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家事典型案例 | 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民事參閱案例(婚姻家庭部分)|來源:北京法院審判信息網
北京高院2014年民事參閱案例(婚姻家庭部分)

目錄

1.北京法院參閱案例第16號:李某某訴王某某離婚后財產糾紛案

參閱要點

  夫妻雙方離婚時協議約定將夫妻共同共有的房產贈與未成年子女,離婚后一方在贈與房產產權變更登記之前反悔,主張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撤銷贈與的,法院不予支持。

2. 北京法院參閱案例第17號:高某訴羅某離婚糾紛案

參閱要點

離婚訴訟的當事人只有一套共有住房,雙方均主張房屋所有權但均無能力補償對方時,如雙方就房屋分割問題無法達成一致,法院應當判決雙方對房屋按份共有,并在此基礎上結合當事人生活需要、房屋結構等因素就房屋使用問題作出處理。

3.北京法院參閱案例第18號:孫某訴劉某離婚糾紛案

參閱要點

  婚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簽訂書面協議約定登記在一方名下的婚前個人所有的房屋歸夫妻共同共有,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夫妻婚內財產約定,對夫妻雙方均有約束力,并不因是否辦理房屋權屬變更登記而影響其效力。

4.北京法院參閱案例第19號:陳某某訴薛某某離婚糾紛案

參閱要點

  婚后由一方父母支付首付款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但由夫妻共同償還貸款的,離婚時出資人子女一方主張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將該不動產認定為其個人財產的,法院不予支持,該不動產應作為夫妻共有財產予以公平分割。

5.北京法院參閱案例第20號:段某甲、段某乙訴段某丙、段某丁、段某戊、段己分家析產、繼承糾紛案

參閱要點

  夫妻雙方基于共同的意思表示對夫妻共同財產訂立遺囑,一方書寫遺囑內容并由雙方簽名確認的,系雙方對其共同財產進行的處分,應認定雙方所立遺囑合法有效,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七條第三款有關代書遺囑的規定。

1.北京法院參閱案例第16號:李某某訴王某某離婚后財產糾紛案

  2014-09-29 來源: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2014年9月29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次會議討論通過)

  關鍵詞 離婚協議 共同共有房產 未成年子女 撤銷贈與

  參閱要點

  夫妻雙方離婚時協議約定將夫妻共同共有的房產贈與未成年子女,離婚后一方在贈與房產產權變更登記之前反悔,主張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撤銷贈與的,法院不予支持。

  相關法條

  1.《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第一款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八條、第九條

  3.《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十七條

  當事人

  原告(上訴人):李某某

  被告(被上訴人):王某某

  基本案情

  原告李某某與被告王某某于2001年11月11日登記結婚,婚后于2003年9月生育一子王某。因感情不和,雙方于2009年9月2日在法院調解離婚。雙方離婚時對于共同共有的位于北京市崇文區××路××號院××小區××號樓××單元59號房屋(以下簡稱59號房屋)并未予以分割,而是通過協議約定該房屋所有權在王某某付清貸款后歸雙方之子王某所有。2013年1月,李某某起訴至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稱:59號房屋貸款尚未還清,房屋產權亦未變更至王某名下,即還未實際贈與給王某,目前還處于李某某、王某某共有財產狀態,故不計劃再將該房屋屬于自己的部分贈給王某,主張撤銷之前的贈與行為,由法院依法分割59號房屋。

  被告王某某則認為:離婚時雙方已經將房屋協議贈與王某,正是因為李某某同意將房屋贈與王某,我才同意離婚協議中其他加重我義務的條款,例如在離婚后單獨償還夫妻共同債務4.5萬元。我認為離婚已經對孩子造成巨大傷害,出于對未成年人的考慮,不應該支持李某某的訴訟請求。

  審理結果

  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法院于2013年4月24日作出(2013)東民初字第02551號民事判決:駁回原告李某某的訴訟請求。宣判后,李某某向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于2013年7月11日作出(2013)二中民終字第09734號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認為:原、被告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均知悉59號房屋系夫妻共同財產,對于訴爭房屋的處理,李某某與王某某早已達成約定,且該約定系雙方在離婚時達成,即雙方約定將59號房屋贈與其子是建立在雙方夫妻身份關系解除的基礎之上。在李某某與王某某離婚后,李某某不同意履行對訴爭房屋的處理約定,并要求分割訴爭房屋,其訴訟請求法律依據不足,亦有違誠信。故對李某某的訴訟請求,法院不予支持。

