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的2019杭州云棲大會上,阿里巴巴發布了第一顆自研芯片含光800,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現場展示了這款AI芯片,這款芯片究竟有哪些新技術?“全球最高性能AI推理芯片”
“今天,我們正式發布MPU的芯片,這是一個大芯片,叫含光800,這是阿里巴巴平頭哥成立之后,第一款正式流片的芯片,芯片真的很大,而且它的性能非常好。”阿里巴巴首席技術官張建鋒說。 據了解,含光800從研發到應用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在如此短時間,芯片性能主要得益于軟硬件的協同創新:硬件層面采用自研芯片架構,通過推理加速等技術,有效解決芯片性能瓶頸問題;軟件層面集成了達摩院先進算法,針對卷積神經網絡CNN及視覺類算法深度優化計算、存儲密度,可實現大網絡模型在一顆網絡處理器上完成計算。 張建鋒介紹,含光800在業界標準的ResNet-50測試中推理性能達到78563 IPS,比目前業界最好的AI芯片性能高4倍;能效比500 IPS/W,是第二名的3.3倍。根據科技自媒體“量子位”的比較,如果與英偉達最新的T4相比,含光800是T4性能的15倍,是應用最廣的英偉達P4的46倍。張建鋒現場介紹,含光800已經率先在阿里內部多個業務場景開啟大規模應用。從視頻圖像識別、分類、搜索,到城市大腦等,未來還可應用于醫療影像、自動駕駛等領域。根據云棲大會的現場演示,在城市大腦中實時處理杭州主城區交通視頻,需要40顆傳統GPU,延時為300ms,使用含光800僅需4顆,延時降至150ms。這意味著1顆含光800的算力相當于10顆GPU。拍立淘商品庫每天新增10億商品圖片,使用傳統GPU算力識別需要1小時,使用含光800后可縮減至5分鐘。阿里巴巴平頭哥方面介紹,含光800是一款云端AI推理芯片,不對外單獨售賣,而是通過阿里云對外輸出AI算力。云端AI芯片場景關注的重點就是性能和能效。AI芯片市場群雄并起
從自研飛天操作系統、到今天發布云端AI推理芯片,阿里巴巴在芯片、云和AI三大業務之間的協同關系初現雛形。這應該是面向未來十年的布局。正如張建鋒今天在演講中所述,阿里云目標成為軟硬件一體化的云平臺。
華為副董事長胡厚崑一周前在華為全聯接大會上演講表示,未來智能世界需要兩個關鍵技術的持續創新和投入,一是連接,另一個是計算。華為認為,預計5年后,AI計算所消耗的算力,將會占到全社會算力消耗總量的80%以上。基于這樣的變化,華為認為計算正在進入一個新的智能時代。Gartner數據預計,到2023年,計算產業的規模將超過2萬億美元。此前CPU也可以執行AI算法、提供算力,但由于AI往往需要海量并行計算,CPU架構并不能達到最優性價比。因此GPU、FPGA、ASIC為代表的AI芯片應運而生,此外還有類腦芯片、可重構計算芯片架構的通用AI芯片等。據美國市場研究公司ReportLinker研究報告,預計到2023年,AI芯片市場規模將達到108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達到53.6%。在資本助力下,AI芯片這一“增量”市場迅速群雄并起,既有英特爾、英偉達、谷歌等老牌玩家,也有寒武紀、地平線、深鑒科技等國內后起之秀。清華大學微電子所所長魏少軍認為,AI芯片各種架構孰優孰劣仍有待市場檢驗,未來是否會有通用架構、是否會出現像CPU時代英特爾這樣一統江湖地位的公司仍未可知。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