17世紀初,煙草從福建、廣東、遼東等地登陸中國。明崇禎皇帝于崇禎十年(1637年)首次頒布禁煙令,崇禎十二年頒布的禁煙令,規定“嗜煙者死”。
此后,雖然康熙、雍正、乾隆三朝主張禁煙,數次下達禁煙令,但效果也不理想,禁者自禁,吸者自吸,吸煙之風遍及全國。
煙草俘獲人心
世界大戰催生成品煙
法律強制
04
倡議書
“營造健康生活,創建無煙校園”倡議書
君子以自強不“吸”
校園禁煙,任重而道遠!
攜手禁煙,共創無煙校園!
責任編輯:閆 龍 余思滉
審核校對:陳巖愷
指導老師:朱 悅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