  解說

  本案中雙方爭議的焦點是在離婚協議中約定將夫妻共同共有的房產贈與未成年子女,離婚后一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是否有權予以撤銷。目前,審判實踐中對此主要有兩種觀點。第一種觀點認為:離婚協議中夫妻將其共同財產贈與未成年子女的行為,系夫妻雙方對共同財產的處分,應適用合同法中贈與合同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第一款之規定,“贈與人在贈與財產的權利轉移之前可以撤銷贈與”,因而夫妻雙方在財產權利轉移之前均可以主張任意撤銷權。第二種觀點認為:離婚協議是夫妻雙方對于婚姻關系的解除、子女的撫養、共同財產的分割以及離婚損害賠償等問題達成的具有人身和財產雙重性質的合意,不能簡單適用《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行使任意撤銷權。法院裁判采納了第二種觀點,理由如下:

  首先,在離婚協議中雙方將共同財產贈與未成年子女的約定與解除婚姻關系、子女撫養、共同財產分割、共同債務清償、離婚損害賠償等內容構成了一個整體。通常情況下,當事人是在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基礎上,對于人身問題和財產問題制定一個概括的“一攬子”的解決方案。在處理財產時,往往經過不斷地博弈和協商,通過某一個處分行為來解決多項財產分割問題。所以雙方約定將共同財產贈與未成年子女是一個概括的合意,該合意中任何一項財產的處分都與其它財產的處分互為前提、互為結果。如果允許一方反悔,那么男女雙方離婚協議的“整體性”將被破壞。同時,離婚協議各個條款的訂立都是為了解除婚姻關系這一目的,具有目的上的統一性。在婚姻關系已經解除且不可逆的情況下如果允許當事人對于財產部分反悔將助長先離婚再惡意占有財產之有違誠實信用的行為,誘發道德風險。

  其次,原、被告雙方處分夫妻共同財產的行為可以適用物權法的規定。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十七條:“處分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以及對共有的不動產或者動產作重大修繕的,應當經占份額三分之二以上的按份共有人或者全體共同共有人同意,但共有人之間另有約定的除外。”在本案中,訴爭房屋是原、被告雙方婚姻關系存續期間購買,系二人的夫妻共同財產,由二人共同共有,原、被告二人均不單獨享有對訴爭房屋處分的權利,處分該房屋需雙方意思表示一致。原、被告雙方在離婚時已經對共同財產的處分形成合意,共同表示將房屋贈與未成年子女,該意思表示真實有效,理應對雙方產生拘束力。因贈與行為系原、被告雙方共同作出,故在離婚后一方欲根據《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第一款之規定單方撤銷贈與時亦應取得雙方合意,在未征得作為共同共有人的另一方同意的情況下,無權單方撤銷贈與。

  綜上,法院的判決是正確的。

2. 北京法院參閱案例第17號:高某訴羅某離婚糾紛案

2014-09-29 來源: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2014年9月29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次會議討論通過)

  關鍵詞 離婚 一套共有住房 分割 按份共有

  參閱要點

  離婚訴訟的當事人只有一套共有住房,雙方均主張房屋所有權但均無能力補償對方時,如雙方就房屋分割問題無法達成一致,法院應當判決雙方對房屋按份共有,并在此基礎上結合當事人生活需要、房屋結構等因素就房屋使用問題作出處理。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一款、第三十九條第一款

  當事人

  原告(上訴人):高某

  被告(被上訴人):羅某

  基本案情

  高某與羅某于1987年經人介紹相識,同年12月登記結婚,于1992年8月生育一子羅某某。2010年、2011年,高某曾兩次訴至法院要求離婚,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均判決駁回了高某的訴訟請求。2012年5月,高某再次訴至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要求離婚。

  經查,2000年,高某與北京××實業總公司就購買位于北京市海淀區××小區××號樓××門1201號二居室房屋(以下簡稱1201號房屋)簽訂了《北京××實業總公司公有住房買賣合同書》。2001年2月14日,高某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證。201號房屋的結構為:北側有小臥室一間、南側有大臥室一間(有陽臺),另有廚房、客廳及衛生間各一間。另查明,高某與羅某除1201號房屋外均無其他住房。高某自2010年7月搬離1201號房屋,在外租房居住,雙方分居至今。庭審中,高某與羅某均主張房屋所有權但均表示無能力折價補償對方。

