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什倫布寺掠影(之一)
攝影/文字 陽光腳步
扎什倫布寺位于西藏日喀則的尼色日山下,意為“吉祥須彌寺”。
扎什倫布寺是中國著名的六大黃教寺院之一。它與拉薩的“三大寺”甘丹寺、色拉寺、哲蚌寺合稱藏傳佛教格魯派的“四大寺”。四大寺以及青海的塔爾寺和甘肅的拉卜楞寺并列為格魯派的“六大寺”。
扎什倫布寺的創建者是后來被追溯為一世達賴喇嘛的根敦朱巴(根敦主,1391-1474年)。1447年,根敦朱巴為紀念其圓寂的經師,開始主持修建,后世逐步擴大而成。
扎什倫布寺占地面積15萬平方米,周圍筑有宮墻,宮墻沿山勢蜿蜒迤邐,周長3000多米。寺內有經堂57間,房屋3600間,整個寺院依山坡而筑,背附高山,座北向陽,殿宇依次遞接,疏密均衡,和諧對稱。
扎什倫布寺最宏偉的建筑是大彌勒殿和歷世班禪靈塔殿。大彌勒殿位于寺院西側,殿高30米,供奉1914年由九世班禪確吉尼瑪主持鑄造的彌勒坐像。
寺中錯欽大殿可容2000人誦經,殿中有釋迦牟尼像,兩邊有四世班禪立像。大殿兩側為彌勒殿與度母殿。寺的西側有大彌勒殿,高30米,甚宏偉;另有歷世班禪靈塔殿、藏舍利肉身。寺有四扎倉(經院),教學顯密并重。扎什倫布寺可與達賴的布達拉宮相媲美。
扎什倫布寺歷史悠久,典藏文物眾多。除了珍藏的貝葉經、金汁書寫的佛經、袈裟、唐卡、佛像外,還有大量的金銀玉器、封印、瓷器、織品等重要文物。甚至在一些大殿的臺階上,都鑲嵌著很多玉石、天珠、綠松石等。
不僅在扎什倫布寺,走在日喀則
隨處可見與宗教相關的圖案和符號。
不經意間,一座屋頂,一個門洞
那些精美的筆畫就會映入眼簾
清新,典雅,充滿著趣味和故事
教化蒼生,積德行善,真誠做人做事
日喀則街頭的一些門店門頭
充滿著現代特點和異域色彩
藏式茶點,專門品嘗了一下
奶茶有甜茶和咸茶兩種
配合小吃,藏式小面
沙發,茶幾,拉話,聊天
可以做一上午
真正悠閑自然的慢生活
舒心,愜意
清晨的日喀則,清澈明亮
路邊的燈桿及各色裝飾富有民族特色
這些豪華氣派,民族特色濃郁的樓舍
像餐廳又像是賓館,不知具體是做什么的
夢中仙境,真想一探究竟
藏式家具,僅那彩繪
已經讓人賞心悅目了
札什倫布寺外圍,是一圈轉經筒
很多的信徒在圍著轉經
間或幾座煨桑塔,輕煙裊裊,直達天庭
藏族匠人,在用特殊的泥土食物混合物在做祭祀用的祭品
札什倫布寺門口賣酥油的
很多的信徒提上一桶酥油
進到寺中,為每一個酥油燈添加點酥油
也是他們對佛的一種虔誠的敬奉
札什倫布寺的大門很簡陋
也沒有布達拉宮那樣嚴格的審查
行人,車輛,甚至牛羊都可以進入
這更顯示出它的親民與和善
對于很多的信眾來說
來到這兒,坐在這兒,就有一種安然
寺內的房舍絕大多數都是白墻黑窗框
那隨意擺放的,盛開著的格桑花
顯示著它的生氣,靜謐與生活氣息
寺院內,正在進行寺產測量登記
搞清家底,更好規劃和發展
在札什倫布寺,有很多院落都是可以自由出入的
不像布達拉宮,每個房間都有人守候,不許隨便進入,不許走回頭路
在這兒,你可以在你想呆的地方呆上一天也沒人管你
這也顯示了札什倫布寺的自由,溫和,隨性與自然
這是在一處看似十分古老的建筑門廳中的幾幅壁畫
從壁畫的陳舊程度也能看出它的歷史久遠
歷經千年,色澤依然鮮艷,故事仍然在繼續
整個門廳乃至里面的一座大殿
全部為木質結構,雕梁畫棟,煙熏火燎
沒有任何現代的裝飾,包括照明
能夠感受到一種歷史的滄桑和厚重
一片塔群,那是很多信眾轉經和祭拜的地方
在札什倫布寺有很多流浪貓狗
雖說叫流浪貓流浪狗,但在扎什倫布寺,它們是幸福的
有人專門定時定量的投食喂養
加上一些游人和信眾的喂食
個個吃的膘肥體壯,無所事事
它們很多都懶懶的在那兒曬著太陽
偶爾走上兩步,看看那些轉經的人們
長久的聆聽佛音
也許,它們也會有了佛性
轉山轉水轉佛塔
下一刻,下一世,又會與誰相遇……
高原的天空,格外湛藍
讓所有的言行和執念,都能直達天意
在這兒,一磚一瓦,一僧一塔
都是信眾祭拜、禱告、祈愿的對象
每一件器物都顯示著它的莊重與肅穆
都包含著豐富的內涵和久遠的時光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