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深圳市兒童醫院神經內科 韓春錫
來源:中華檢驗醫學網
心肌酶譜常被認為是存在于心肌的多種酶的總稱,一般包括肌酸激酶(CK),天門冬氨酸氨基轉移酶(AST),和乳酸脫氫酶(LDH)。心肌損傷后這些酶釋放到血液中,通過測定血清中酶活性,間接了解心肌的損害。
其中CK-MB,LDH1特異性最高,目前心肌酶譜正常值多為成人標準,而小兒的正常值略高于成人(深圳市兒童醫院的CK正常值上限值為175國際單位)。心肌酶譜中CK的敏感性最高。然而,這些酶的特異性并不高,這些酶在很多疾病中都可以升高。所以不能認為心肌酶譜異常就是心肌炎。
值得引起注意的是,無論肌酸激酶(CK)的分布還是含量,其酶活性最高的是骨骼肌,而不是心肌。 因此,肌酸激酶(CK)升高者應注意,是否伴隨肌無力、肌萎縮等骨骼肌的異常表現。可以通過心電圖、肌電圖檢查加以鑒別心肌和骨骼肌疾病。如果CK升高數千以上,就可以考慮骨骼肌的損傷,就不用再查肌電圖。
總之,心肌酶譜的提法不太合理,因為這種提法很容易讓人誤解心肌酶譜異常就是心肌有問題。另外,很多醫院臨床檢查心肌酶譜的費用(260元左右)中加肌鈣蛋白項目,肌鈣蛋白占一半以上的費用。在肌肉病中,該項目絕對不必要,僅檢查CK就可以。費用大概15-20元左右。有時,為了明確CK與轉氨酶之間的關系,附加開AST等項目,但也不超過100元,患者應該“花錢應該花在刀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