  審理結果

  北京市海淀區人民法院于2012年8月8日作出(2012)海民初字第14206號民事判決:一、準許原告高某與被告羅某離婚;二、現在高某名下、位于北京市海淀區××小區××號樓××門1201號房屋由原告高某與被告羅某共同所有,各享有百分之五十的份額。其中,南側大間臥室、陽臺由被告羅某居住使用,北側小間臥室由原告高某居住使用,廚房、客廳、衛生間由雙方共同使用;被告羅某需于本判決生效后六個月內將該房屋北側小間臥室整理并交付原告高某居住使用;三、四、五、六、七項(略)。宣判后,原告高某向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于2012年11月15日作出(2012)一中民終字第12203號民事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認為:高某與羅某雖系自由戀愛、自主結婚,但在共同生活中,未能妥善處理家庭糾紛,影響了夫妻感情,直至雙方分居。現羅某雖表示不同意離婚,并多次表示愿與高某加強溝通,但無事實表明雙方感情尚有回轉余地,且高某客觀上已多次提出離婚訴訟,故綜合本案案情,法院認定雙方感情確已破裂,并對高某要求與羅某離婚的訴訟請求予以支持。

  因1201號房屋系高某與羅某的夫妻共同財產,故高某主張其與羅某各享有50%的份額的主張并無不當。鑒于高某與羅某除1201號房屋外均無其他房產,且均無能力向對方支付折價補償,故為保障雙方的基本居住權利,在判令1201號房屋歸高某、羅某按份共有的前提下,法院考慮羅某某需與羅某共同居住的事實,判令南側大間臥室、陽臺歸羅某居住使用,北側小間臥室歸高某居住使用,廚房、客廳、衛生間由雙方共同使用。因目前羅某在北側小間臥室內存放大量物品,導致高某無法立即居住使用,故其應在合理期限內予以整理并交付高某居住使用。具體期間,法院將綜合考慮羅某身體狀況不佳之情況及高某已然長期在外租住房屋、客觀上存在支付租金的經濟壓力等相關因素,予以酌情判定。另,為避免雙方在共同居住使用1201號房屋期間發生矛盾,法院敦促雙方應在不妨礙對方居住使用相應居室的同時,在合理限度內、以合理方式使用廚房、客廳及衛生間等共用空間。

  解說

  《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對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的處理做出了原則性規定,即“離婚時,夫妻的共同財產由雙方協議處理;協議不成時,由人民法院根據財產的具體情況,照顧子女和女方權益的原則判決。”

  在離婚訴訟案件中,離婚時夫妻只有一套共有住房,雙方均無能力補償對方時,實踐中主要有兩種處理方式:

  第一種處理方式是判令雙方共同共有唯一共有住房。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的規定,除非夫妻雙方明確約定外,夫妻在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歸夫妻共同所有。換言之,夫妻財產的共同共有狀態是以夫妻關系存續為前提的。因此,對于判決離婚的案件,如果僅因為雙方爭議較大就判令雙方共同共有唯一共有住房,則會存在共同共有缺乏夫妻關系存續的前提條件從而缺乏正當性基礎的問題。而且,該種處理方式并未對離婚時雙方的財產爭議做出處理,違背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九條第一款關于夫妻離婚時財產爭議由法院判決處理的規定。

  第二種處理方式是判決雙方按份共有唯一共有住房。在雙方協商一致的前提下可共同委托出租以分享租金或共同委托出售以分享房款,或是由一方居住使用,給予另一方一定的租金補償。在雙方無法協商一致的情況下,法院可在判決雙方按份共有唯一共有住房的同時,結合當事人生活需要、房屋結構等因素明確雙方實際居住使用方式。該種處理方式既對爭議房屋做出分割處理,避免了婚姻身份關系解除后判決繼續共同共有缺乏基礎的問題,同時又對離婚后如何公平合理的使用房屋作了安排,保證了雙方居住權利的實現。

  綜上,在判決離婚的案件中,對于夫妻只有一套共有住房且雙方均無能力補償對方的情形,應當采用第二種處理方式。

3.北京法院參閱案例第18號:孫某訴劉某離婚糾紛案

2014-09-29來源: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2014年9月29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次會議討論通過)

  關鍵詞 離婚 婚內財產約定 夫妻間贈與房產 房屋權屬變更登記 撤銷權

  參閱要點

  婚姻存續期間,夫妻雙方簽訂書面協議約定登記在一方名下的婚前個人所有的房屋歸夫妻共同共有,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夫妻婚內財產約定,對夫妻雙方均有約束力,并不因是否辦理房屋權屬變更登記而影響其效力。

