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陽縣--千里嘉陵江,醉美在略陽
略陽始建縣于西漢元鼎六年,“以其用武之地曰略,治在象山之南曰陽”,故名略陽。地處寧、略、勉“金三角”重心位置,素有“富山盛礦”之美譽。鐵礦、鎳礦、蛇蚊石、白云石等礦儲量居陜西省之首,已探明黃金礦床10個,黃金儲量列陜西省第二位。
靈巖寺
一處自然與人文融為一體的歷史文化遺跡,風景秀麗的寺觀山水園林。靈巖寺又名藥水崖,寺廟由兩個天然洞穴組成,前洞名“金龜洞”,后洞稱“羅漢洞”,兩洞依依相鄰,傍山臨江,座東向西,錯落有致。
更是一座擁有130余通摩崖石刻的文物寶庫,號稱“陜南小碑林”。
相傳,女皇武則天與她的老師泛舟嘉陵江同游靈巖寺,在后洞留下了鮮為人知的“撐支天地”四個大字。
江神廟
全廟共有近300余幅這樣的圖畫,氏羌人物形象奇特,衣著服飾與漢族迥然不同,浮雕人物故事圖像,多系人物花卉,現僅存木雕215幅,具有濃厚的羌文化特色和寫實風格。又名“王爺廟”、“龍王廟”。
江神廟是中國長江流域保存最為完整的古代氏羌戲院式建筑群,具有很高的歷史文化研究和文物考古價值,略陽縣于2000年設立了江神廟民俗博物館。
五龍洞
森林覆蓋率94.30 %,四季景色各異,主要以獨特的喀斯特巖溶景貌(溶洞群)和原始森林風光為景觀資源,動植物資源豐富,物種繁多。公園由五龍洞、青龍谷、白龍谷、三佛寺、氐羌民俗村五大景區組成。
景區內奇峰兀立,爭奇斗險,懸泉飛舞,巨樹參天,水光山色與云霞輝映,珍禽異獸與自然同生共榮,構成了大秦嶺中獨特靚麗的風景,有“擴大了盆景,縮小了的仙景”之美譽。四季景色各異,金秋時分,滿山紅葉,層林盡染,仿佛一幅丹青妙手盡情渲染的巨幅畫卷。
在這里可以觀賞到氐羌族的碉樓、山寨,可以親歷古棧道的艱險,跨越時空地感受到“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樂趣,也可以穿越迷宮一樣的天然洞窟,探尋洞中奇觀。
嘉陵江
嘉陵江由甘肅省徽縣魚關石土地廟進入縣境,由北而南,過白水江、徐家坪、略陽縣城、樂素河等區鎮。匯流甘溪溝、小河、青泥河、麻柳塘溝、喬井溝、水銀溝、周家山溝、史家莊溝、西漢水、石溝、秦家壩河、金家河、石莊溝、八渡河、東渡河。
西淮仙湖
“西淮仙湖”素有“略陽八景”之一的美稱,雄偉的大壩、平靜翠綠的湖水鋪展在長長的峽谷之中。清澈碧綠的湖水與周圍的自然山色融為一體,加之獨具特色的農家樂,景色十分可人,別有一翻情趣,是休閑、度假、垂釣、觀光的好去處。
西淮仙湖上的賢村吊橋以其140余米的長度, 一孔橫跨在村下湖面上,這座投資百余萬元新建的吊橋在便利交通的同時,又以其長虹臥波的豐采卓姿,成為橫亙在青山綠水間的又一道靚麗風景。