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絲
欄目|2019年高考志愿填報之十
又是一年高考和招生季,醫科類院校是報考中的熱門對象,熱度僅次于綜合類名校、財經類高校和部分理工類院校。
南方醫科大學
我國醫科類院校數量較多,這里列舉40所獨立辦學的醫科大學,簡單給高考生和家長介紹一下各自的優勢和劣勢。
先說明一下,冷絲在本文中使用的表格來自于國內第三方評價機構,該表格綜合了各個醫科高校的錄取難度、綜合排名等數據,在此基礎上給40所醫科高校再次進行排序。
第一個層次的醫科大學當屬于北京協和醫學院、首都醫科大學、南京醫科大學和南方醫科大學。當然,相比較而言,北京協和醫學院的整體實力遠高于第一個層次中的其他3所高校。
40所醫科大學(一)
這里需要單獨說說南方醫科大學,這所高校出自“名門”,前身是第一軍醫大,早在1979年就被評為全國重點大學,可見它的不凡實力。目前,南方醫科大學由廣東省、衛生健康委和教育部三方共建。
第二個層次的醫科大學有天津醫科大學、中國醫科大學、哈爾濱醫科大學、上海中醫藥大學和重慶醫科大學等高校。
天津醫科大學辦學歷史較為悠久,是211工程高校,和南方醫科大學一樣,也是三方共建高校,即天津市、衛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
中國醫科大學辦學歷史更為悠久,而且有著光榮的革命傳統,這是一所誕生于我國革命時期的醫科類學校,目前也是由遼寧省、衛生健康委和教育部三方共建。
中國醫科大學
上海中醫藥大學是我國為數不多的中醫藥高校之一,也是實力最強的中醫藥高校,由上海市和教育部共建。上海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學、中藥學兩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高校名單。
同時值得注意的是,在教育部公布的第四輪學科評估結果中,上海中醫藥大學中醫學、中藥學、中西醫結合三個學科全部進入最高等級的A+檔,是全國中醫院校中唯一取得3個A+學科的高校。
第三個層次的醫科大學有大連醫科大學、北京中醫藥大學和河北醫科大學。
北京中醫藥大學
河北醫科大學的前身是北洋醫學堂,1894年由直隸總督北洋大臣李鴻章于天津創辦,是中國近代第一所官辦西醫院校。2016年,教育部、衛計委、河北省正式簽署共建河北醫科大學協議。
北京中醫藥大學是國務院批準最早創辦的高等中醫藥院校,于1960年被確定為全國重點高校,又于1993年更名為北京中醫藥大學,是211工程高校。北京中醫藥大學的中醫學、中西醫結合、中藥學3個學科入選國家“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
而在2018年,北京中醫藥大學成為教育部新一屆高等學校中醫學類、中西醫結合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主任委員單位。
40所醫科大學(二)
還有一些建設在地市級城市的醫科大學值得關注,比如徐州醫科大學、新鄉醫學院、錦州醫科大學等等。
徐州醫科大學的辦起點是1934年的江蘇省立醫政學院,1958年由南京醫學院分遷至徐州成立南京醫學院徐州分院,1960年定名為徐州醫學院,2016年更名為徐州醫科大學。
徐州醫科大學雖然沒有特別強大的學科實力,但是也有不俗的成績,該校建有一批省級重點學科和省優勢學科群,其中臨床醫學學科ESI排名全球前1%。同時,徐州醫科大學獲得國家地方聯合工程實驗室、省協同創新中心、省級重點實驗室、省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等一批科研平臺。
徐州醫科大學
總之,這里列舉的40所醫科大學各有特色,都值得你報考。在冷絲看來,學醫雖然辛苦一點,但是,醫生是一個值得尊敬的知識分子群體,在社會上也享有較高的社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