  相關法條

  1.《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一、二款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六條

  3.《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第一款

  當事人

  原告(被上訴人):孫某

  被告(上訴人):劉某

  基本案情

  孫某與劉某于2005年6月1日登記結婚,生育一女劉某某。2011年9月29日,雙方簽訂《協議》一份,載明:“夫妻雙方本著平等、自愿、負責、互信的原則,經雙方友好協商,現達成如下協議:1、夫妻雙方必須忠誠對待對方,不得有意欺騙對方。2、遇到任何問題,夫妻雙方都應冷靜、坦誠的交流。……8、現丈夫劉某名下北京市通州區××小區1402房屋,需在2011年10月15日之前將房產的所有權加上妻子孫某,房屋屬夫妻雙方共同財產。9、丈夫劉某如違反以上協議的任何一條,其名下的所有財產歸妻子孫某所有,其女劉某某的監護權、撫養權歸孫某所有。此協議一式兩份,夫妻雙方各持一份,該協議經雙方簽字立即生效。”

  涉案北京市通州區××小區1402號房屋(以下簡稱1402號房屋)的購房價是250288元,由劉某婚前個人購買并支付首付款50288元,余款20萬元由劉某向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大興支行貸款支付。2005年6月劉某與孫某結婚登記前,1402號房屋仍有178260.64元貸款本金未還。截至2012年2月劉某與孫某分居時,1402號房屋仍有122781.78元貸款本金未還。二人婚后至分居共同償還貸款108003.98元,其中本金54662.99元,利息53340.99元。2010年6月11日,北京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委員會為劉某頒發了1402號房屋的房屋產權證書,但之后該房屋產權證上并未添加孫某的姓名。

  2013年6月,孫某以夫妻感情已破裂為由,訴至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要求離婚;確認1402號房屋為夫妻共同財產并判歸其所有。

  案件審理過程中,雙方均認可1402號房屋現市場價值為180萬元。

  審理結果

  北京市通州區人民法院作出(2013)通民初字第9554號民事判決:一、孫某與劉某離婚;二、三項(略);四、1402號房屋歸劉某所有,該房屋剩余貸款由劉某負責償還,劉某給付孫某房屋折價款人民幣八十三萬五千元,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五日內執行清;五、六項(略)。宣判后,劉某向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北京市第三中級人民法院于2014年6月19日作出(2014)三中民終字第5398號民事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認為:婚姻以感情為基礎,現雙方感情破裂,無和好可能,且雙方均同意離婚,人民法院應予準許,并對子女撫養、財產分割等問題一并處理。

  關于1402號房屋,劉某主張其與孫某簽訂《協議》,將個人單獨所有的房屋的一半產權贈與孫某,但因未辦理過戶,故其行使贈與人的任意撤銷權,該房屋仍應屬其個人所有,孫某僅能分得共同還貸部分相應的增值利益。就此,法院認為,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約定應采用書面形式。現劉某與孫某采用書面形式對該房屋的產權狀況進行了約定,該約定不違反法律法規的強制規定,應予認可。劉某雖主張其系受迫于孫某而簽訂《協議》,但未提交證據證明其存在欺詐、脅迫等情形,故《協議》之約定對雙方均具有約束力。基于此,1402號房屋應當按照夫妻共同財產進行分割。法院結合該房屋的市場價值、還貸數額和房屋使用情況,判決該房屋歸劉某所有,由劉某支付孫某相應房屋折價款。

  解說

  本案的爭議焦點在于劉某與孫某簽訂《協議》第8條中關于“現丈夫劉某名下的1402房屋,需在2011年10月15日之前將房產的所有權加上妻子孫某,房屋屬夫妻雙方共同財產”之約定的性質應作何理解,是屬于夫妻之間贈與房產的行為,還是夫妻婚內就其財產權屬做出的特殊約定?目前,審判實踐中對此主要有兩種觀點。一種觀點認為:協議第8條約定本質上是劉某將登記在其名下的個人所有房屋中的一半份額贈與給孫某,因此屬于夫妻之間贈與房產的行為,應適用《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以下簡稱《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六條的規定,在房屋未辦理變更登記前,贈與人劉某可以依據合同法的相關規定行使任意撤銷權;另一種觀點則認為,夫妻雙方在協議中約定登記在劉某名下的房屋歸夫妻共同共有,性質上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以下簡稱《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一款規定的夫妻對其名下財產權屬做出的特殊約定,對夫妻雙方均具有約束力,并不因房屋是否辦理變更登記手續而影響其效力,劉某當然也不得行使任意撤銷權。法院裁判采納了后一種觀點,具體分析如下:

