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即道德品質,也稱德性或品性,是個體依據一定的道德行為準則行動時所表現出來的穩固的傾向與特征。品德就其實質來說,是道德價值和道德規范在個體身上內化的產物。從其對個體的功能來說,如同智力是個體智慧行為的內部調節機制一樣,品德則是個體社會行為的內部調節機制。
基本概念
道德是發展先進文化,構成人類文明,特別是精神文明的重要內容。我們通常講的道德是指人們行為應遵循的原則和標準。道德的定義可以概括為:對身邊的人充滿善意,對社會有所貢獻。
道德是以善惡為標準,調節人們之間和個人與社會之間關系的行為規范。道德總是揚善抑惡的。道德與法律不同,它是依據社會輿論、傳統文化和生活習慣來判斷一個人的品質,主要依靠人們自覺的內心觀念來維持。
道德一詞由來已久。早在兩千多年以前,我國古代的著作中就出現了“道德”這個詞語。“道”表示事物運動變化的規則;“德”表示對“道”認識之后,按照它的規則把人與人之間的關系處理得當。從中國儒家的創始人,偉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孔子開始,千百年來.人們就一直重視道德問題。品德是多方面的,良好的品德包括:“愛心”、“尊敬”、“言談舉止”、“團結友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