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哈爾濱市婦女權益保障條例》將于11月1日起施行。該條例規定,除打罵外,精神恐嚇、禁閉、凍餓、經濟封鎖等都屬家庭暴力的范疇。公安機關接到家暴報案后,應當及時出警并依法處理。不給老婆錢花算家暴?網友議論紛紛,女性網友奔走相告“要嫁就嫁哈爾濱男人”。男性網友也有意見了,啥時有個《
男人權益保障條例》?也有網友提出疑問,“那老婆不給零花錢、買煙錢算啥???
藏私房錢又算啥啊?”
所謂“婦女權益保障條例”,并不稀奇,好象世界各國都有,但媒體聲稱這也是繼廣州、深圳、長春、濟南、青島等之后哈爾濱加入全面維護婦女合法權益的城市行列。而哈爾濱的新女權條例最吸引眼球的一點就是將限制妻子花錢列入了家暴的范疇,我們先不討論這條文如何操作,單就條文本身的社會普遍性和現實性就很離譜,也普遍遭遇男性吐槽,這女權人士好象在講反話呵;眾所周知雖然中國男人表面賺錢多于妻子,但毋庸置疑絕大多數中國男人都會老老實實將全部或大部分收入上交老婆;然而之后一但需要用錢(比如買煙、湊分子、打平火-----),找老婆討錢那跟要命沒有區別,這種由妻子掌管錢財的中國式家庭財政模式,逼得大多數男人偷偷摸摸的存私房錢,以確保自己在單位上、在朋友間、在社會上的正常地位,沒有私房錢的男人,那才真叫“被家暴”了。所以現在哈爾濱竟然出臺了一個“不給老婆錢花算家暴”的法規,讓那些長期被妻子限制花錢的男人們情何以堪呵!
所以為什么說女人們包括那些氣勢洶洶的女權分子們在這一點上顯得鼠肚雞腸,已經總體上掌控了男人
財政大權的女權大好形勢下,還專門不忘立法來鞏固這一傳統權力,所謂“不給老婆錢花算家暴”,讓哈爾濱的大老爺們哭笑不得,但一向大肚的東北男人們或許會覺得這很幽默,很有喜感。除了女性在單位或社會上的顯得弱勢外,單從家庭權力結構模式而言,新中國的婦女們大多數早就不愛紅妝愛武裝在家上房揭瓦了,以法律的方式彰顯弱勢,似乎在無病呻吟,有幾個丈夫敢限制老婆用錢?男人的私房錢盛行,恰恰是男人在家中沒有財政支配權的惡果,何來經濟家暴?實在是個悖論。
有意思的是,關于經濟封鎖,有長期從事女性權益維護宣傳工作的女專家趙思樂介紹,經濟暴力的背景是男性賺的錢相對女性來說比較多,比例還在不斷擴大。
調查顯示,城鎮和農村就業女性的年均收入分別為男性的67.3%和56%,“經濟處于弱勢的女性更難離開(配偶)獨立生活?!?;專家當然也言之鑿鑿的說,“經濟暴力的表現在不給老婆錢花。但是老婆花錢也要有計劃、有節制。經濟暴力也可測量,比如說,花錢需不需要伴侶的同意?不同意是否不能花?花了是否會受到嚴厲的責備,而造成精神的壓力?”趙思樂說,錢由男性控制,從而對女性自由造成威脅、處境帶來恐懼,而這種恐懼、控制是長期存在的話,就是經濟暴力。但下面一個例子就顯得耐人尋味了:
去年,曾有媒體報道,有網友因為其妻子網購沒節制,一次網購就花了2.3萬元,買了三箱面膜,用了一年還有剩的。因此,為了防止妻子“雙十一”再網購沒用的東西,丈夫提前把妻子的銀行卡和信用卡都“沒收”了,這種做法算不算經濟封鎖?“這也算。把卡沒收,其實已經超過協商范圍,也算一種控制。”趙思樂說,讓女性沒有協商的機會而形成一種控制,雖然是短期的,但女性知道花得多卡就會被沒收,她的精神受到沖擊,會帶來長期的恐懼?!安皇钦f過后把卡還給她,這個暴力就結束了。她受到的暴力是指被控制,這種控制是不會因為暫時的放松而不存在的?!?br>
言下之意妻子亂花錢,丈夫也不能管,因為“女性知道花得多卡就會被沒收,她的精神受到沖擊,會帶來長期的恐懼”,所以就形成了家庭經濟暴力;真幽默吧,男人賺錢交老婆卻喪失支配權已經習以為常甚至演繹成了中國男人顧家的傳統美德,所謂經濟家暴,誰跟誰呵?看來女權人士確實雌性激素分泌旺盛,女人N多年來爭取男女平等爭到這個份上,已經不是變態而是奇葩了。
難怪有哈爾濱的男性網友感慨:該是出臺《男人權益保障條例》的時候了。哈爾濱男人真可憐呵,為了實現男女平等,努力
攢私房錢應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