  《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一款規定:“夫妻可以約定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歸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這是2001年《婚姻法》修訂時新增加的關于夫妻約定財產制的規定,明確了分別財產制、共同財產制和混合財產制三種作為可供夫妻雙方約定選擇的婚姻財產制。《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二款規定:“夫妻對婚姻關系存續期間所得的財產以及婚前財產的約定,對雙方具有約束力。”這是約定財產制對內法律效力的規定。依該規定,只要夫妻雙方基于意思自治的原則,簽訂書面協議就其名下財產權屬進行的約定符合婚姻法規定的生效要件,即對夫妻雙方發生法律上的拘束力,并未要求以夫妻雙方辦理物權變動手續為生效要件,也未賦予一方可以行使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的權利。

  《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六條規定:“婚前或者婚姻關系存續期間,當事人約定將一方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贈與方在贈與房產變更登記之前撤銷贈與,另一方請求判令繼續履行的,人民法院可以按照合同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的規定處理。”該條僅適用于夫妻一方將其個人所有的房產贈與另一方個人所有的情形。此種約定不屬于上述《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的約定財產制中財產類型的任意一種,因此不應適用《婚姻法》第十九條的規定,而應當適用物權法、合同法的一般規定進行處理。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關于贈與合同的規定,上述約定可以視為夫妻之間的贈與行為,根據該法第一百八十六條第一款的規定,在未辦理房屋變更登記手續前,贈與人可以行使任意撤銷權,撤銷對另一方的贈與,另一方請求繼續履行協議辦理房屋變更登記的,不應得到支持。

  本案中訴爭的1402號房屋為劉某婚前個人購買的財產,實際也登記在劉某個人名下,劉某與孫某在簽訂的協議中明確約定該房屋屬于夫妻共同共有財產,該約定在性質上屬于《婚姻法》第十九條規定的夫妻婚內財產約定中的混合財產制類型。故在此情形下,應適用《婚姻法》第十九條第二款的規定,確認該約定對夫妻雙方均具有約束力,而不應適用《婚姻法司法解釋三》第六條賦予一方行使贈與合同任意撤銷權的權利。綜上,一、二審法院認定該房屋屬于夫妻雙方的共同財產是正確的。

4.北京法院參閱案例第19號:陳某某訴薛某某離婚糾紛案

2014-09-29來源: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2014年9月29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次會議討論通過)

  關鍵詞 離婚 一方父母支付首付款 不動產 夫妻共同財產

  參閱要點

  婚后由一方父母支付首付款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但由夫妻共同償還貸款的,離婚時出資人子女一方主張依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第一款的規定將該不動產認定為其個人財產的,法院不予支持,該不動產應作為夫妻共有財產予以公平分割。

  相關法條

  1.《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三十九條

  2.《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第七條第一款

  當事人

  原告(上訴人):陳某某

  被告(被上訴人):薛某某

  基本案情

  原告陳某某與被告薛某某于1999年6月13日經人介紹相識,2000年12月4日登記結婚,2002年5月生育一子陳某。陳某某于2013年1月訴至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要求離婚,陳某由其撫養并依法分割夫妻共同財產。薛某某當庭表示同意離婚。

  經查,2004年10月,陳某某與北京××房地產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購買位于北京市豐臺區××園××號樓204號房屋(以下簡稱204號房屋),該房屋于2010年4月27日取得《房屋所有權證》。204號房屋的首付款18萬元由陳某某父母出資,剩余房款以陳某某的名義按揭貸款,陳某某、薛某某共同償還貸款24萬余元,尚欠貸款374239.18元未還。此外,204號房屋的裝修款10萬元由薛某某之母出資。庭審中,陳某某稱因首付款為其父母出資,并登記在其個人名下,故204號房屋應為其個人財產,不同意作為共同財產予以分割。薛某某則主張,因后續貸款為雙方共同償還,且借款合同中寫明其為共有人,故要求將204號房屋作為共同財產依法進行分割,并向法院提交房屋評估申請。訴訟中,法院委托北京市金利安房地產咨詢評估有限責任公司對204號房屋市場價格進行評估,確定該房屋現公開市場總價為3262700元。

