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到處是支原體肺炎爆發,尤其是兒科爆滿,當爸媽的都操碎了心。
支原體是什么?很多抗生素為什么無效?
肺炎支原體是一種介于細菌和病毒之間,目前世界上已知能獨立生存的最小微生物。由于肺炎支原體沒有細胞壁結構,像是沒有穿“外套”的細菌,而大家所熟悉的青霉素和頭孢等抗生素都是以細胞壁作為靶點,因此對肺炎支原體完全無效。
所以,先不要濫用抗生素,抗生素這種選手進入人體基本都是無差別殺傷各種有益菌和有害菌,就像七傷拳一樣,更何況對支原體幾乎無效。
不用太過擔心,傷寒論選手出場基本都可以橫掃,畢竟這是部從歷代大瘟疫中誕生的神器,新冠都不在話下,更何況支原體。
2000多年來,中醫以不變應萬變,現代醫學不斷追逐研究新病毒新細菌去碰運氣一樣的找特效藥。中醫根據身體環境變化,給予幫助,支持人體免疫系統把病毒細菌清理出去,治人體環境,就是不變應萬變。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堆了一堆垃圾,生出了很多蒼蠅和蚊子和各種小物種,現代醫學根據不同小物種來找殺滅劑殺滅,中醫處理環境,把垃圾清理走,自然而然這些小物種就消失了。中醫用的藥是鏟子,然后現代醫學說你這鏟子沒有殺滅成分存在,不科學,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你稍微懂那么一點中醫,一般孩子不會走到肺炎這個程度,說真的平常老百姓不需要那么專業,我是這樣走過來的,我的建議只有一點,你只要學會分寒熱,就能很快把孩子的各種感冒之類很快搞定。
寒熱二字,簡單也簡單,當碰到寒熱錯雜的時候也麻煩,而且小孩子寒熱轉化變換比成人快,最重要的是小孩子太小不會表達或者表達不清楚,問診這個重要點很缺失,只能望聞問切的望聞。
一定要看我前面這篇文章,多看幾遍,你就是治感冒小能手!
我做了一個小孩子感冒問診sop標準化:
1.發燒多少?
2.出汗還是不出汗?(出汗和不出汗是區分用麻黃湯和桂枝湯的)
3.清鼻涕還是黃鼻涕?(清鼻涕寒癥,黃鼻涕熱證)
4.白痰清痰還是黃痰?(白痰清痰寒癥,黃痰熱證)
5.怕冷還是怕熱?(怕冷寒癥,不怕冷熱證)
6.手背感受鼻孔出氣是明顯熱氣還是正常?(噴氣熱是熱證)
7.舌體紅還是淡?舌苔白厚?薄白?薄黃?厚黃?(斷寒熱和積食)
8.是否有口氣?是否口渴?(有口氣是有積食)(嘴干口渴就是熱證)
9.喉嚨是否疼?喉嚨是否干?喉嚨正常還是紅血絲還是紅?扁桃體是否腫大或者化膿?(喉嚨顏色發紅至少是局部熱證)
10.小便清長還是黃?大便是否便秘?大便干還是正常還是不成形?(小便清長是寒癥,黃偏熱)
以上的斷定并不算非常嚴格,但是對于入門來說只能這樣了,這樣最方便,并不是全符合才能斷,只要符合一兩個兩三個就差不多可以斷!
用好下面的中成藥,感冒快速搞定!(以下中成藥并非我推薦哪個品牌,以大家實用為主?。?/p>
1.很可惜,傷寒論的第一方麻黃湯在國內沒有中成藥,我一般用中成藥葛根湯顆粒來代替!針對不出汗怕冷的寒癥,尤其是身上疼痛的,第一時間上!葛根湯顆粒這個藥我是家里必備的,藥效確實不錯!
2.有出汗 怕冷怕風的寒癥,果斷用桂枝湯顆粒
3.只要出現口苦,或者惡心,果斷就是小柴胡湯顆粒
4.如果走到肺炎階段的熱證,基本就是傷寒論的麻杏石甘湯,號稱清肺熱退燒第一神方,對應中成藥麻甘顆粒
5.感冒后咳嗽,清鼻涕清痰,就直接上小青龍顆粒
6.感冒結束后如果是晚上咳嗽的多,白天不怎么咳嗽,屬于肺陰虛,使用川貝枇杷露
以下是打輔助的重點:
7.只要舌苔厚,就要清積食,在用上面的感冒藥的時候直接配合用上保和顆粒。
8.如果便秘不上廁所,上面的感冒藥果斷配合王氏保赤丸
9.小孩子感冒如果發燒39度以上的話,優先退燒無論是用西藥還是中藥,小孩子神經系統不完全過度高燒容易驚厥,不懂醫的家庭驚厥一定是第一時間送醫院。建議家里備點羚羊角粉或者羚羊角口服液,迅速降高溫防止高燒驚厥。
以上幾個中成藥大概就夠用了,但是為什么很多人用中成藥效果差?
如果能選大品牌,盡量選大品牌
2.中成藥顆粒在我看來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藥量含量很低,大部分都是糊精和蔗糖,藥渣一樣的存在。所以要用量和頻服,比如新冠期間我家孩子,我給的用量就是先喝一包,然后觀察不怎么出汗,一小時后再繼續一包,出汗了,就先不用,等幾個小時后再用,看到汗出的比較多了,葛根湯就不用了因為里面有麻黃發汗,大汗不好。慢慢把握頻服這個感覺,不是一下子喝很多,分開時間段一次次喝,然后看癥變化再變化藥,所以大家還是要去學點中醫。
中藥之中湯藥來的最快的,因為藥量大,中成藥量小風險小有足夠的用量的話約等于喝湯藥。
為人子女者,不知醫為不孝;為人父母者,不知醫為不慈...
(以上分享都是我自己親身養生經歷的經驗分享,不作為醫療建議,望大家慎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