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各地近期陸續公布經濟年報,2020年GDP進入萬億俱樂部的城市名單已揭曉。
記者梳理統計發現,2020年有6個城市新進入GDP萬億俱樂部城市行列,總數增至23個,其中有6個
城市超過了2萬億元;從增速來看,西安在30強中排名第一,且強省會表現十分突出。江蘇占比最多
23個萬億俱樂部城市包括上海、北京、重慶、天津這四大直轄市,廣州、成都、杭州、武漢、南京、長沙、
鄭州、濟南、合肥、西安和福州這11個省會城市,深圳、寧波、青島3個計劃單列市,以及蘇州、無錫、
佛山、泉州、南通這5個普通地級市。
從省份分布來看,沿海地區中,江蘇入圍萬億俱樂部的城市最多,共有蘇州、南京、無錫、南通4個,從
省內來看,蘇南、蘇中都有。江蘇在計劃經濟時期城市的發展基礎就比較好,城市空間分布比較均衡,城
市之間的發展差距較小。另外,蘇中與蘇南之間的區域差距在近幾年進一步縮小,蘇中地區的經濟增速明
顯快于蘇南。
江蘇之后,第一經濟大省廣東共有4個城市入圍30強,分別是深圳、廣州、佛山,全部集中在珠三角地
區。
第三經濟大省山東和第四經濟大省浙江各有2個城市進入萬億俱樂部,山東的兩個城市分別是青島、濟南,
浙江入圍的2個城市分別是杭州、寧波。東南的福建有2個城市,即泉州和福州。
23城超萬億,?城新進入
23個城市中,上海、北京、深圳、廣州四個一線城市繼續位居前四。上海和北京均超過了3.6萬億元,其
中上海以3.8萬億穩居全國第一。深圳的增速達到了3.1%,增速在四大一線城市中領跑。
在前十名中,蘇州、南京都實現了新突破。其中,蘇州GDP突破2萬億元,成為第六個突破2萬億大關
的城市,也是全國GDP前10城市中唯一的普通地級市,被譽為“最牛地級市”。2019年位居第11位的南
京,在2020年實現GDP14817.95億元,經濟總量繼2016年首次進入全國GDP萬億元俱樂部城市后,
又首次躋身全國十強之列。
目前共有5個城市處于GDP1.2萬億梯隊,分別是寧波、青島、無錫、長沙和鄭州,分列第12到第16位。
這5個城市相互之間的差距在幾百億之間,相互之間的差距非常小。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共有23個城市GDP突破萬億級大關,比2019年增加了6個,實現大擴容。新增
城市分別是泉州、濟南、合肥、南通、西安和福州。
其中,泉州市官方發布的2020年全市主要經濟指標完成情況顯示,經初步核算,去年全市完成地區生產
總值10158.66億元,增長2.9%,經濟總量位居全國第十八位。在“十三五”收官之年,泉州經濟總量首次
突破萬億大關,連續22年位居福建首位。
但與同類型城市相比,泉州仍存在一些短板,比如泉州的高新技術企業偏少,現代服務業較弱,轉型升級
存在人才不足的瓶頸。在城市發展上,泉州是典型的“小馬拉大車”,下轄的縣域、鄉鎮經濟強,而中心城
區發展較弱。且由于中心城區人口規模較小,泉州也是當前GDP萬億俱樂部城市中唯一一個未獲準修建
地鐵的城市。
濟南和合肥在GDP突破萬億的同時,也都躋身前20強。南通、西安和福州位列第21到23位。相比之下,
在2019年的7個萬億GDP城市后備軍(泉州、東莞、濟南、合肥、福州、南通和西安)中,東莞位居泉
州之后,在7個城市中位居第二,在全國位居第19。不過,2020年其他6個城市均順利突破萬億大關,
只有東莞“擱淺”。數據顯示,2020年東莞市生產總值為9650.19億元,排名第24。
華南城市研究會會長、暨南大學教授胡剛對第一財經分析,東莞經濟外向度最高,2020年受外向型經濟沖
擊很大。受疫情影響,2020年一季度出現大量農民工返崗難現象,不少訂單無法完成;4月以后又出現出
口受阻現象。不過隨著訂單量的回升,按照目前態勢,2021年東莞大概率會突破萬億大關。
西安增速第一,強省會崛起
從GDP增速來看,在23個城市中,2020年有8個城市增速超過了4%,其中位居前三的是西安、福州和
濟南。
西安市統計局的數據顯示,2020年西安市生產總值10020.39億元,按可比價格計算,比上年增長5.2%,
增速高于全國、全省2.9個和3.0個百分點。西安也由此成為西北大區第一個GDP萬億俱樂部城市。
陜西省城市經濟文化研究會會長張寶通對第一財經分析,西安增速第一,一方面是在疫情影響下,民營企
業、小微企業受到的沖擊比較大,但西安的國有企業、國防科技企業多,受疫情的沖擊較小;另一方面,
西安2021年將迎來全運會,2020年包括場館在內的投資力度很大。
張寶通說,當前,西安經濟發展也存在一些不足和短板。尤其是雖然西安高教、科技資源力量十分雄厚,
但由于民營經濟不發達,導致很多科研成果不能就地轉化,而是到長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發達地區轉化。
因此,西安未來加快補足民營經濟發展短板十分關鍵。
福州的增速也超過了5%,達到了5.1%,不僅突破了萬億大關,而且與福建經濟領頭羊泉州的差距大幅縮
小。數據顯示,2019年,泉州GDP比福州GDP高554.36億元;2020年,這一領先優勢縮水到138.64
億元。按此速度,未來福州很有可能超越泉州,成為福建經濟第一市。
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福州作為省會,是全省的政治、文化、教育、醫療等中
心,集中了全省最好的要素資源,優勢十分明顯。
此外,2020年,南京、合肥、成都、長沙這幾個省會城市的GDP增速也都達到或超過了4%。
強省會崛起,一方面是在我國經濟進入到轉型升級新階段后,省會城市在科教、醫療、文化等方面的優勢
日益凸顯;另一方面,近年來,通過軌道交通建設,積極打造以省會城市為中心的都市圈,也極大增強了
省會城市集聚資源要素和帶動周邊地區發展的能力。
比如,2月8日,發改委網站發布關于同意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的復函,原則同意《南京都市圈發展規劃》,
要求以健全同城化發展機制為突破口,著力推動基礎設施一體高效、創新體系協同共建、產業專業化分工
協作、公共服務共建共享、生態環境共保共治、城鄉融合發展,把南京都市圈建設成為具有全國影響力的
現代化都市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