  審理結果

  北京市豐臺區人民法院于2013年7月18日作出(2013)豐民初字第03868號民事判決:一、原告陳某某與被告薛某某離婚;二、三項(略);四、坐落于北京市豐臺區××園××號樓204號房屋歸原告陳某某所有,該房屋的剩余貸款由陳某某自行償還。被告薛某某于判決生效后七日內將該房內的家具自行拉走;五、原告陳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給付被告薛某某房屋折價款一百四十八萬元;六、七、八、九項(略)。宣判后,陳某某向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提起上訴,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于2013年9月16日作出(2013)二中民終字第13776號民事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認為:婚姻關系的維系應以夫妻感情為基礎。現陳某某訴至法院要求與薛某某離婚,薛某某同意離婚,可認定雙方感情確已破裂,應予離婚。

  關于204號房屋分割問題。首先,該套房屋系陳某某與薛某某婚后購買,并登記在陳某某名下,且陳某某與薛某某在此共同居住生活,說明購買該套房屋系為解決陳某某與薛某某共同居住問題;其次,購買該套房屋的首付款雖為陳某某父母所出,但現尚沒有購房交納首付款人即為所有人之相關規定,既然陳某某之父母并非該套房屋的所有人,故陳某某之父母亦不能將該套房屋贈與陳某某本人;再次,在訴訟中,陳某某認可薛某某的父母出資10萬元裝修費,后陳某某與薛某某又共同償還貸款,說明薛某某與其父母亦對該套房屋有高額投入,如僅因陳某某父母支付首付款即認定房屋所有權人為陳某某個人,顯然不符合民法的公平原則,無法得到普遍的社會認同;第四,《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以下簡稱《婚姻法解釋三》)第七條中所稱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情況,應指出全資購買,而非僅支付首付款的情況。綜上,陳某某要求確認204號房屋為其個人財產的意見,缺乏事實與法律依據,204號房屋應作為雙方婚后取得的共同財產予以分割。

  解說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三)》(以下簡稱《婚姻法解釋三》)第七條第一款規定:“婚后由一方父母出資為子女購買的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的,可按照婚姻法第十八條第(三)項的規定,視為只對自己子女一方的贈與,該不動產應認定為夫妻一方的個人財產。”該規定并未區分父母系出全資還是僅支付首付款的情形,故對于婚后由一方父母支付首付款為子女購房,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以夫妻共同財產償還房屋貸款的情形,該房屋應認定為出資人子女一方的個人財產,還是夫妻共同財產存在較大爭議。

  根據公平保護的立法意圖,在確認不動產所有權時,應當對《婚姻法解釋三》第七條第一款做嚴格解釋,該條規定的婚后父母對子女贈與的標的物應指不動產而非出資,只有父母通過全資購買取得了不動產的所有權,并將不動產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時方可適用《婚姻法解釋三》第七條第一款的規定,而對于父母部分出資購買房屋之情形,因此時父母并未支付購買房屋的全部對價,其尚未取得房屋的所有權,從而其無權決定將房屋贈與自己子女并將房屋登記在自己子女名下。因此,婚后一方父母支付首付款為子女購買不動產,產權登記在出資人子女名下,但由夫妻共同償還貸款的情形,不適用《婚姻法解釋三》第七條第一款的規定,該房屋無論登記在夫妻任何一方的名下,都應視為夫妻共同財產,在離婚時予以公平分割。

5.北京法院參閱案例第20號:段某甲、段某乙訴段某丙、段某丁、段某戊、段己分家析產、繼承糾紛案

2014-09-29來源: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

(2014年9月29日北京市高級人民法院審判委員會第16次會議討論通過)

  關鍵詞 繼承 共同遺囑 遺囑效力

  參閱要點

  夫妻雙方基于共同的意思表示對夫妻共同財產訂立遺囑,一方書寫遺囑內容并由雙方簽名確認的,系雙方對其共同財產進行的處分,應認定雙方所立遺囑合法有效,不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七條第三款有關代書遺囑的規定。

  相關法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十六條、第十七條

  當事人

  原告:段某甲

  原告:段某乙

  被告:段某丙

  被告:段某丁

  被告:段某戊

  被告:段己

  基本案情

  被繼承人段某、楊某某系夫妻關系,兩人生前共生育五名子女,分別是長子段某戊、次子段某丙、長女段某甲、次女段某丁、三女段某乙。其中,段某戊為精神殘疾人,殘疾等級為一級,其監護人為段某丙及段某丙之子段己。楊某某于2011年8月17日去世,段某于2012年4月12日去世。訴訟中,雙方當事人均確認段某、楊某某生前無養子女和繼子女,段某、楊某某的父母均已先于二人去世。

  段某生前名下登記有位于崇文區××號樓××單元××號房屋一套,房屋建筑面積為82.38平方米。訴訟中,雙方當事人均認可上述房屋為段某和楊某某的遺產,并共同確認涉訴房屋現有價值為350萬元。

  庭審中,段某丙、段某丁、段某戊提供了段某、楊某某的《遺囑》一份,用以證明段某、楊某某生前通過遺囑的方式對其遺產進行了處理。該《遺囑》寫于2010年10月5日,載明的立遺囑人為段某、楊某某,其內容為:“我在此立遺囑,對本人所有的房產作如下處理。我自愿將下列歸我所有的房產遺留給段己:(權屬證號、房產地址、面積等詳情)產權證崇私字第××號,地址崇文區××號樓××單元××號,結構混合,建筑(平方米)82.38,層數一。我遺留給段己的財產屬于段己個人所有。長子段某戊對此房產享有居住權。段某丙給予段某甲、段某丁、段某乙三人補償金每人十萬元整。段某丙、段己是段某戊監護人。本遺囑委托段己為執行人。”段某甲、段某乙則對該《遺囑》上段某與楊某某字跡的真實性不認可,并申請對《遺囑》上除“楊某某”簽名字跡外其余字跡是否為段某所寫進行了筆跡鑒定。經法院委托,北京民生物證司法鑒定所于2013年7月5日作出京民司鑒[2013]文鑒字第107號《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意見為“檢材字跡與樣本字跡是同一人書寫”。本案雙方當事人對該《司法鑒定意見書》均予以認可,確認《遺囑》上除“楊某某”簽名字跡外其余字跡均為段某所寫。但段某甲、段某乙認為該《遺囑》系段某的自書遺囑,其只能就其個人財產作出處理,對屬于楊某某的財產份額的處分無效;且該《遺囑》未給段某戊保留必要的份額,對該部分的處分無效。經法院詢問,段某丙同意按照《遺囑》給付段某甲、段某丁、段某乙三人補償金每人10萬元。另查,段某丁在段某去世后,收到段某丙給付的10萬元,并向段某丙出具收條,寫明“根據遺囑收到拾萬元錢,辦房屋過戶手續協助辦理”。

  審理結果

  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于2013年12月23日作出(2013)朝民初字第11488號民事判決:一、位于北京市崇文區××號樓××單元××號房屋歸被告段己所有,被告段己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被告段某戊房屋補償款七十萬元;二、確認被告段某戊對位于北京市崇文區××號樓××單元××號房屋有權居住使用;三、被告段某丙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給付原告段某甲、原告段某乙各十萬元;四、駁回原告段某甲、原告段某乙的其他訴訟請求。宣判后,雙方當事人均未上訴,判決已發生法律效力。

  裁判理由

  法院生效裁判認為:遺產是公民死亡時遺留的個人合法財產。繼承開始后,按照法定繼承辦理;有遺囑的,按照遺囑繼承或者遺贈辦理。

  本案中,雙方當事人均認可涉訴房屋崇文區××號樓××單元××號房屋為被繼承人段某和楊某某的遺產,法院不持異議。對于涉訴房屋,段某和楊某某在其共同所立的《遺囑》中,寫明該房屋歸段己個人所有,段某戊對該房屋享有居住權,段某丙給予段某甲、段某丁、段某乙三人補償金每人10萬元。段某甲、段某乙雖對該《遺囑》上楊某某簽字的真實性不認可,但未申請對楊某某的字跡進行鑒定,亦未提供相反證據予以反駁,故本院認可《遺囑》上楊某某簽字的真實性。

  根據我國繼承法的規定,公民可以立遺囑將個人財產贈給國家、集體或者法定繼承人以外的人。現雙方當事人對于段某、楊某某所寫《遺囑》的效力存在爭議,主要圍繞兩個方面:

  第一,楊某某在《遺囑》中對其財產份額的處分是否有效。本案中,涉訴房屋系段某與楊某某生前的夫妻共同財產,雙方均有權通過遺囑的方式處分其享有的財產份額。《遺囑》內容雖然是段某所寫,但該《遺囑》上有楊某某簽字,且段某與楊某某系夫妻關系,處分的又是雙方的共同財產,故應認定段某與楊某某基于處分涉訴房屋的共同意思表示訂立了一份遺囑,而非段某為楊某某代書遺囑,不應適用繼承法中關于代書遺囑的規定。因此,法院認定楊某某在《遺囑》中對其財產份額的處分有效。

  第二,段某、楊某某是否為段某戊保留了必要的份額。我國繼承法第十九條規定,“遺囑應當對缺乏勞動能力又沒有生活來源的繼承人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本案中,段某戊為精神殘疾一級,缺乏相應的勞動能力和生活來源,段某和楊某某在遺囑中應為其保留必要的遺產份額,本院確定為涉訴房屋的五分之一。

  基于以上分析,對于涉訴房屋,根據段某、楊某某《遺囑》的相關內容,本院確認該房屋歸段己所有,段己給付段某戊70萬元折價補償款;段某戊有權居住使用涉訴房屋;段某丙給付段某甲、段某丁、段某乙三人各10萬元。鑒于段某丙已根據《遺囑》給付了段某丁10萬元,段某丙無需再行向段某丁進行給付。

  解說

  本案爭議的主要焦點是被繼承人段某和楊某某共同訂立的《遺囑》的效力應如何認定。共同遺囑是指兩個以上遺囑人基于共同的意思表示而訂立的一份遺囑。我國社會生活中大量存在共同遺囑的形式,但法律上沒有對共同遺囑的效力做出明確規定。對此,有三種不同觀點。

  第一種觀點認為,應確立共同遺囑的法律地位和效力。其主要理由:一是共同遺囑與我國的繼承傳統相一致,也有利于簡化訂立遺囑的方式。二是共同遺囑與我國家庭財產共有性質和現狀相符合。

  第二種觀點認為,不應承認共同遺囑的效力。其理由為:一是共同遺囑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遺囑自由。共同遺囑的訂立和變更均需兩個以上主體的意思一致,且共同遺囑訂立人一方去世后,在世一方可能會變更遺囑,造成對已去世一方意愿的違背和繼承人利益的損害。二是我國繼承法未確認共同遺囑的形式,共同遺囑在我國不應發生效力。

  第三種觀點認為,應有限度的承認共同遺囑,即只承認夫妻作為共同遺囑人對共同財產訂立的共同遺囑。除了第一種觀點中的理由外,考慮到共同遺囑存在限制遺囑自由的可能,將之限制于夫妻處置共同財產更為合適。

  法院采納了第三種觀點。主要理由為:

  一是確認夫妻共同遺囑的效力符合我國社會現狀和審判實際。當前,訂立夫妻共同遺囑的現象時有發生,訴至法院的案件也經常出現,當事人對共同遺囑的形式是否符合法律規定的爭議相對較少。確認夫妻共同遺囑的遺囑形式有效符合當前社會發展現狀和審判實際。

  二是確認夫妻共同遺囑的效力,不違反法律的效力性強制規定。《繼承法》規定的公證遺囑、自書遺囑、代書遺囑、錄音遺囑、口頭遺囑等五種形式,夫妻共同遺囑為不同于以上形式的遺囑。夫妻雙方基于共同的意思表示對夫妻共同財產訂立遺囑,一方書寫遺囑內容并由雙方簽名確認的,系雙方對其共同財產進行的處分,并不違反法律關于遺囑效力的強制性規定,應認定該遺囑有效。

  本案中所涉《遺囑》的遺囑人段某與楊某某系夫妻關系,《遺囑》為遺囑人段某親筆書寫、簽名,共同遺囑人楊某某在遺囑上簽名,表明兩個被繼承人基于共同的意思表示對夫妻共同財產做出處理,應該認定為共同遺囑。該遺囑沒有違反遺囑效力的強制性規定,應認定為有效。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北京繼承律師王鑫塬||北京法院參閱案例第20號:夫妻共同簽名的遺囑不適用代書遺囑規定
離婚時夫妻共同財產的認定及分割評析
2020年新婚姻法:在這些情況下,離婚房產歸女方,男方鬧也沒用
如何界定婚前婚后財產,一目了然!
個人財產[個人財產]
老人再婚后又離婚引起的財產糾紛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射洪县| 甘泉县| 颍上县| 江永县| 宣城市| 常德市| 两当县| 明溪县| 荥阳市| 临颍县| 镇坪县| 囊谦县| 张家川| 太和县| 运城市| 吉安市| 顺昌县| 武宁县| 桐柏县| 遂昌县| 双辽市| 汉沽区| 柏乡县| 白银市| 乐平市| 河西区| 千阳县| 凌云县| 万载县| 达尔| 贺兰县| 海南省| 安图县| 合水县| 博兴县| 清水河县| 河间市| 井研县| 浮山县| 丽江市| 微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